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编辑模块,数据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储存器,大数据储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管理技术领域。该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达到了便于工程信息的采集,实现高速公路整体施工信息的可视化,提高工程信息采集的可信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管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自本世纪以来,高速公路作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13.5万公里。截止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73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战略目标。安徽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扩容网化”阶段,预计到203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84公里。因此,可以说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依然处于黄金机遇期,繁重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向管理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实现优质高效的工程建设目标,是摆在每一位建设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模大、工程造价高、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参与建设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同时,工程建设管理纷繁复杂,涉及合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文档资料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大量的动态信息需要及时采集、分析、整理、上传、发布等,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工程管理。特别是2011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将现代工程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公路建设领域,系统地提出了“五化”管理的新要求,即公路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因此,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管理手段,建立起一套融工程建设信息发布、公路在建数据管理、项目投资进度、费用控制、质量管理等一体化可视化平台,促进安徽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手段信息化工作上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速公路施工数据没有统一储存和处理紫铜,从而造成施工数据零散,并且数据信息繁多,数据的采集和读取较为繁琐,不能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从而不能对工程及时预防与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了目前高速公路施工数据没有统一储存和处理紫铜,从而造成施工数据零散,数据的采集和读取较为繁琐,不能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从而不能对工程及时预防与调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所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编辑模块,所述数据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储存器,所述大数据储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实时数据分别经过数据编辑模块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再将编辑后的信息传输到大数据储存器内储存,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将大数据储存器内储存的数据读取并显示。优选的,所述大数据储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分析单元,所述大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信息缓存器,所述信息缓存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当通信检测器检测到无线传输模块的网络或电源切断时,信息缓存器主动接受并缓存数据编辑模块传输的编辑信息。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通信检测器,所述通信检测器的输出端与信息缓存器连接。当通信检测器检测到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正常时,再将信息缓存器内缓存的信息再次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大数据储存器。优选的,所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包括试试图像监控单元、远程控制单元、告警管理单元、图像管理单元、安全管理单元、系统管理单元和储存管理单元。优选的,所述人员考勤模块包括人事管理单元、考勤机单元和系统设置单元。优选的,所述拌合站功能模块包括原材料管理单元、材料配比单元、生产管理单元、试验管理单元、资源管理单元、日志管理单元和系统设置单元。优选的,所述大数据分析单元包括人工筛选分析和数据对比分析。优选的,所述人工筛选分析和数据对比分析的输出端连接有反馈系统单元。通过大数据分析单元内部的人工筛选分析和数据对比分析分别对储存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可行性低和数据真实性较低的数据。优选的,所述反馈系统单元的输出端与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连接。将可行性低和数据真实性较低的数据通过反馈系统单元再反馈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直至数据分析均合格。(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将内的实时数据分别经过数据编辑模块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再将编辑后的信息传输到大数据储存器内储存,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将大数据储存器内储存的数据读取并显示;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单元内部的人工筛选分析和数据对比分析分别对储存数据进行分析,将可行性低和数据真实性较低的数据通过反馈系统单元再反馈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直至数据分析均合格;当通信检测器检测到无线传输模块的网络或电源切断时,信息缓存器主动接受并缓存数据编辑模块传输的编辑信息,当通信检测器检测到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正常时,再将信息缓存器内缓存的信息再次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大数据储存器,达到了便于工程信息的采集,实现高速公路整体施工信息的可视化,提高工程信息采集的可信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人员考勤模块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拌合站功能模块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大数据分析单元的结构框图。图中:1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2人员考勤模块、201人事管理单元、202考勤机单元、3拌合站功能模块、301原材料管理单元、302材料配比单元、303生产管理单元、304试验管理单元、305资源管理单元、306日志管理单元、307系统设置单元、4压力机模块、5数据编辑模块、6无线传输模块、7大数据储存器、8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9大数据分析单元、901人工筛选分析、902数据对比分析、903反馈系统单元、10信息缓存器、11通信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使用时,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将内的实时数据分别经过数据编辑模块5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6,无线传输模块6再将编辑后的信息传输到大数据储存器7内储存,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8将大数据储存器7内储存的数据读取并显示。实施例二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使用时,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编辑模块(5),所述数据编辑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6),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储存器(7),所述大数据储存器(7)的输出端连接有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编辑模块(5),所述数据编辑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6),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储存器(7),所述大数据储存器(7)的输出端连接有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储存器(7)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分析单元(9),所述大数据分析单元(9)的输出端分别与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1)、人员考勤模块(2)、拌合站功能模块(3)和压力机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编辑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有信息缓存器(10),所述信息缓存器(10)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有通信检测器(11),所述通信检测器(11)的输出端与信息缓存器(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泽宁,黄学文,肖利君,沈筠,刘志文,吴林松,肖友军,王磊,孙磊,刘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