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能源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覆盖了地球大部分面积,海洋中蕴藏大量的能量,其中就包括有波浪能、潮流能等。其中波浪能是海洋能量的一种具体形态,也是海洋能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波浪所蕴涵的能量主要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我国的波浪能资源可观,近海海域波浪能的蕴含量约达1.5亿kW,可开发利用量约为2300~3500万kW;潮流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全球潮流能储藏量约50亿kW,可开发利用的潮流能总量达3亿kW。随着化石能源不断枯竭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愈加重视,利用各种形式获能装置进行波浪能或潮流能发电的技术得到了不断突破。当前中国对南海岛礁的开发日益加快,远海岛礁上的基础设施的供电问题亟待解决。南海岛礁周围遍布珊瑚礁海岸,一个典型的珊瑚礁海岸由连接深海海床且较陡的礁前斜坡、延伸向岸滩的相对水平的礁坪组成,海洋中的波浪由深海传至岸礁,由于地形变陡以及礁坪上水深很浅,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底座上设置的越浪层(2),所述底座(1)固定在珊瑚礁上;/n所述底座(1)部分位于海面以下,其上沿潮流运动方向设有贯通的导水管(112),所述导水管(112)内部设有第一水轮机(111),形成利用潮流动能发电的第一发电系统(11);/n所述越浪层(2)的顶部高出海面,其上排列布置若干组第二水轮机(211),形成利用波浪越浪动能发电的第二发电系统(21);/n所述越浪层(2)在第二水轮机(211)的后方设置向下的尾水管(222),所述尾水管(222)内部设有第三水轮机(223),形成利用波浪越浪势能发电的第三发电系统(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底座上设置的越浪层(2),所述底座(1)固定在珊瑚礁上;
所述底座(1)部分位于海面以下,其上沿潮流运动方向设有贯通的导水管(112),所述导水管(112)内部设有第一水轮机(111),形成利用潮流动能发电的第一发电系统(11);
所述越浪层(2)的顶部高出海面,其上排列布置若干组第二水轮机(211),形成利用波浪越浪动能发电的第二发电系统(21);
所述越浪层(2)在第二水轮机(211)的后方设置向下的尾水管(222),所述尾水管(222)内部设有第三水轮机(223),形成利用波浪越浪势能发电的第三发电系统(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所述越浪层(2)转动装配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设有驱动越浪层(2)转动以适应波浪方向的电动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珊瑚礁地形的波流发电装置,所述尾水管(22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座(1)上,其顶部穿过越浪层(2)并与越浪层(2)顶面连通,所述尾水管(222)外通过轴承转动套装有转筒(51),所述越浪层(2)与转筒(51)固定连接,并通过转筒(51)转动套装在尾水管(222)上,所述电动机(5)的电机轴与转筒(51)传动连接,驱动越浪层(2)相对底座(1)转动。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旷敏,许从昊,陈龙,蒋昌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