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旋结构、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本公开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旋结构、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用于促使空调器作用区域内的空气加快热交换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空调器的风路系统中,设计人员根据空调器的不同机型和规格所对应的实际需求,选择和搭配合适的风机以满足空调器的工作品质和使用舒适性。为满足空调器的风量和压头指标,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一些空调器的风路系统采用了混流风机。
技术实现思路
经研究发现,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一些空调器中的混流风机存在出风倾斜,送风不集中的问题,这对空调器的内部换热器表面的风速分布及换热性能存在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旋结构、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器,能够改善送风性能。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旋结构,包括:消旋轮盖,具有贯通的内腔;消旋轮毂,位于所述消旋轮盖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消旋轮盖之间形成消旋流道;和消旋叶片,连接在所述内腔的腔壁和所述消旋轮毂的外壁之间;其中,所述消旋流道在通过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消旋轮盖(20),具有贯通的内腔;/n消旋轮毂(30),位于所述消旋轮盖(20)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消旋轮盖(20)之间形成消旋流道(50);和/n消旋叶片(40),连接在所述内腔的腔壁和所述消旋轮毂(30)的外壁之间;/n其中,所述消旋流道(50)在通过所述消旋结构的轴线(z)的纵切面上从进口(51)到出口(52)的中心轨迹线(53)具有位于所述消旋流道(50)的进口(51)和出口(52)之间的径向极值点(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旋轮盖(20),具有贯通的内腔;
消旋轮毂(30),位于所述消旋轮盖(20)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消旋轮盖(20)之间形成消旋流道(50);和
消旋叶片(40),连接在所述内腔的腔壁和所述消旋轮毂(30)的外壁之间;
其中,所述消旋流道(50)在通过所述消旋结构的轴线(z)的纵切面上从进口(51)到出口(52)的中心轨迹线(53)具有位于所述消旋流道(50)的进口(51)和出口(52)之间的径向极值点(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轨迹线(53)包括:
第一轨迹线,包括梨形四次曲线,且所述径向极值点(M2)位于所述梨形四次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梨形四次曲线方程为:
y2=x3*(p-x)/q2
其中,p、q为所述梨形四次曲线的弧度参数,x、y分别是自变量和因变量,x=L*t,L为所述梨形四次曲线的弦长参数,且ta≤t≤tb,ta为0.6~0.8,tb为0.9~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轨迹线(53)包括第一轨迹线,所述第一轨迹线位于所述消旋流道(50)的进口(51)到所述径向极值点(M2)之间的第一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轨迹线在所述径向极值点(M2)到邻近所述消旋流道(50)的出口(52)一侧的第二部分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轨迹线(53)还具有位于所述径向极值点(M2)和所述消旋流道(50)的出口(52)之间的拐点(M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轨迹线(53)包括:
第一轨迹线,包括梨形四次曲线,且所述径向极值点(M2)位于所述梨形四次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马屈杨,池晓龙,苏玉海,张治平,夏凯,张碧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