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路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02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路桩,属于道路通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内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柱和驱动所述升降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外筒的顶部相连的地面法兰、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的安装法兰以及连接所述地面法兰和所述安装法兰的导向角钢,所述导向角钢沿所述升降柱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在所述升降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角钢相配合形成辅助导向结构的导向圈,在所述地面法兰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升降柱相配合的尼龙导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现有的角钢作为导向轨道,通过配套的导向圈形成的辅助导向结构,结构简单、安装精度低、成本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路桩
本技术属于道路通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路桩。
技术介绍
升降路桩又称升降柱,升降地桩,防冲撞路桩,隔离桩,升降路障等,多用于智能交通、景观、公共车位等对指定区域的通道路口进行交通管制,以实现区域隔离、设定周界、区分道路等通行通道管制设施机构,具有隔离、限行、防撞、防暴功能。现有的升降路桩,一般只考虑满足升降功能。在升降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当路桩伸出地面一段高度后,在其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会出现机械式的摇摆,不能平稳升降,特别是当升降路桩遭受外力冲撞的时候,很容易就造成立柱歪斜,整体结构损坏,导致升降卡滞。授权公告号为CN20859450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导向套的升降柱,通过在外壳体的顶部设置与芯柱相配合的导向套实现升降导向,但是由于仅仅是通过导向套进行定位,芯柱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缺少必要的辅助定位。授权公告号为CN20787833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四柱平衡式垂直升降路桩,通过4个导向柱及配套的导向块实现升降的精确导向,但是也会造成由于需要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路桩,在现有尼龙导向套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导向圈、导向块和导向角钢相配合形成的辅助导向结构,实现升降柱的升降,在提升导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安全精度和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路桩,包括外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柱和驱动所述升降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外筒的顶部相连的地面法兰、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的安装法兰以及连接所述地面法兰和所述安装法兰的导向角钢,所述导向角钢沿所述升降柱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在所述升降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角钢相配合形成辅助导向结构的导向圈,在所述地面法兰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升降柱相配合的尼龙导向套。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向圈上设有V形缺口,在所述V形缺口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导向圈相连并且与所述导向角钢相配合的导向块。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向角钢的顶部、地面法兰的下方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尼龙导向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地面法兰和所述连接法兰相连。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向圈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法兰相配合的缓冲柱。进一步的,在所述升降柱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链条连接组件,所述链条连接组件包括借助转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导钩板、套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且两端分别限位在所述导钩板和所述升降柱上的扭簧以及与所述导钩板相配套的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的限位块。进一步的,在所述地面法兰的外侧设有装饰面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是电动推杆、液压油缸或者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接采用现有的角钢作为导向轨道,通过配套的导向圈和导向块形成的辅助导向结构,结构简单、安装精度低、成本少,配合尼龙导向套,实现升降柱的稳定升降;在升降柱上设计了链条连接组件,链条的两端可以通过链条连接组件分别连接两个升降柱,在禁止车辆通过时也可以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升降路桩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升降路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去除外筒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升降路桩中导向块与导向角钢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升降路桩中链条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有链条连接组件的升降路桩的使用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外筒,2是升降柱,2-1是安装槽,3是驱动装置,4是地面法兰,5是安装法兰,6是导向角钢,7是导向圈,8是尼龙导向套,9是导向块,10是连接法兰,11是缓冲柱,12是导钩板,13是扭簧,14是限位块,15是装饰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4,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路桩,包括外筒1、设置在外筒1内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柱2和驱动升降柱2升降的驱动装置3。参见附图2-4,上述机架包括与外筒1的顶部相连的地面法兰4、固定在驱动装置3的底部的安装法兰5以及连接地面法兰4和安装法兰5的导向角钢6,导向角钢6沿升降柱2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在升降柱2的底部设有与导向角钢6相配合形成辅助导向结构的导向圈7,在地面法兰4的内壁设有与升降柱2相配合的尼龙导向套8。上述的导向配合是在导向圈7上设有V形缺口实现。还可以在V形缺口的下方设有与导向圈7相连并且与导向角钢6相配合的导向块9,导向块9内设有与导向角钢6相配合的V形槽,此时导向圈7上V形缺口的尺寸大于导向角钢6的外尺寸。使用时尼龙导向套8起到主导向作用,导向圈7、导向块9和导向角钢6形成的导向结构起辅助导向作用,两者配合实现驱动装置3的驱动过程中升降柱2的稳定升降。在导向角钢6的顶部设有连接法兰10,连接法兰10位于地面法兰4的下方。尼龙导向套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地面法兰4和连接法兰10相连。在导向圈7上设有与连接法兰10相配合的缓冲柱11。在地面法兰4的外侧设有起装饰作用的装饰面板15。上述的驱动装置3可以是电动推杆、液压油缸或者气缸中的一种。在升降柱2内空腔的顶部设有连接板,驱动装置3的执行端与连接板相连实现驱动升降柱2升降。实施例二,参见附图5和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一的路桩只能限制车辆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在相邻的路桩间设置链条连接组件实现在禁止车辆通过时也可以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在升降柱2的顶部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1,在安装槽2-1内设有链条连接组件,链条连接组件包括借助转轴铰接在安装槽2-1内的导钩板12、套装在转轴上并且两个自由端分别限位在导钩板12和升降柱2上的扭簧13以及与导钩板12相配套的固定在安装槽2-1中的限位块14。具体地,转轴设置在导钩板12的中部,导钩板12上部设有用于挂链条一端的钩槽结构。未使用或者挂好链条时,在扭簧13的作用下,导钩板13的上部抵靠在限位块14上。使用时,按动导钩板13的下部使其上部的钩槽结构露出来,将链条挂在钩槽中释放导钩板13即可实现链条与升降柱2的连接。再次按动导钩板13的下部使其上部的钩槽结构露出来,将链条与钩槽脱离,释放导钩板13即可实现链条与升降柱2的分离。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路桩,包括外筒(1)、设置在所述外筒(1)内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柱(2)和驱动所述升降柱(2)升降的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外筒(1)的顶部相连的地面法兰(4)、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3)的底部的安装法兰(5)以及连接所述地面法兰(4)和所述安装法兰(5)的导向角钢(6),所述导向角钢(6)沿所述升降柱(2)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在所述升降柱(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角钢(6)相配合形成辅助导向结构的导向圈(7),在所述地面法兰(4)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升降柱(2)相配合的尼龙导向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路桩,包括外筒(1)、设置在所述外筒(1)内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柱(2)和驱动所述升降柱(2)升降的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外筒(1)的顶部相连的地面法兰(4)、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3)的底部的安装法兰(5)以及连接所述地面法兰(4)和所述安装法兰(5)的导向角钢(6),所述导向角钢(6)沿所述升降柱(2)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3个,在所述升降柱(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角钢(6)相配合形成辅助导向结构的导向圈(7),在所述地面法兰(4)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升降柱(2)相配合的尼龙导向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圈(7)上设有V形缺口,在所述V形缺口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导向圈(7)相连并且与所述导向角钢(6)相配合的导向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角钢(6)的顶部、地面法兰(4)的下方设有连接法兰(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愿李俊胜焦伟缪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亚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