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151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7
本申请公开一种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止水装置,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主支撑件、次支撑件、垫板、夹紧件、止水件,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所述主支撑件正面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次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的背面,所述夹紧件与所述次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以及夹紧件,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次支撑件之间,所述止水件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上方并通过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下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能够保证中埋式止水带居中、牢固、顺直,不破坏底部防水层。

A water stop devic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多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水的重点是变形缝防水,变形缝防水结构多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的形式,背贴式止水带位于防水保护层上,防水保护层下为涂膜或卷材防水层,底部涂膜或卷材防水层不允许打孔破坏。目前明挖管廊止水带的固定一般采用穿透橡胶止水带固定在模板或结构钢筋上,或者直接用模板或木方夹紧固定橡胶止水带,上述第一种固定方式破坏橡胶止水带,严重影响止水带止水效果,破坏结构整体防水功能;第二种固定方式固定效果不佳,浇筑混凝土振捣时橡胶止水带易发生位置偏移,造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橡胶止水带位置不能居于变形缝中间处,橡胶止水带位置偏移后造成该位置漏浆,影响结构外观效果及防水功能。目前端头模板支撑采用斜撑支撑于防水保护层上,斜撑采用在防水保护层上打孔固定,破坏了垫层防水层。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20372712.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钢板连接件,包括上、下两层钢板,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主支撑件、次支撑件、垫板、夹紧件、止水件,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所述主支撑件正面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次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的背面,所述夹紧件与所述次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以及夹紧件,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次支撑件之间,所述止水件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上方并通过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下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主支撑件、次支撑件、垫板、夹紧件、止水件,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所述主支撑件正面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次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的背面,所述夹紧件与所述次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以及夹紧件,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次支撑件之间,所述止水件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上方并通过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下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铺设背贴式止水带;
沿变形缝的中线位置铺设背贴式止水带,使背贴式止水带与变形缝对齐;
步骤2,安装第一U型板;
将第一U型板按变形缝的测量位置,安装于背贴式止水带上,安装时,第一U型板的下翼缘平放于背贴式止水带上;
步骤2.1,安装第一拉杆;
将第一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一U型板腹板上的通孔穿过第一U型板,将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3,安装止水件;
将止水件平放于第一U型板的上翼缘上;
步骤4,安装第二U型板;
将第二U型板按止水件的位置,安装于止水件上,安装时,第二U型板的下翼缘平放于止水件上;
步骤4.1,安装垫板;
根据止水件中部高度设计垫板,将垫板与第二U型板下翼缘固定连接,使第二U型板下翼缘与止水件能够水平放置;
步骤4.2,安装第二拉杆;
将第二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二U型板腹板上的通孔穿过第二U型板,将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4.3,通过连接螺栓将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固定连接;
步骤5,安装主支撑件;
根据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的位置安装主支撑件,使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主支撑件连接;
步骤6,安装次支撑件;
根据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的位置安装次支撑件的位置,使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设置于两个次支撑件之间;
步骤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云生董志伟张利锋李东顺李志军尹亚坡杜国军郭伟黄圣张立为毕海柱李贤龙董晓亮李书森师赛燚张文军洪开荣王秋林刘勇郭立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