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装置及控制SMA致动器线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致动装置及控制SMA(ShapeMemoryAlloy,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来,除便携式照相机外,类似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便携式终端也配置了高性能的镜头驱动装置。现有技术中,由多种类型的SMA致动设备,其作用是提供可移动元件的位置控制,在这样的设备中,SMA致动器线以张力连接在可移动元件和支撑结构之间。SMA致动器线作为这种装置中的致动器是有利的,特别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这意味着需要施加给定力的SMA致动器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随着成像传感器越来越大,镜头也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因此就需要更坚固的SMA致动器线,但是使用较粗的SMA致动器线会使制动器变慢且变大,使用较细的SMA致动器线虽然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在镜头受到碰撞或者镜头掉落时,SMA致动器线易断开或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致动装置及控制SMA致动器线的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镜头受到碰撞或者镜头掉落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互间隔设置形成运动空间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n可移动元件,收容于所述运动空间内;/nSMA致动器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元件的第三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三固定端的第一连接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端的第二连接段,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所述运动空间内运动;/n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移动信息;/n控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移动信息并调节所述SMA致动器线的通电状态,使得所述SMA致动器线将所述可移动元件驱动至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后处于松弛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间隔设置形成运动空间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
可移动元件,收容于所述运动空间内;
SMA致动器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元件的第三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三固定端的第一连接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端的第二连接段,用于驱动所述可移动元件在所述运动空间内运动;
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移动信息;
控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移动信息并调节所述SMA致动器线的通电状态,使得所述SMA致动器线将所述可移动元件驱动至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后处于松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加速度计;所述移动信息包括加速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陀螺仪;所述移动信息包括角速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位移传感器;所述移动信息包括位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装置包括:
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架:一个或多个所述透镜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镜头架上。
7.一种控制SM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米·林图洛蒂,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