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95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架、网状传送带、处理液容器、收集残留处理液的处理液回收容器、伺服电机。机架由前机架和后机架组成,前、后机架上装有多组横梁和定位孔,前机架上端为第一喷洒区和/或后机架下方是第二喷洒区,第一喷洒区和第二喷洒区分别位于网状传送带的上下方,第一喷洒区和第二喷洒区均匀设置多个活动喷头,喷头连接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实现自动喷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以简易调节支架高度、传送带速度、喷洒量和喷头角度,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成本低,能够对纤维进行加湿、增韧和增重等有利于改善纤维纺纱和织造性能的改性处理工艺,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A fiber pre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纺织产业的主要纤维种类分为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其中,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常采用人工再生和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通常需要使用化肥、占用耕地和人工种殖获得。随着现代社会的环境恶化、绿色低碳和生态意识加强,人们不断积极寻找更加环保经济的纺织纤维和新型纺织材料加工技术。在此背景下,开发和利用新型天然环保纤维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大多数天然纤维本身不具备良好的纺织加工性能,如卡洛丝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等天然生态植物纤维。举例来说,卡洛丝(Calotropisgigantea)纤维是从卡洛丝果实的种子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生态环保、超轻质和多功能性的天然植物纤维,其横截面具有与木棉纤维类似的高达80%-90%中空度。与棉纤维相比,该纤维纵向结构没有天然卷曲,质量更轻,表面更光滑,光泽如蚕丝一般,手感柔软,除此之外纤维还具有抗菌抑菌和驱虫防霉等优良性能,可以用来织造具有抗菌性能的内衣裤、袜子等贴身衣物以及床上用品的开发。然而,现阶段卡洛丝纤维的纺纱工艺尚不成熟。原因是和其它很多天然植物纤维一样,卡洛丝纤维的断裂强度低、质量轻、韧性差和回潮率低,纤维与纤维之间缺少抱合力且表面摩擦力小、纤维极易发生脆断、打滑和飞花等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纺纱加工难度,导致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为了实现卡洛丝纤维的产业化,需要完善卡洛丝纤维纺纱前的预处理工艺。关于不同纤维的预处理工艺和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针对麻纤维的预处理,一般采用专门的空置厂房进行较长时间静置调湿。这种方法效率低、耗费时间,且占用空间。又如棉纺厂在干燥季节采用回潮率低于6%的棉纤维进行梳棉工艺时,容易产生静电、飞花问题。通常在车间安装喷雾加湿系统,即利用喷头连接供水管进行加湿。但由于车间的空间很大,并且车间设备发热量很大会很快的将喷雾的水分蒸发掉,远远不能满足纤维纺纱前所需要的性能。然而,针对有些木质素含量高的种子纤维如卡洛丝纤维在纺纱前不仅需要加湿处理,还需要喷洒一些特殊的前处理助剂,来提高纤维的韧性和塑性,如果是在车间中直接喷洒,会影响正常生产、设备锈蚀、车间环境和人身安全等危害。另外,采用助剂直接浸泡的方法,需要助剂量多;并且经过重力离心去除残留助剂和烘干工艺后,纤维容易缠结,不易打散,这不仅加大了梳理难度,还极易造成纤维的损伤。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能实现对纤维的均匀和大批量预处理,为成功开发一系列卡洛丝等天然植物纤维纱线和最终产品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能够在纤维上均匀喷洒预处理溶液,解决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容易脆断、打滑和飞花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架、网状传送带、处理液收集板、处理液回收容器、纤维收集箱、伺服电机、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前机架的底部和所述后机架的底部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前机架的顶端与所述后机架的顶端连接,所述传送架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网状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架上,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传送架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液收集板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处理液收集板设置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下方,在所述前机架上端设有第一喷洒区,所述第一喷洒区中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上表面,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处理液回收容器位于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下方,所述传送架的后端下方装有所述纤维收集箱。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和若干个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插入一侧定位孔内,另一端插入另一侧定位孔内。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后机架下端设有第二喷洒区,若干个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喷洒区内,所述喷头与所述后机架连接,所述喷头朝向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下表面,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液回收容器位于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一侧下方。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长度为2-10m,宽度为0.2-2m。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中心向下倾斜形成一折角,使所述处理液收集板呈“V”字形,所述处理液回收容器位于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中心下方。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长度为3-12m,宽度为0.5-2.5m。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送架的长度为2-10m,宽度为0.2-2m,前机架和后机架的高度均设置为1.5-2m,所述喷头喷洒的角度为30-120°,所述喷头的喷洒范围为0.2-0.5m,所述喷头为多喷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混合纤维进行加湿、增韧和增重等有利于改善纤维纺纱和织造性能的改性处理工艺,运行稳定,适应性强;2、可以简易调节支架高度、传送带速度、喷洒量和喷头角度,操作方法简单,拆装方便,能快速更换待处理纤维品种;3、具备实时收集处理液的功能,并可以循坏利用,生态环保;4、能够准确控制喷洒助剂的使用量,确保处理效果的均一性,有助于开发出高质量纱线和最终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5、技术装置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成本低,易于学习和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在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在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在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装置和不同处理助剂所得到的卡洛丝纤维处理前后效果对比:单根纤维增重率柱状图;图4(b)为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装置和不同处理助剂所得到的卡洛丝纤维处理前后效果对比:单根纤维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柱状图;图4(c)为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装置和不同处理助剂所得到的卡洛丝纤维处理前后效果对比:单根纤维初始模量柱状图;其中:1为传送架、2为网状传送带、3为处理液收集板、4为处理液回收容器、5为纤维收集箱、6为伺服电机、7为前机架、8为后机架、9为横梁、10为定位孔、11为第一喷洒区、12为第二喷洒区、13为喷头、14为空压机、15为处理液容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传送架、网状传送带、处理液收集板、处理液回收容器、纤维收集箱、伺服电机、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前机架的底部和所述后机架的底部均设置与地面接触,所述前机架的顶端与所述后机架的顶端连接,所述传送架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网状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架上,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传送架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液收集板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处理液收集板设置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下方,在所述前机架上端设有第一喷洒区,所述第一喷洒区中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上表面,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处理液回收容器位于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下方,所述传送架的后端下方装有所述纤维收集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3 CN 20182129798971.一种纤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传送架、网状传送带、处理液收集板、处理液回收容器、纤维收集箱、伺服电机、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所述前机架的底部和所述后机架的底部均设置与地面接触,所述前机架的顶端与所述后机架的顶端连接,所述传送架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网状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架上,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传送架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液收集板架设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所述处理液收集板设置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下方,在所述前机架上端设有第一喷洒区,所述第一喷洒区中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上表面,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和处理液容器,所述处理液回收容器位于所述处理液收集板的下方,所述传送架的后端下方装有所述纤维收集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机架和所述后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和若干个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插入一侧定位孔内,另一端插入另一侧定位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宇李刚杨春雨陈鹏周新明王晓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