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水池和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携带漂浮物通过下水口流入到沉淀池中,格栅的槽口开设的比较大漂浮物可通过格栅漂流到滤水槽中,雨水通过滤水槽过滤流入到沉淀池中,而漂浮物侧被留在滤水槽中,随着滤水槽中的漂浮物的增多,会造成滤水槽受堵,滤水槽中的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到第三水位传感器处时,第三水位传感器将监测的到水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电机通过该螺杆带动推板移动,同时距离传感器对推板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当推板将滤水槽中的漂浮物推送到收集槽中后,距离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A sunken rainwater collection device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建设、路网日益完善,公路建设保护措施不当极易发生环境污染、水质恶化等生态问题。目前生态问题对水利、农业、交通、工业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造成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程度更是难以估计。201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道路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任务繁重,加快道路生态技术研究,保护生态环境,是促进生态道路建设发展的关键。传统公路的排水设计思路主要是雨水沿路面的横纵坡度产生径流,雨水口收集后通过雨水管排至水体。这种“以排为主,利用滞后”的排水思想随着公路网完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为,公路路面范围广,硬化路面比例大,区域内雨水资源丰富,但大部分雨水白白流走,得不到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流失严重;公路路面的雨水径流携带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暴雨来临,边坡雨水和路面雨水淤积造成路基损坏。在这样的形势下,采用传统的公路排水已不能满足人类对雨水各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水池和沉淀池,所述储水池上方设有碎石层,且碎石层顶面铺设有下渗层,所述下渗层顶面铺设有种植层,所述储水池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顶面与种植层连接处设有下水口,且下水口表面设有格栅,所述下水口内部开设有滤水槽,且滤水槽顶面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所述滤水槽内部设有推板,且推板通过螺杆与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水口两侧表面设有距离传感器,且下水口两侧均开设有收集槽。优选的,所述种植层上方设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底面镶嵌有控制器,所述种植层上方预设有喷水头,且喷水头与储水池中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池一端与碎石层之间设有活性炭滤层,且储水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水泵。优选的,所述储水池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且第一水位传感器下方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储水池一端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部设有电磁排水阀,所述种植层内部预埋有湿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机和电磁排水阀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板设有等距设有多个,且两推板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滤水槽的长度,并且两推板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喷水头和储水池之间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储水池和沉淀池之间通过水管贯通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携带漂浮物通过下水口流入到沉淀池中,格栅的槽口开设的比较大漂浮物可通过格栅漂流到滤水槽中,雨水通过滤水槽过滤流入到沉淀池中,而漂浮物侧被留在滤水槽中,随着滤水槽中的漂浮物的增多,会造成滤水槽受堵,滤水槽中的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到第三水位传感器处时,第三水位传感器将监测的到水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电机通过该螺杆带动推板移动,同时距离传感器对推板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当推板将滤水槽中的漂浮物推送到收集槽中后,距离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运行,此时滤水槽回复滤水能力,收集槽和推板的设置,不仅能够保障滤水槽不被堵塞,提高排水效率,还能够对杂物进行收集,防止杂物堆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便于清理人员进行清理;2、本技术中,雨水一部分通过下水口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水中的泥沙沉底,并且对雨水进行收集,另一部分雨水通过种植绿植的种植层渗入地下,通过下渗层下渗到碎石层,将雨水中的杂质进拦截,再通过碎石层进入到活性炭滤层进行过滤,最后收集到储水池中,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起到留水的作用,并且收集雨水的过程中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提高水质,避免雨水对水体造成污染;3、本技术中,太阳能板对该装置提供电能,湿度传感器对种植层的土壤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湿度影响植被生长时,湿度传感器将监测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运行,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通过喷水头喷洒到种植层表面种植的植被上对植被进行灌溉,同时第二水位传感器对储水池中的水量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水位较低时,第二水位传感器将监测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运行将沉淀池中的水灌入到储水池中,当水位达到第一水位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时,第一水位传感器将监测的信息传递个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停止运行,停止向储水池中注水,当雨量较大时,下渗的雨水使储水池中的水位漫过第一水位传感器时,第一水位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排水阀打开,将储水池中的水通过排水口排出,当水位下降到第一水位传感器下方时,第一水位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排水阀关闭,该装置的设备不仅能够起到留水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对水的利用,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的下水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的推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的程序框图。图例说明:1、储水池;2、活性炭滤层;3、碎石层;4、下渗层;5、种植层;6、喷水头;7、电磁排水阀;8、排水口;9、第一水泵;10、第一水位传感器;11、第二水泵;12、第二水位传感器;13、太阳能板;14、控制器;15、下水口;16、沉淀池;17、收集槽;18、螺杆;19、格栅;20、第三水位传感器;21、滤水槽;22、推板;23、电机;24、湿度传感器;25、距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水池(1)和沉淀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上方设有碎石层(3),且碎石层(3)顶面铺设有下渗层(4),所述下渗层(4)顶面铺设有种植层(5),所述储水池(1)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有沉淀池(16),所述沉淀池(16)顶面与种植层(5)连接处设有下水口(15),且下水口(15)表面设有格栅(19),所述下水口(15)内部开设有滤水槽(21),且滤水槽(21)顶面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20),所述滤水槽(21)内部设有推板(22),且推板(22)通过螺杆(18)与电机(23)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水口(15)两侧表面设有距离传感器(25),且下水口(15)两侧均开设有收集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储水池(1)和沉淀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上方设有碎石层(3),且碎石层(3)顶面铺设有下渗层(4),所述下渗层(4)顶面铺设有种植层(5),所述储水池(1)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有沉淀池(16),所述沉淀池(16)顶面与种植层(5)连接处设有下水口(15),且下水口(15)表面设有格栅(19),所述下水口(15)内部开设有滤水槽(21),且滤水槽(21)顶面设有第三水位传感器(20),所述滤水槽(21)内部设有推板(22),且推板(22)通过螺杆(18)与电机(23)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水口(15)两侧表面设有距离传感器(25),且下水口(15)两侧均开设有收集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5)上方设有太阳能板(13),且太阳能板(13)底面镶嵌有控制器(14),所述种植层(5)上方预设有喷水头(6),且喷水头(6)与储水池(1)中间设有第一水泵(9),所述储水池(1)一端与碎石层(3)之间设有活性炭滤层(2),且储水池(1)与沉淀池(16)之间设有第二水泵(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天会,王启中,彭文峰,褚正虎,袁帅,杨婉玲,肖椿,李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