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73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包括底座和绕线柱;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张紧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绕线柱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绕线柱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的中心轴与绕线柱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驱动装置上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夹持并张紧电缆,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张紧装置沿绕线柱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张紧装置预张紧电缆,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绕线柱转动进行收线,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张紧装置纵向往复运动,使电缆均匀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可拆卸的定位柱能够在第一电机不工作情况下进行放线,也能使第一电机与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收线小车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收线小车。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收放电缆是很重要的步骤,由于电缆较重,手工收卷电缆很容易出现电缆在线盘上缠绕不整齐,电缆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使电缆收纳整齐、电缆受力均匀的电缆收线小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包括底座(1)和绕线柱(2),绕线柱(2)设置在底座(1)上,电缆卷绕在绕线柱(2)上;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和张紧装置(5),第一驱动装置(3)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绕线柱(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绕线柱(2)转动;电缆进入绕线柱(2)方向的底座(1)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4)的中心轴与绕线柱(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张紧装置(5),张紧装置(5)夹持并张紧电缆,第二驱动装置(4)带动张紧装置(5)沿绕线柱(2)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包括底座(1)和绕线柱(2),绕线柱(2)设置在底座(1)上,电缆卷绕在绕线柱(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和张紧装置(5),第一驱动装置(3)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绕线柱(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绕线柱(2)转动;电缆进入绕线柱(2)方向的底座(1)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4)的中心轴与绕线柱(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张紧装置(5),张紧装置(5)夹持并张紧电缆,第二驱动装置(4)带动张紧装置(5)沿绕线柱(2)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包括底座(1)和绕线柱(2),绕线柱(2)设置在底座(1)上,电缆卷绕在绕线柱(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和张紧装置(5),第一驱动装置(3)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绕线柱(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绕线柱(2)转动;电缆进入绕线柱(2)方向的底座(1)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4)的中心轴与绕线柱(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张紧装置(5),张紧装置(5)夹持并张紧电缆,第二驱动装置(4)带动张紧装置(5)沿绕线柱(2)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驱动轴(32)、第一同步带轮(33)、第二同步带轮(34)和皮带(35),第一电机(31)固定在底座(1)底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33);底座(1)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11),驱动轴(32)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并与绕线柱(2)固定连接,驱动轴(32)与绕线柱(2)同轴设置;驱动轴(32)远离绕线柱(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轮(34),第一同步带轮(33)通过第二同步带轮(34)皮带(35)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收线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12),驱动轴(32)上设置有驱动盘(36),驱动盘(36)与第一凹槽(12)的形状相吻合,驱动盘(36)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7),绕线柱(2)上对应设置有第三通孔(21),第二通孔(37)和第三通孔(21)连通,且第二通孔(37)和第三通孔(21)内穿置有定位柱(38),定位柱(38)分别与驱动盘(36)和绕线柱(2)可拆卸式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进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