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474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包括吊舱控制系统,所述吊舱控制系统分别和控制接口、伺服稳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星光高清摄像头和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所述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双光融合模块和视频压缩模块,所述双光融合模块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图像进行实时有效的匹配和融合,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融合方式包括画中画融合和像素级融合。通过对星光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像仪做视频融合,实现了信息的互补,构建更完整、更准确的场景描述,从而提高在复杂环境下正确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的能力,具有优异的自动对焦性能、目标跟踪等功能。内部采用两轴两框架,并集成高精度电子稳像技术,支持方位全角度旋转。

An airborne three light photoelectric Po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光电吊舱与无人机相结合应用于侦察、反恐、监控、线路管道巡线等领域,目前民用的双光,三光光电吊舱一般采用红外+可见+激光或者红外+双可见的形式,红外+可见+激光的三光光电吊舱体积,重量都很大,对无人机的载荷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对激光器的精准度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成本也非常高;红外+双可见形式的光电吊舱,双可见相机一般采用两个分辨率不同的相机来满足客户对高清图像质量的需求,而在低照度、遮挡及恶劣天气条件下成像质量及图像的细节信息仍然不能完整准确的描述出来,因此大多数的光电吊舱目前还无法满足对环境复杂情况下的更高的需求。目前,国内三光吊舱,30倍变焦吊舱基本上都大于1.5kg,而且体积都很大,能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成像质量高的吊舱,国内市场上还很难找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包括吊舱控制系统、伺服稳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控制系统、伺服稳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吊舱控制系统分别和控制接口、伺服稳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吊舱控制系统分别和控制接口、伺服稳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连接,通过控制接口发送指令到吊舱控制系统,实现对伺服稳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的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星光高清摄像头(3)和非制冷红外热像仪(4);所述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双光融合模块和视频压缩模块,所述双光融合模块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图像进行融合,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融合方式包括画中画融合和像素级融合,所述画中画融合通过将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控制系统、伺服稳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吊舱控制系统分别和控制接口、伺服稳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吊舱控制系统分别和控制接口、伺服稳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连接,通过控制接口发送指令到吊舱控制系统,实现对伺服稳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的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星光高清摄像头(3)和非制冷红外热像仪(4);所述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双光融合模块和视频压缩模块,所述双光融合模块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图像进行融合,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融合方式包括画中画融合和像素级融合,所述画中画融合通过将红外嵌入可见光图像中进行同屏显示,以可见光为基准,通过调节非制冷红外热像仪镜头的位置使得两图像光轴对齐,所述像素级融合通过图像标定使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光轴对齐,然后根据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表征的信息量进行像素级上的叠加,得到信息更加丰富的视频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光融合模块包括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三光光电吊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系统还包括光学变焦可见光机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迎凯徐保树姚春利李凯刘召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