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及搭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及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例如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是在建筑物的外围搭建落地式钢管施工平台进行施工,这种施工平台一般需要焊接或现场搭建,其搭建和拆除的劳动强度高,极为不便;并且其由多根钢管组成,因此还存在着不便于搬运等问题,由此可见,目前的施工平台灵活性较差且可能导致施工的综合工期长等问题。另外,落地式钢管施工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垂直攀爬带来的不便于携带工具的问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及搭建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平台不便于搬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包括有底框、侧框、立柱、顶杆、楼梯和平台板,所述底框的两端上表面均安装有侧框,两个侧框的顶部边角上均设有顶杆,且相互平行的顶杆之间固定有平台板,楼梯的尾端安装于底框上表面,楼梯的首端架于平台板表面,所述顶杆与底框之间均安装有立柱,所述侧框与底框为可转动连接,且两个侧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包括有底框、侧框、立柱、顶杆、楼梯和平台板,所述底框的两端上表面均安装有侧框,两个侧框的顶部边角上均设有顶杆,且相互平行的顶杆之间固定有平台板,楼梯的尾端安装于底框上表面,楼梯的首端架于平台板表面,所述顶杆与底框之间均安装有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与底框为可转动连接,且两个侧框的转动点所处的高度要相差一个侧框的厚度,侧框的顶部边角与顶杆的首端铰接,当顶杆均处于水平状态时,两根对称的顶杆的末端刚好衔接,顶杆的末端与立柱的顶端为可拆卸连接,立柱的底端与底框为铰接,且底框与楼梯的尾端铰接,所述楼梯包括上部楼梯、下部楼梯、支架和防滑板,所述下部楼梯的底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包括有底框、侧框、立柱、顶杆、楼梯和平台板,所述底框的两端上表面均安装有侧框,两个侧框的顶部边角上均设有顶杆,且相互平行的顶杆之间固定有平台板,楼梯的尾端安装于底框上表面,楼梯的首端架于平台板表面,所述顶杆与底框之间均安装有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与底框为可转动连接,且两个侧框的转动点所处的高度要相差一个侧框的厚度,侧框的顶部边角与顶杆的首端铰接,当顶杆均处于水平状态时,两根对称的顶杆的末端刚好衔接,顶杆的末端与立柱的顶端为可拆卸连接,立柱的底端与底框为铰接,且底框与楼梯的尾端铰接,所述楼梯包括上部楼梯、下部楼梯、支架和防滑板,所述下部楼梯的底端与底框、下部楼梯的顶端与上部楼梯的底端还有支架的顶端与下部楼梯的顶端之间均采用铰接,支架的底端抵住防滑板,防滑板固定于底框的上表面,当支架的底端抵住防滑板且上部楼梯的顶部架于平台板表面时,上部楼梯和下部楼梯处于同一倾斜直线上,所述下部楼梯包括踏板、连杆、链条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等距的设有若干块踏板,踏板的一侧均与安装板铰接,踏板的另一侧均与连杆铰接,且连杆的顶部与安装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链条,当链条处于垂直状态时踏板呈水平状态,所述上部楼梯的结构与所述下部楼梯的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个限位板,上部楼梯两侧的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有架板,当上部楼梯顶部架在平台板时,架板覆盖于平台板上表面,且架板刚好嵌入两个相邻限位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四个边角上相互对称的固定有与侧框的边框相适配的套管,套管的俯视呈U型,当侧框向上翻转90度,侧框与底框相互垂直时,侧框的边框刚好穿过敞口嵌入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宽度大于侧框的边框的宽度,套管靠近敞口的一端的一侧表面上可上下转动的铰接有限位钩,套管靠近敞口的一端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限位钩相对应的卡槽,当侧框向上翻转90度,侧框的边框嵌入套管内后,限位钩向下翻转刚好嵌入卡槽内,且限位钩的外表面覆盖于侧框的边框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上立杆与下立杆,上立杆与下立杆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明,孔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勤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