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5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3
本公开提出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室内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根据各个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各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时间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对各个监测点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的序列;幅值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中的浓度信息对各个检测点进行降序排序得到的序列;根据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成分的泄漏点和泄漏时间点,从而能够避免人工参与,降低人力成本,且能够及时对泄漏问题进行检测且溯源,提高检测效率。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cing the leakage of indoor volatile subst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检测方法是,采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eakDetectionAndRepair,LDAR)检测获取泄漏点。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个是采用定期检测方式,难以及时发现泄漏问题;另一个是需要人工携带检测仪器对潜在泄漏点进行巡检,人力成本高,检测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人力成本高,检测效率差的问题。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装置。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本公开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包括:获取室内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所述挥发性物质信息包括:挥发性物质的至少一个成分在各个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所述浓度升高时间段为满足预设升高条件的时间段;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分中的每个成分,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每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所述时间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对各个监测点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幅值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中的浓度信息对各个检测点进行降序排序得到的序列;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和泄漏时间点。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升高条件为,浓度信息连续上升时间点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阈值,且浓度信息连续下降时间点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阈值,且浓度信息的增量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的时间段。进一步地,所述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包括: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获取所述成分在任意两个相邻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所述相邻采集时间点包括:第一采集时间点和第二采集时间点,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小于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在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的差值大于0时,对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进行增量标记;在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的差值小于等于0时,对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进行减量标记,生成所述成分对应的标记序列;判断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是否存在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在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存在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时,将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中的第一个增量标记的时间点确定为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判断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的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是否存在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在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的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存在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时,将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中最后一个减量标记的时间点确定为浓度升高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判断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结束时间点确定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浓度信息增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在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结束时间点确定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浓度信息增量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时,将确定的所述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进一步地,所述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分中的每个成分,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每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包括:对各个监测点各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结合预设的聚类算法以及起始时间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所述簇的数量为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中各个成分的最大浓度升高时间段数量;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选取起始时间点最早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监测点的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成分,分别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以及浓度信息增量对各个监测点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进一步地,所述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选取起始时间点最早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监测点的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之前,还包括: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成分,判断所述成分是否满足泄漏溯源条件;所述泄漏溯源条件为,簇中存在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监测点数量大于第三数量阈值;所述第三数量阈值根据潜在泄漏点数量以及泄漏溯源监测点数量阈值确定;若所述成分满足所述泄漏溯源条件,则确定对所述成分需要进行泄漏溯源操作,获取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若所述成分不满足所述泄漏溯源条件,则确定对所述成分不需要进行泄漏溯源操作,停止获取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和泄漏时间点,包括:获取泄漏数据库,所述泄漏数据库包括:每种成分在各个泄漏点泄漏时的时间基准向量序列和幅值基准向量序列;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与所述泄漏数据库中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时间基准向量序列和幅值基准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泄漏概率;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泄漏概率,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在所述成分存在泄漏时,将所述成分在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中第一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确定为所述成分的泄漏时间点。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与所述泄漏数据库中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时间基准向量序列和幅值基准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泄漏概率,包括:针对所述泄漏数据库中所述成分的每个泄漏点,根据所述泄漏点的时间基准向量序列与所述成分的时间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泄漏点的第一泄漏概率;根据所述泄漏点的幅值基准向量序列与所述成分的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泄漏点的第二泄漏概率;对所述第一泄漏概率和所述第二泄漏概率进行加权求和,确定所述成分在所述泄漏点的泄漏概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泄漏概率和所述第二泄漏概率的计算方法,为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加权求和:欧式距离计算、向量夹角余弦度计算。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泄漏的概率,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包括: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泄漏点的泄漏概率,对所述各个泄漏点进行排序;在排序在前的预设数量的泄漏点的泄漏概率大于预设概率阈值时,确定所述成分存在泄漏,且将排序在前的预设数量的泄漏点确定为所述成分的泄漏点。进一步地,所述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由质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室内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所述挥发性物质信息包括:挥发性物质的至少一个成分在各个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n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所述浓度升高时间段为满足预设升高条件的时间段;/n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分中的每个成分,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每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所述时间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对各个监测点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幅值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中的浓度信息对各个检测点进行降序排序得到的序列;/n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和泄漏时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挥发性物质的泄漏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室内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所述挥发性物质信息包括:挥发性物质的至少一个成分在各个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
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所述浓度升高时间段为满足预设升高条件的时间段;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分中的每个成分,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每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所述时间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对各个监测点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的序列;所述幅值向量序列为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中的浓度信息对各个检测点进行降序排序得到的序列;
根据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确定所述成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所述成分的泄漏点和泄漏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升高条件为,浓度信息连续上升时间点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阈值,且浓度信息连续下降时间点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阈值,且浓度信息的增量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的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监测点,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包括:
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获取所述成分在任意两个相邻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所述相邻采集时间点包括:第一采集时间点和第二采集时间点,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小于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
在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的差值大于0时,对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进行增量标记;在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点的浓度信息的差值小于等于0时,对所述第二采集时间点进行减量标记,生成所述成分对应的标记序列;
判断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是否存在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
在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存在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时,将连续第一数量阈值的增量标记中的第一个增量标记的时间点确定为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
判断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的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是否存在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
在所述增量标记序列中的所述起始时间点之后存在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时,将连续第二数量阈值的减量标记中最后一个减量标记的时间点确定为浓度升高时间段的结束时间点;
判断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结束时间点确定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浓度信息增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
在根据所述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结束时间点确定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浓度信息增量大于等于第一增量阈值时,将确定的所述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分中的每个成分,根据所述成分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确定每个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包括:
对各个监测点各个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结合预设的聚类算法以及起始时间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所述簇的数量为各个监测点的挥发性物质信息中各个成分的最大浓度升高时间段数量;
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选取起始时间点最早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监测点的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
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成分,分别按照浓度升高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以及浓度信息增量对各个监测点进行排序,得到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监测点的每个成分,选取起始时间点最早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作为所述监测点的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之前,还包括:
在每个簇中,针对每个成分,判断所述成分是否满足泄漏溯源条件;所述泄漏溯源条件为,簇中存在所述成分的浓度升高时间段的监测点数量大于第三数量阈值;所述第三数量阈值根据潜在泄漏点数量以及泄漏溯源监测点数量阈值确定;
若所述成分满足所述泄漏溯源条件,则确定对所述成分需要进行泄漏溯源操作,获取所述成分对应的时间向量序列和幅值向量序列;
若所述成分不满足所述泄漏溯源条件,则确定对所述成分不需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龙陈涛陈雷袁宏永苏国锋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禹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