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墙面装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该覆布墙板包括基板、第一墙布层、无机胶凝材料层和第二墙布层,所述基板的一侧板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第一墙布层敷设在基板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无机胶凝材料层设置在第一墙布层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内填充有无机纤维,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的上表面形成一平面结构;第二墙布层敷设在无机胶凝材料层的上方;该覆布墙板受力后能够更好的实现力的卸载,从而确保其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效果;由于两层柔性墙布材料对声波产生了更好的浸透和软反射效果,达到了更好的隔音效果;而且该设置的两层墙布材料使该覆布墙板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
本技术属于墙面装饰材料
,特别是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对墙面进行装饰,这不仅是要实现对墙面的保护,增强墙体的上坚固性和耐久性,而且是要实现墙体的功能性,如保温、隔热和隔音的能力,提高建筑的艺术效果,达到美化环境,愉悦人们身心的效果。对于现有的功能性内墙板来说,多存在结构不合理,耐冲击能力不足以及隔音保温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提供一种耐冲击能力好,隔音保温效果好的内墙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包括:基板,其一侧板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第一墙布层,其敷设在所述基板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无机胶凝材料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布层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内填充有无机纤维,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的上表面形成一平面结构;第二墙布层,其敷设在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层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无机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1-100μm,长度为1-20mm。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两侧均设有母槽,相邻基板通过第一扣件拼接组合并连接固定到待装饰墙面上;所述的第一扣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板身向远离待装饰墙面的一侧延伸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板,所述的插槽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平行并插置到相邻基板的母槽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待装饰墙面所在侧延伸有第一弯折部供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待装饰墙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向待装饰墙面所在侧延伸有抵靠部用于抵靠在待装饰墙面上。优选的,所述插槽板的悬伸端向两侧斜向延伸有抵靠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将基板设置为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再在该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墙布层、无机胶凝材料层和第二墙布层,由于两层柔性材料的存在以及设置在两层柔性材料之间的无机胶凝材料层,在该覆布墙板受力后能够更好的实现力的卸载,从而确保其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效果,并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在上、下两层墙布之间相互浸透,确保其具有更好的整体强度。由于两层柔性墙布材料的存在,对声波产生了更好的浸透和软反射效果,使噪音的散音效率更高,回声更小,从而达到了更好的隔音效果;而且,该设置的两层墙布材料使该覆布墙板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覆布墙板安装在待装饰墙面上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待装饰墙面,10-基板,10a-第一基板,10b-第二基板,10c-第三基板,11-母槽,20-第一墙布层,30-无机胶凝材料层,40-第二墙布层,50-第一扣件,50a-第一扣件a,50b-第一扣件b,51-第一连接板,511-第一弯折部,512-抵靠部,52-第一立板,53-插槽板,531-抵靠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该覆布墙板包括基板10、第一墙布层20、无机胶凝材料层30和第二墙布层40;其中,所述基板10的一侧板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墙布层20敷设在该基板10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布层20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内填充有无机纤维,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表面形成一平面结构;所述的第二墙布层40敷设在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方。本技术中,通过将所述的基板10设置为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再在该波浪性结构的板面上依次设置第一墙布层20、无机胶凝材料层30和第二墙布层40,由于两层柔性材料的存在以及设置在两层柔性材料之间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在该覆布墙板受力后能够更好的实现力的卸载,从而确保其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效果,并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在上、下两层墙布之间相互浸透,确保其具有更好的整体强度。由于两层柔性墙布材料的存在,对声波产生了更好的浸透和软反射效果,使噪音的散音效率更高,回声更小,从而达到了更好的隔音效果;而且,该设置的两层墙布材料也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本技术中,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是由传统的无机胶凝材料涂抹在第一墙布层20的上方获得,为了提高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强度,在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中填充有无机纤维,作为优选的,所述无机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1-100μm,长度为1-20mm。更为具体的,该无机纤维为玻璃纤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是由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购自巢湖海螺水泥总公司)、玻璃纤维(购自昆山群亚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平均直径为0.1-100μm,长度为1-20mm)、聚羧酸类减水剂(DH-4004聚羧酸类减水剂)和水混合而成。具体的配方为:10kg42.5普通硅酸盐水泥、0.5kg玻璃纤维、2kg聚羧酸类减水剂和15kg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将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玻璃纤维机械搅拌得到粉体混合物,将DH-4004聚羧酸类减水剂分散到水中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将该混合溶液加入到上述粉体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体。本技术中,所述基板10的两侧均设有母槽11,相邻基板10通过第一扣件50拼接组合并连接固定到待装饰墙面1上;所述的第一扣件50包括第一连接板51,第一连接板51的板身向远离待装饰墙面1的一侧延伸有第一立板52,所述第一立板52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板53,所述的插槽板53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51平行并插置到相邻基板10的母槽11中。结合图2、3、4所示,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第一扣件a50a的插槽板53插置到第一基板10a的母槽中,然后利用螺栓或螺钉将第一扣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0),其一侧板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n第一墙布层(20),其敷设在所述基板(10)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n无机胶凝材料层(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布层(20)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内填充有无机纤维,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表面形成一平面结构;/n第二墙布层(40),其敷设在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0),其一侧板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结构;
第一墙布层(20),其敷设在所述基板(10)具有波浪形结构的板面上;
无机胶凝材料层(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布层(20)上,所述的无机胶凝材料层(30)内填充有无机纤维,且该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表面形成一平面结构;
第二墙布层(40),其敷设在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层(3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1-100μm,长度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保温的覆布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的两侧均设有母槽(11),相邻基板(10)通过第一扣件(50)拼接组合并连接固定到待装饰墙面(1)上;
所述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来饰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