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46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通过对待加固预应力结构的局部的待测位点的预应力保有情况检测,结合计算模型模拟分析待加固预应力结构整体有效预应力,为预应力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重要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待加固结构的现存的受力状态分析的问题。

Det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of residual stress in prestress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的建设高速发展,节约资源、绿色建筑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型城市的加固改造工程逐渐增多,老旧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法是当下重要的探讨课题,而针对加固工程,待加固结构的现状受力状态是做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受力状态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以解决待加固结构的现存的受力状态分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MIDAS软件建立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应力值的计算模型;测定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根据所述现有预应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筋的现存张拉力值;根据所述现存张拉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其它位置的现有预应力值。进一步的,所述测定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包括:于所述预应力结构上布置所述待测位点。于所述待测位点钻孔形成应力释放孔;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将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应力释放孔中以测定所述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应力释放孔中的步骤后,提供胶液,将所述胶液涂覆于安装于所述应力释放孔中的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纤纤芯的外部以固结形成隔热包层,进而屏蔽温度对所述光纤纤芯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现有预应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筋的现存张拉力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现有预应力值,调整所述计算模型中的所述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值的大小,使得所述计算模型中与所述待测位点的位置相对应的模型位点的模拟预应力值与所述待测位点的所述现有预应力值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待测位点的数量为多个,当多个所述待测位点的所述现有应力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模型位点的模拟预应力值的平均吻合度达到98%~102%,则判定所述模型位点的模拟预应力值与所述待测位点的所述现有预应力值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吻合度的计算公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突破传统的单一残余应力释放法的预应力残余值的检测方法,由于传统的残余应力释放法预应力检测为破坏性检测,对于加固改造工程,对待加固预应力结构的损伤大,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通过对待加固预应力结构的局部的待测位点的预应力保有情况检测,结合计算模型模拟分析待加固预应力结构整体有效预应力,为预应力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重要参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布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结构,即地下室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结构包括结构组、边界组和荷载组,并分成两个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预应力结构的结构组:第一施工阶段,吊装预制柱子A、吊装预制楼板B、穿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此时预制楼板B与预制柱子A交接处为450mm×330mm的梁;第二施工阶段,浇筑叠合层。预应力结构的边界组:第一施工阶段,预制柱子A边界条件为底端固定、梁在梁柱节点与柱顶为刚性连接。预应力结构的荷载组:第一施工阶段,荷载为自重和预应力的组合;第二施工阶段,荷载为恒荷载。恒荷载包括叠合层及建筑面层。叠合层作为楼板利用自重软件自动计算。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MIDAS软件建立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预应力结构的应力值的计算模型。具体的,在MIDAS软件中,首先定义材料,结构柱(预制柱子A)为C30混凝土,结构梁板(预制楼板B)为C20混凝土,然后定义截面,结构柱截面为450mm×450mm,梁截面为450mm×330mm,板截面为120mm,接下来定义节点输入梁板柱构件位置坐标,建立一个标准单元的节点,然后建立单元,连接梁板柱的节点坐标成构件单元,然后定义边界,柱子边界条件为底端固定,梁在梁柱节点与柱顶为刚性连接,最后施加荷载,荷载分两部分,一是结构自重荷载,二是预应力荷载,预应力荷载根据布筋形状和预应力筋长度等数值设置,以建立预应力结构的计算模型。所述计算模型,通过改变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值的大小,以获得到预应力结构的每个结构位点的模拟预应力值。S2、测定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具体的,步骤S2包括:S21、于预应力结构上布置待测位点。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待测位点的数量为多个,即在预应力结构上布置多个待测位点。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待测位点的数量为16个,分别为待测位点1、待测位点2、待测位点3、待测位点4、待测位点5、待测位点6、待测位点7、待测位点8、待测位点9、待测位点10、待测位点11、待测位点12、待测位点13、待测位点14、待测位点15和待测位点16。具体的,每个待测位点以预制柱的中心线为准向两侧各返300mm(总长600mm),宽度为300mm。根据预应力筋分布位置确定,待测位点为预应力筋柱端位置,以方便建模调整和确定预应力的吻合度。S22、于待测位点钻孔形成应力释放孔。于待测位点通过钻孔应力释放法检测进行钻孔。S23、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于应力释放孔中以测定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为改良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具体的,改良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和隔热包层E。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光纤Bragg光栅D、光纤纤芯C、耦合器、激光器、检测单元。隔热包层E用于包覆于安装在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表面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纤纤芯C的外部,以屏蔽温度对光纤纤芯的影响。S24、提供胶液,将胶液涂覆于安装于应力释放孔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纤纤芯C的外部以固结形成隔热包层E,进而屏蔽温度对光纤纤芯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胶液为AB胶。采用胶液保护已经粘贴在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表面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胶液涂抹要均匀,在触摸胶液固结形成隔热包层E后并没有明显温度后进行下一步工作。S3、根据现有预应力值和计算模型,计算获得预应力筋的现存张拉力值。具体的,根据多个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调整计算模型中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利用MIDAS软件建立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应力值的计算模型;/n测定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n根据所述现有预应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筋的现存张拉力值;/n根据所述现存张拉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其它位置的现有预应力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MIDAS软件建立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应力值的计算模型;
测定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
根据所述现有预应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筋的现存张拉力值;
根据所述现存张拉力值和所述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其它位置的现有预应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所述预应力结构的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包括:
于所述预应力结构上布置所述待测位点。
于所述待测位点钻孔形成应力释放孔;
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将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应力释放孔中以测定所述待测位点的现有预应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应力释放孔中的步骤后,提供胶液,将所述胶液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王建勋许翔周志健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