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节能应用最广的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结构,即把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的总体设计,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而建筑一体化屋顶发电系统,完美的实现了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以太阳能光伏组件作为屋顶设计。现有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形式是光伏系统固定于屋面围护结构上,并且安装过程中需要采用自攻螺栓于檩条连接,对原围护结构的承重有一定的影响,此种安装方式在新建厂房、阳光房、车棚等使用较为广泛,但对于大型已建成的钢结构厂房局限性较大,并且对于原有厂房尤其是锈蚀比较严重的屋顶需要拆除后安装光伏组件,此种实施方式除安装拆除以及材料费用高外,还对厂房内的设施、设备、人员均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还延长了光伏系统的施工周期,同时也无法满足北方地区厂房冬季对保温的要求。现有的采用平铺方式的光伏安装工艺,虽然不拆除原有屋面,但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对原有屋面起不到保护作用,且使用时间久了,屋面锈蚀严重,仍需要更换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多个光伏夹具(2)、纵向导水槽(4)和光伏组件(6),所述支撑板(3)通过光伏夹具(2)固定于彩钢瓦屋面(1)上,支撑板(3)垂直于彩钢瓦屋面(1)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纵向导水槽(4)设置为“W”形结构,纵向导水槽(4)设置为多个且均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上,纵向导水槽(4)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设置,相邻两个纵向导水槽(4)上架设有多个横向导水槽(5),所述横向导水槽(5)设置为“U”形结构,彩钢瓦屋面(1)的倾斜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横向导水槽(5)上架设有光伏组件(6),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多个光伏夹具(2)、纵向导水槽(4)和光伏组件(6),所述支撑板(3)通过光伏夹具(2)固定于彩钢瓦屋面(1)上,支撑板(3)垂直于彩钢瓦屋面(1)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纵向导水槽(4)设置为“W”形结构,纵向导水槽(4)设置为多个且均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上,纵向导水槽(4)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设置,相邻两个纵向导水槽(4)上架设有多个横向导水槽(5),所述横向导水槽(5)设置为“U”形结构,彩钢瓦屋面(1)的倾斜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横向导水槽(5)上架设有光伏组件(6),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光伏组件(6)之间设置有多个压块(7),所述压块(7)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纵向导水槽(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夹具(2)包括左固定板(21)和右固定板(22),所述左固定板(21)和右固定板(22)相对设置,所述左固定板(21)和右固定板(22)的下部结构与彩钢瓦屋面(1)凸起(11)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左固定板(21)和右固定板(22)的上部通过螺栓(9)螺母连接,所述右固定板(22)的上端面压在所述左固定板(21)的上端面上且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夹具(2)的下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彩钢瓦屋面(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包括U形板(31)和两个L形板(32),L形板(32)一端与U形板(3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伸向U形板(31)的内部,两个L形板(3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垫板(33),螺栓(9)穿过所述垫板(33)与所述右固定板(22)的上端面将所述支撑板(3)固定于所述光伏夹具(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7)设置为“U”形结构,所述压块(7)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压边71,所述压块(7)置于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光伏组件(6)之间,所述压块(7)两端部的压边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坤,李振山,袁杨扬,常迪,赵大鹏,满静,刘旭,宋庆,毛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