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开剥的光缆及电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及线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开剥的光缆及电缆。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01中规定的是层绞式光缆,层绞式光缆的缆芯通常由多根松套管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而成、且松套管外具有包扎材料,缆芯外具有可选择的保护层或护套,包扎材料是为了使缆芯结构稳定、制造及使用中不致于使松套管散开,但是,缆芯的存在常常会造成如下缺陷:(1)扎坏较薄的松套管,使光纤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光纤断裂;(2)在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常常会由于松套管与包扎材料的收缩不一致造成扎坏松套管,使光纤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光纤断裂;(3)开剥时,需要纵向割断螺旋包覆的包扎材料,一方面开剥速度慢造成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割断后需要在尾部作捆扎处理,否则造成长期松散状态;(4)包扎材料本身采购、保存、使用等都需要成本,使产品的成本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769中规定的是中心束管式光缆,松套管位于中央,松套管外具有多层保护层,开剥出松套管比较麻烦。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81.1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缆,具有支架体(1)、将支架体包覆住的外护套(5)、位于支架体中央的加强件(6)、多根位于支架体中的松套管(3),每根松套管中具有一根光导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由第一支架本体(11)、第二支架本体(12)、本体连接部(13)构成,第一支架本体(11)位于本体连接部(13)左侧,第二支架本体(12)位于本体连接部(13)右侧,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上部连结在一起,本体连接部(13)由两个半圆柱体的平面部分相对并错位地结合而成,第一支架本体(1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缆,具有支架体(1)、将支架体包覆住的外护套(5)、位于支架体中央的加强件(6)、多根位于支架体中的松套管(3),每根松套管中具有一根光导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由第一支架本体(11)、第二支架本体(12)、本体连接部(13)构成,第一支架本体(11)位于本体连接部(13)左侧,第二支架本体(12)位于本体连接部(13)右侧,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上部连结在一起,本体连接部(13)由两个半圆柱体的平面部分相对并错位地结合而成,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与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体表面上;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的第二支架本体(12)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一容置槽(14),第一容置槽(14)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开剥口(140),第一容置槽(14)及第一开剥口(14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的第一支架本体(11)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二容置槽(15),第二容置槽(15)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二开剥口(150),第二容置槽(15)及第二开剥口(15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本体连接部(13)中央具有中心孔(18),加强件(6)位于中心孔(18)中,多根松套管(3)位于第一容置槽(14)中及第二容置槽(15)中;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一容置槽(14)连接处的尺寸,且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二开剥口(150)连接处的尺寸,且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支架体的材料为塑料或钢或铁或铝或铜;加强件的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或金属杆或由多根金属丝绞合成的复合体。
2.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缆,具有支架体(1)、将支架体包覆住的外护套(5)、位于支架体中央的加强件(6)、多根位于支架体中的松套管(3),每根松套管中具有一根光导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由第一支架本体(11)、第二支架本体(12)、本体连接部(13)构成,第一支架本体(11)位于本体连接部(13)左侧,第二支架本体(12)位于本体连接部(13)右侧,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上部连结在一起,本体连接部(13)由两个半圆柱体的平面部分相对并错位地结合而成,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与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体表面上;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的第二支架本体(12)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一容置槽(14),第一容置槽(14)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开剥口(140),第一容置槽(14)及第一开剥口(14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的第一支架本体(11)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二容置槽(15),第二容置槽(15)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二开剥口(150),第二容置槽(15)及第二开剥口(15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一容置槽(14)连接处的尺寸,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二开剥口(150)连接处的尺寸,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且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本体连接部(13)中央具有中心孔(18),加强件(6)位于中心孔(18)中;第一容置槽(14)中间具有将第一支架本体(11)与本体连接部(13)连接起来的第一隔离部件(16),第一隔离部件(16)将第一容置槽(14)的下部划出了第三容置槽(141);第二容置槽(15)中间具有将第二支架本体(12)与本体连接部(13)连接起来的第二隔离部件(17),第二隔离部件(17)将第二容置槽(15)的上部划出了第四容置槽(151);第三容置槽(141)外侧的第一支架本体(11)上具有贯通第一支架本体(11)的第一开剥通道(142),第一开剥通道(142)的另一端为第三开剥口(1420),第一开剥通道(142)与第三开剥口(142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四容置槽(151)外侧的第二支架本体(12)上具有贯通第二支架本体(12)的第二开剥通道(152),第二开剥通道(152)的另一端为第四开剥口(1520),第二开剥通道(152)与第四开剥口(152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开剥口(1420)在外边缘的尺寸小于与第一开剥通道(142)连接处的尺寸,第四开剥口(1520)在外边缘的尺寸小于与第二开剥通道(152)连接处的尺寸;支架体的材料为塑料或钢或铁或铝或铜;加强件的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或金属杆或由多根金属丝绞合成的复合体。
3.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缆,具有支架体(1)、将支架体包覆住的外护套(5)、位于支架体中央的加强件(6)、位于支架体内的第一输电单元(21)、第二输电单元(22)、多根松套管(3),位于松套管中的光导纤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体(1)由第一支架本体(11)、第二支架本体(12)、本体连接部(13)构成,第一支架本体(11)位于本体连接部(13)左侧,第二支架本体(12)位于本体连接部(13)右侧,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上部连结在一起,本体连接部(13)由两个半圆柱体的平面部分相对并错位地结合而成,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与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体表面上;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的第二支架本体(12)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一容置槽(14),第一容置槽(14)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开剥口(140),第一容置槽(14)及第一开剥口(14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的第一支架本体(11)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以下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二容置槽(15),第二容置槽(15)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二开剥口(150),第二容置槽(15)及第二开剥口(15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一容置槽(14)连接处的尺寸,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与第二开剥口(150)连接处的尺寸;本体连接部(13)中央具有中心孔(18),加强件(6)位于中心孔(18)中;第一容置槽(14)中间具有将第一支架本体(11)与本体连接部(13)连接起来的第一隔离部件(16),第一隔离部件(16)将第一容置槽(14)的下部划出了第三容置槽(141);第二容置槽(15)中间具有将第二支架本体(12)与本体连接部(13)连接起来的第二隔离部件(17),第二隔离部件(17)将第二容置槽(15)的上部划出了第四容置槽(151);第三容置槽(141)外侧的第一支架本体(11)上具有贯通第一支架本体(11)的第一开剥通道(142),第一开剥通道(142)的另一端为第三开剥口(1420),第一开剥通道(142)与第三开剥口(142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四容置槽(151)外侧的第二支架本体(12)上具有贯通第二支架本体(12)的第二开剥通道(152),第二开剥通道(152)的另一端为第四开剥口(1520),第二开剥通道(152)与第四开剥口(1520)都是与本体连接部(13)的轴线平行且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开剥口(1420)在外边缘的尺寸小于与第一开剥通道(142)连接处的尺寸,第四开剥口(1520)在外边缘的尺寸小于与第二开剥通道(152)连接处的尺寸;第一输电单元(21)位于第三容置槽(141)内,第二输电单元(22)位于第四容置槽(151)内,第一容置槽(14)内具有多根松套管(3),第二容置槽(15)内具有多根松套管(3);第一开剥口(14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第二开剥口(15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松套管(3)的直径,第三开剥口(142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第一输电单元(21)的外弧长度,第四开剥口(1520)在外边缘处的尺寸小于第二输电单元(22)的外弧长度;支架体(1)上具有连通中心孔(18)和第四容置槽(151)的中心通槽(19);支架体的材料为塑料或钢或铁或铝或铜;加强件的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或金属杆或由多根金属丝绞合成的复合体。
4.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缆,具有支架体(1)、将支架体包覆住的外护套(5)、多根位于支架体中的松套管(3),每根松套管中具有一根光导纤维(4);其特征在于支架体(1)由第一支架本体(11)、第二支架本体(12)、本体连接部(13)构成,第一支架本体(11)位于本体连接部(13)左侧,第二支架本体(12)位于本体连接部(13)右侧,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第二支架本体(12)的左上部与本体连接部(13)的上部连结在一起,本体连接部(13)由两个半圆柱体的平面部分相对并错位地结合而成,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第一支架本体(11)的外边缘与第二支架本体(12)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体表面上;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的第二支架本体(12)及本体连接部(13)都不接触,第一支架本体(11)的右下部以上的部分与本体连接部(13)之间具有第一容置槽(14),第一容置槽(14)的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开剥口(140),第一容置槽(14)及第一开剥口(140)都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虞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