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其新专利>正文

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25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包括:燃油氢引单元、供氢反应单元以及发动机,其中,油料氢引单元为发动机提供磁化的氢气和磁化的燃油,供氢反应单元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并为发动机提供辅助动力能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为汽车提供了辅助动力,并且改善了燃油的燃烧效率,节油百分比高达30‑50%,百公里加速提升20%,尾气中CO含量降低至0‑0.01ppm,含硫量低至12mg/k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且传统汽油/柴油发动机存在燃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导致目前汽车发动机已成为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故研发高效、环保、清洁型汽车发动机系统为世界各国重要政策方向。由于氢能具有来源广、可再生、可储存、无污染的特性,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加大氢能汽车的开发力度。氢能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车(HICEV)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及空气中的氧产生动力,推动的汽车,而氢燃料电池车(Fuelcellvehicle-FCEV)是使氢或含氢物质及空气中的氧通过燃料电池以产生电力,再以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这类车辆的原理是把氢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或者是通过燃烧的内燃机中的氢,或通过在燃料电池中的氧与氢反应来运行电动机。虽氢内燃车或氢燃料电池车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提高燃料转换效能,但都存在由于氢气自体特性导致的造价高、贮氢困难、易泄露,由于投入上的短缺造成氢燃料基础建设不足,以及由于核心硬件差异导致的与传统型燃油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氢引单元、供氢反应单元以及发动机,其中,燃油氢引单元包括氢引器、油箱、与油箱连通设置的添加剂储罐,发动机与油箱通过上油管及回油管实现油路连通,上油管及回油管外侧分别安装有氢引器,该氢引器内置有若干高强度磁石;供氢反应单元包括电解水制氢器及第一储水箱,电解水制氢器设有排氢口以及第一进水口,排氢口通过供氢管与发动机相连,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储水箱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氢引单元、供氢反应单元以及发动机,其中,燃油氢引单元包括氢引器、油箱、与油箱连通设置的添加剂储罐,发动机与油箱通过上油管及回油管实现油路连通,上油管及回油管外侧分别安装有氢引器,该氢引器内置有若干高强度磁石;供氢反应单元包括电解水制氢器及第一储水箱,电解水制氢器设有排氢口以及第一进水口,排氢口通过供氢管与发动机相连,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储水箱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反应单元还包括输水泵,电解水制氢器设有排氢口以及第一进水口,排氢口通过供氢管与发动机相连,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输水泵相连,输水泵还连接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储水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箱与空调出水管相连接,空调的废弃水被收集于第一储水箱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车载氢能源辅助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氢助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供氢管、上油管以及回油管分别安装有流量计及控制阀,控制器分别与输水泵、控制阀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其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其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