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55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6:44
提供一种具备两个聚焦透镜的轻量的透镜镜筒。透镜镜筒(2)具备保持第1透镜(L5)的第1透镜保持框(50)、使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50)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部(STM5)、保持第2透镜(L6)的第2透镜保持框(60)、和使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60)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部(STM6),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50)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60)相比配置于内周侧。

Lens barrel and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各种具备聚焦透镜且作为聚焦透镜的驱动机构而采用了步进马达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专利文献1的步进马达由于驱动力小而无法使重的聚焦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93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透镜镜筒构成为,具备:保持第1透镜的第1透镜保持框;使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部;保持第2透镜的第2透镜保持框;和使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部,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相比配置于内周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构成为具备上述透镜镜筒。附图说明图1是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安装于相机机身而构成的相机1的概念图。图2是透镜镜筒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从内径侧观察聚焦环的一部分的图。图4是从外径侧观察外固定筒的一部分的图。图5是马达滑动筒及比马达滑动筒靠内径侧的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5组透镜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移动架的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从后侧观察内固定筒、马达滑动筒、5组筒、6组筒及STM5、STM6的径向剖视图。图9是说明主引导杆在光轴OA方向上的位置的图。图10是说明5组筒的主引导杆卡合部与主引导杆的卡合长度、以及6组筒的主引导杆卡合部与主引导杆的卡合长度的图。图11是表示焦距为长焦侧且被拍摄体距离为无限侧时的5组框与6组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2是表示焦距为广角侧且被拍摄体距离为极近侧时的5组框50与6组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是从其他角度表示与图12同样的状态广角极近时的5组框与6组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表示5组框的5组保持部与6组框的6组遮光罩(hood)部接近的状态。图14是透镜镜筒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4组透镜与5组透镜接近的状态。图15是4组透镜和5组遮光罩部的局部放大图,表示5组遮光罩部未盖于4组框保持部的状态。图16是说明透镜镜筒的控制部的初始动作的流程图。图17是说明5组用光遮断器(photointerrupter)在光轴上的位置和6组用光遮断器的位置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2安装于相机机身3而构成的相机1的概念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透镜镜筒2的光轴OA方向被拍摄体侧设为前侧,将相机机身3侧设为后侧。将透镜镜筒2的光轴OA方向的移动称为“直进”,将以光轴OA为中心的转动称为“旋转”。另外,在与透镜镜筒2的光轴OA正交的径向上,将从光轴OA远离的一侧称为外径侧,将靠近光轴OA的一侧称为内径侧。相机1具备相机机身3和透镜镜筒2。透镜镜筒2在后部(基端部)设有透镜安装部LM,通过与相机机身3的机身安装部BM卡合而能够装拆地安装于相机机身3。相机机身3是具备将光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4、并对由该摄像元件4得到的拍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记录于未图示的记录部中的所谓数码单反相机。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于数码单反相机。也可以是无反相机,还可以是紧凑型数码相机。另外,也可以是双反相机。还可以是内置于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相机。在相机机身3设有电源开关(未图示)。电源开关的接通/断开(ON/OFF)信号、表示聚焦和光圈值的信号发送至后述的透镜镜筒2的控制部90。(1.透镜镜筒2的概要)透镜镜筒2从前侧起具备1组透镜L1、2组透镜L2、3组透镜L3、4组透镜L4、5组透镜L5、6组透镜L6及7组透镜L7,是焦距能够变更的所谓变焦透镜。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于变焦透镜,也可以是焦距无法变更的单焦点的透镜。(1-1.各组透镜L1~L7)1组透镜L1、2组透镜L2、3组透镜L3、4组透镜L4、5组透镜L5、6组透镜L6及7组透镜L7在变焦时移动。另外,5组透镜L5及6组透镜L6是在聚焦时移动的聚焦透镜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2具备两个聚焦透镜组。因此,能够减轻每一个聚焦透镜组的重量,即使是步进马达那样的驱动力小的致动器也能够进行驱动。另外,能够提高聚焦的性能。1组透镜L1保持于1组框11,1组滑动筒12从1组框11向后方侧延伸。2组透镜L2保持于2组框21。3组透镜L3保持于3组框31。4组透镜L4保持于4组框41。4组框41具备对4组透镜L4的外周进行保持的4组保持部43、从4组保持部43向外径侧延伸的前壁部44、和从前壁部44的外径侧端部向后侧延伸的筒部45。在4组框41的前侧安装有光圈单元42。5组透镜L5保持于5组框50。5组框50具备覆盖5组透镜L5的外周的5组保持部51、和从5组保持部51向前侧延伸的5组遮光罩部52。5组遮光罩部52也可以向后侧延伸。5组遮光罩部52是为了防止因不需要的光的入射等引起的重影(ghost)而设置的。此外,也可以代替5组遮光罩部52而设为筒部52。6组透镜L6保持于6组框60。6组框60具备覆盖6组透镜L6的外周的6组保持部61、和从6组保持部61向前侧延伸的6组遮光罩部62。6组遮光罩部62也可以向后侧延伸。6组遮光罩部62是为了防止因不需要的光的入射等导致的重影而设置的。此外,也可以代替6组遮光罩部62而设为筒部62。5组框50及6组框60配置于马达滑动筒100的内径侧。马达滑动筒100配置于4组框41的筒部45内。马达滑动筒100在变焦时沿光轴OA方向被驱动。另外,在变焦时及聚焦时,5组框50通过固定于马达滑动筒100的后述的5组用马达(例如是步进马达。以下称为STM5)而被沿光轴OA方向驱动,6组框60通过6组用马达(以下称为STM6)而被沿光轴OA方向驱动。需要说明的是,马达不限定于步进马达,也可以是DC马达或音圈马达、超声波马达等。7组透镜L7保持于7组框70。7组框70具备覆盖7组透镜L7的外周的7组保持部71、和从7组保持部71向前侧延伸的7组遮光罩部72。7组遮光罩部72也可以向后侧延伸。在7组框70的前端安装有7组滑动筒73。7组遮光罩部72是为了防止因不需要的光的入射等导致的重影而设置的。此外,也可以代替7组遮光罩部72而设为筒部72。1组透镜L1、2组透镜L2、3组透镜L3、4组透镜L4、5组透镜L5、6组透镜L6及7组透镜L7利用通过后述的变焦环(zoomring)81的旋转而旋转的外凸轮筒82及内凸轮筒83的旋转,从而沿光轴OA方向被驱动。(1-2.机械构成)透镜镜筒2具备外固定筒84和内固定筒85。在外固定筒84的外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设有变焦环81和聚焦环86。也可以具备光圈用的环。在外固定筒84与内固定筒85之间,从外径侧起配置有1组滑动筒12、外凸轮筒82。在内固定筒85的内径侧配置有2组框21、3组框31、4组框41、马达滑动筒1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n保持第1透镜的第1透镜保持框;/n使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部;/n保持第2透镜的第2透镜保持框;和/n使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部,/n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相比配置于内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11481.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第1透镜的第1透镜保持框;
使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部;
保持第2透镜的第2透镜保持框;和
使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部,
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相比配置于内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圈单元,
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配置于所述光圈单元与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筒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具有向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部,
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在所述筒部具有与所述突部对应的切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保持框的所述突部进入到所述第2透镜保持框的所述切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透镜与所述第2透镜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最接近时,所述突部与所述切缺部在周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与将所述第1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本崇北野贤一五味渕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