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灶具火盖,其包括火盖本体和燃气腔,火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主火孔,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主火孔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化,并且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灶具火盖通过将主火孔的火孔通道设置为曲率逐渐变化的形状,并且曲率沿着主火孔的轴线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方式,使得该灶具火盖在使用过程中主火孔内部的燃气混合物在火孔通道内可以进一步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物的混合程度,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曲率变化的火孔通道还可以阻碍火孔回火,提高火盖的燃烧稳定性,另外,上火盖和下火盖组合的结构也可以方便对主火孔内部进行清洁,防止溢液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火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灶具火盖。
技术介绍
灶具火盖作为燃烧器中最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灶具燃烧器的整体性能。现有的灶具火盖,其内部的主火孔通道由于受火盖内部的空间限制及加工过程的可操作性,一般均采用直线形设置。但是,混合燃气在直线形的火孔通道内进行流动时,如果在进入火孔通道之前燃气未充分混合,那么点火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熄火的情况。并且,火孔通道设置成直线形也容易产生回火情况,不利用灶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灶具火盖燃气混合不充分导致熄火,火孔通道易产生回火情况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火盖。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灶具火盖,其包括火盖本体和燃气腔,所述火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主火孔,其特点在于,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主火孔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化,并且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该灶具火盖的主火孔设置成沿轴线方向曲率先大后小变化的形状,以使燃气混合物在主火孔内流动至曲率较大的位置处时可进行进一步充分混合,达到更好更充分的混合效果。同时,主火孔两端的曲率相对中间较小也有利于燃气混合物在从燃气腔进入主火孔,或者有利于燃气混合物从主火孔流出,避免主火孔的弯曲的火孔通道影响燃气流速。此外,由于主火孔的火孔通道是弯曲的,且曲率随长度产生变化,因此,当在主火孔处出现回火情况时,曲率变化的火孔通道能够有效阻挡回火火焰回燃至燃气腔内,从而提高灶具火盖的燃烧安全性。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轴线为抛物线形,所述抛物线满足公式:y=ax2+bx+c其中,a、b、c为抛物线的系数,所述抛物线的坐标原点为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点。主火孔的轴线为抛物线形能够使燃气混合物在主火孔的入口和出口处形成一定程度的旋转,有利于此处气体的混合燃烧,可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较佳的,所述抛物线的系数a的值为-0.01至-0.05,所述抛物线的系数b的值为1至6,所述抛物线的系数c值为-90至-100。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主火孔的轴线方向连续设置。设置凹槽相当于在主火孔的下方直接设置了稳焰结构,以起稳焰作用。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主火孔的底面两侧。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靠近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壁面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主火孔的内壁面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壁面,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壁面的开口靠近相邻的另一所述主火孔,连通孔有利于提高主火孔之间的传火成功率,并且提高传火速度。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孔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倒梯形结构方便对主火孔的内部进行清洁。较佳的,所述主火孔的孔截面大小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以使灶具火盖上方流下的溢液更容易从主火孔内流出,不容易堵塞主火孔。较佳的,所述火盖本体包括上火盖和下火盖,所述上火盖盖设于所述下火盖的上表面并且与所述下火盖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下火盖的上表面分布有若干切槽,所述上火盖的下表面与所述切槽之间形成顶部封闭的所述主火孔。火盖本体采用上火盖和下火盖组合的结构更方便对主火孔的通道内部进行清洁。较佳的,若干所述主火孔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径向方向均匀排布。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灶具火盖通过将主火孔的火孔通道设置为曲率逐渐变化的形状,并且曲率沿着主火孔的轴线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方式,使得该灶具火盖在使用过程中主火孔内部的燃气混合物在火孔通道内可以进一步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物的混合程度,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曲率变化的火孔通道形状还可以阻碍回火,提高火盖的燃烧稳定性,另外,上火盖和下火盖组合的结构也可以方便对主火孔内部进行清洁,防止溢液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灶具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灶具火盖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火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火盖1侧壁1a下火盖2内壁2a切槽21凸起部22主火孔3凹槽4连通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灶具火盖,其包括火盖本体和燃气腔,火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主火孔3,主火孔3的轴线的曲率沿主火孔3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化,并且主火孔3的轴线的曲率沿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优选的,若干主火孔3沿火盖本体的径向方向均匀排布。主火孔3设置成其火孔通道沿轴线方向曲率先大后小变化的形状,以使燃气混合物在主火孔3内流动至曲率较大的位置处时可进行进一步充分混合,达到更好更充分的混合效果。同时,主火孔3两端的曲率相对中间较小也有利于燃气混合物在从燃气腔进入主火孔3,或者有利于燃气混合物从主火孔3流出,避免主火孔3的弯曲的火孔通道影响燃气流速。此外,由于主火孔3的火孔通道是弯曲的,且曲率随长度产生变化,因此,当在主火孔3处出现回火情况时,曲率变化的火孔通道能够有效阻挡回火火焰回燃至燃气腔内,从而提高灶具火盖的燃烧安全性。进一步地,主火孔3的轴线设置为抛物线形,抛物线满足公式:y=ax2+bx+c其中,a、b、c为抛物线的系数,抛物线的坐标原点为火盖本体的中心点。主火孔3的轴线为抛物线形能够使燃气混合物在主火孔3的入口和出口处形成一定程度的旋转,有利于此处气体的混合燃烧,可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抛物线的系数a的值为-0.01至-0.05,抛物线的系数b的值为1至6,抛物线的系数c值为-90至-100。另外,主火孔3的底面还设置有凹槽4,凹槽4沿主火孔3的轴线方向连续设置,并延伸至火盖本体的外表面。设置凹槽4相当于在主火孔3的下方直接设置了稳焰结构,以起稳焰作用。本实施例中,在主火孔3的底面设置有两个凹槽4,两个凹槽4分别设置于主火孔3的底面两侧。如图3所示,主火孔3的靠近火盖本体的外壁面的一端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孔5,连通孔5连通主火孔3的内壁面与火盖本体的外壁面,连通孔5位于火盖本体的外壁面的开口靠近相邻的另一主火孔3,连通孔5有利于提高主火孔3之间的传火成功率,并且提高传火速度。该灶具火盖的主火孔3的孔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倒梯形结构方便对主火孔3的内部进行清洁。主火孔3的孔截面大小沿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以使灶具火盖上方流下的溢液更容易从主火孔3内流出,不容易堵塞主火孔3。另外,火盖本体包括上火盖1和下火盖2,上火盖1盖设于下火盖2的上表面并且与下火盖2的上表面相贴合,下火盖2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灶具火盖,其包括火盖本体和燃气腔,所述火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主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主火孔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化,并且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火盖,其包括火盖本体和燃气腔,所述火盖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主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主火孔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化,并且所述主火孔的轴线的曲率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内壁面至外壁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的轴线为抛物线形,所述抛物线满足公式:
y=ax2+bx+c
其中,a、b、c为抛物线的系数,所述抛物线的坐标原点为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线的系数a的值为-0.01至-0.05,所述抛物线的系数b的值为1至6,所述抛物线的系数c值为-90至-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主火孔的轴线方向连续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超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