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碳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75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车间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镁碳料斗,包括料斗上筒体,所述料斗上筒体的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所述起吊锥体的上部与承力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锥体的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与传统料斗起吊结构位于料斗上部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力机构与底部的起吊锥体连接,使起吊受力下移,起吊、转移物料时,重心更稳,无论料斗半载还是满载,都不容易发生料斗倾斜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碳料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碳料斗,属于原料车间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镁碳砖是以高熔点碱性氧化物氧化镁(熔点2800℃)和难以被炉渣侵润的高熔点碳素材料作为原料,添加各种非氧化物添加剂。用炭质结合剂结合而成的不烧炭复合耐火材料。镁碳砖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氧化镁、碳素等按比例混合,该过程会用到原料料斗。传统的原料料斗在起吊、转移原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位置偏移、料斗倾斜摇晃等现象,不利于提高装料卸料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料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镁碳料斗,以提高镁碳砖车间作业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镁碳料斗,包括料斗上筒体,所述料斗上筒体的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所述起吊锥体的上部与承力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锥体的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轴杆,所述轴杆的下端与起吊锥体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杆的上端与吊环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杆的外侧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料斗上筒体外侧壁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斗上筒体的正下方套接有下锥筒体,所述料斗上筒体与下锥筒体连接处的外壁焊接有筋板,所述筋板下侧固定有料斗垫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起吊锥体包括上圆锥体和喇叭状体,所述喇叭状体的内侧上部与上圆锥体的外侧下部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起吊锥体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杆的下端穿过轴孔并通过槽型螺母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环包括吊耳和销钉,所述轴杆的上端开有横向的孔,所述吊耳上开有相对的销孔,所述销钉与吊耳、轴杆的上端的孔均水平插接,所述销钉临近末端位置横向插接有开口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锥筒体外侧面与起吊锥体外侧面之间设有焊条,所述焊条与下锥筒体侧面、起吊锥体侧面均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锥筒体外侧的下部以满焊的方式连接有加强垫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斗上筒体的外侧上部焊接有加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料斗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料斗空置或者装料后都能放置平稳,不易出现位置偏移;与传统料斗起吊结构位于料斗上部相比,本技术承力机构与底部的起吊锥体连接,使起吊时料斗受力下移,起吊、转移物料时,重心更稳,无论料斗半载还是满载,都不容易发生料斗倾斜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镁碳料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镁碳料斗的起吊椎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镁碳料斗的吊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斗上筒体;2、起吊锥体;201、上圆锥体;202、喇叭状体;203、轴孔;3、轴杆;4、吊环;401、吊耳;402、销钉;403、开口销;404、销孔;5、轴套;6、支撑筋;7、下锥筒体;8、筋板;9、料斗垫圈;10、槽型螺母;11、加强垫圈;12、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镁碳料斗,包括料斗上筒体1,料斗上筒体1的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2,起吊锥体2的上部与承力机构可拆卸连接,起吊锥体2的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承力机构包括轴杆3,轴杆3的下端与起吊锥体2的上部可拆卸连接,轴杆3的上端与吊环4可拆卸连接,轴杆3的外侧套设有轴套5,轴套5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筋6,支撑筋6与料斗上筒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轴套5限制轴杆3,进一步增强起吊的稳定,起吊过程中轴杆3与料斗中心轴夹角为零、料斗不容易晃动。轴杆3优选为两个,两个轴杆3关于料斗上筒体1的中心轴对称,每个轴杆3各与一个起吊锥体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料斗上筒体1的正下方套接有下锥筒体7,料斗上筒体1与下锥筒体7连接处的外壁焊接有筋板8,筋板8下侧固定有料斗垫圈9。通过筋板8,料斗可以平稳放置在槽型支架上,也便于起吊。进一步的,起吊锥体2包括上圆锥体201和喇叭状体202,喇叭状体202的内侧上部与上圆锥体201的外侧下部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该结构利于减轻起吊锥体2的重量,节省材料。此时上圆锥体201的底面(即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起吊锥体2的中心设有轴孔203,轴杆3的下端穿过轴孔203并通过槽型螺母10固定,便于组装及更换零部件。进一步的,吊环4包括吊耳401和销钉402,轴杆3的上端开有横向的孔,吊耳401上开有相对的销孔404,销钉402与吊耳401、轴杆3的上端的孔均水平插接,销钉402临近末端位置横向插接有开口销403。料斗装料前可以将吊耳401拆下,以提高装料效率,待装料完成后再将吊耳401与轴杆3连接。进一步的,下锥筒体7外侧面与起吊锥体2外侧面之间设有焊条,焊条与下锥筒体7侧面、起吊锥体2侧面均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进一步的,下锥筒体7外侧的下部以满焊的方式连接有加强垫圈11。进一步的,料斗上筒体1的外侧上部焊接有加强板12,以防料斗上筒体1倒料过程中因磕碰而发生变形。以下简要说明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图1,先通过起吊机械将待装料的空料斗一字排开,然后卸掉空料斗的吊耳401(如果吊耳401未挡住装料机械移向下一个空料斗装料,也可以不卸掉吊耳401),继而依次向空料斗进行装料,完成装料后,再将此前卸掉的吊耳401与料斗的轴杆3进行连接,见图3,然后将装有原料的料斗起吊、转移,使不同种类的原料倒入混合装置,进入下一步的搅拌混合工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记载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获得的其它技术方案,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碳料斗,包括料斗上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筒体(1)的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2),所述起吊锥体(2)的上部与承力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锥体(2)的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碳料斗,包括料斗上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筒体(1)的下部固定有起吊锥体(2),所述起吊锥体(2)的上部与承力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起吊锥体(2)的起吊受力面与料斗上筒体(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碳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轴杆(3),所述轴杆(3)的下端与起吊锥体(2)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杆(3)的上端与吊环(4)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杆(3)的外侧套设有轴套(5),所述轴套(5)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筋(6),所述支撑筋(6)与料斗上筒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碳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筒体(1)的正下方套接有下锥筒体(7),所述料斗上筒体(1)与下锥筒体(7)连接处的外壁焊接有筋板(8),所述筋板(8)下侧固定有料斗垫圈(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碳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锥体(2)包括上圆锥体(201)和喇叭状体(202),所述喇叭状体(202)的内侧上部与上圆锥体(201)的外侧下部通过满焊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