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5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包括前立柱、自适应支撑座、承重梁、后立柱、吊耳、下框架和上框架;下框架和上框架均呈梯形状,下框架的前端通过两根前立柱与上框架的前端相固定连接,下框架的后端通过两根后立柱与上框架的后端相固定连接;上框架上设置有吊耳;两根前立柱之间和两根后立柱之间均固定有承重梁,承重梁上设置有一对自适应支撑座,自适应支撑座与承重梁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全程不需要工作人员下水,提高便捷性和作业的安全性,提高收放效率,还可以作为存放用摆架,将储运、释放、回收等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采用自适应支撑座,调整限位后可适用多种船型。

A kind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ne body frame for unmanned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船附属设备
,特别是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无人船技术进步,无人船越来越多应用于各个相关领域,无人船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但现有无人船附属设施和装备并不完善,致使无人船使用上有待提高,比如,中小型无人船在释放和回收时比较困难,完全和无人船的便捷性不相配套。现有技术中无人船释放、回收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微小型无人船由工作人员站在水边抬着入水,回收时再从水里抬出水;2、几米级的中型无人船由吊车吊进水中,吊运中的吊绳是人工捆绑于无人船上的,船在入水和出水时候需要工作人员乘坐小艇进行人工挂钩和摘钩;3、无人船日常存放需要专用摆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自适应支撑座、承重梁、后立柱、吊耳、下框架和上框架;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均呈梯形状,下框架的前端通过两根前立柱与上框架的前端相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1)、自适应支撑座(2)、承重梁(3)、后立柱(4)、吊耳(5)、下框架(6)和上框架(7);所述下框架(6)和上框架(7)均呈梯形状,下框架(6)的前端通过两根前立柱(1)与上框架(7)的前端相固定连接,下框架(6)的后端通过两根后立柱(4)与上框架(7)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柱(1)、后立柱(4)、下框架(6)和上框架(7)组合形成整体框架;所述上框架(7)上设置有吊耳(5);两根前立柱(1)之间和两根后立柱(4)之间均固定有承重梁(3),承重梁(3)上设置有一对自适应支撑座(2),自适应支撑座(2)与承重梁(3)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1)、自适应支撑座(2)、承重梁(3)、后立柱(4)、吊耳(5)、下框架(6)和上框架(7);所述下框架(6)和上框架(7)均呈梯形状,下框架(6)的前端通过两根前立柱(1)与上框架(7)的前端相固定连接,下框架(6)的后端通过两根后立柱(4)与上框架(7)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柱(1)、后立柱(4)、下框架(6)和上框架(7)组合形成整体框架;所述上框架(7)上设置有吊耳(5);两根前立柱(1)之间和两根后立柱(4)之间均固定有承重梁(3),承重梁(3)上设置有一对自适应支撑座(2),自适应支撑座(2)与承重梁(3)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收放储运一体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亮程阳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瑞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