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87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50‑60份;改性EPDM 40‑50份;增量油6‑8份;相容剂5‑9份;填料45‑55份;活性氧化锌2‑4份;硬脂酸1.5‑2份;发泡剂3‑5份;硫化剂2.5‑3份;促进剂0.6‑0.9份;防老剂0.2‑0.4份。该鞋底材料满足鞋底在干面和湿面上的防滑需求,远超国标,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防滑鞋底抗撕裂性能好,耐穿着。

A antiskid sole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特别涉及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鞋子的种类繁多,根据用途和适用地面的不同而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保暖、透气、耐磨、防滑、轻便等。其中防滑作为鞋底的基本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保护使用者不会摔滑。尤其是针对船体甲板、厨房等潮湿、油污较多的工作环境,优异的防滑性能是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常见的鞋底材料有橡胶、PU、EVA、TPR等,其中橡胶鞋材的防滑性能最佳。防滑性能好的橡胶底柔软、摩擦系数高,但是机械强度会相对较差,容易磨损、撕裂。公告号为CN10414057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止滑鞋底,所述的鞋底配方由下述质量份材料组成:35L型丁腈橡胶45—56份、1052型丁腈橡胶44—55份、碳黑16—20份、白烟6—10份、DOP6份、促进剂D0.5份、碳酸锌5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SP1份、活性剂PEG0.9份、防老剂OH32份、添加剂DM2份。上述止滑鞋底以丁腈橡胶作为基体,而丁腈橡胶极性大,耐磨性好,且在干地面上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但是丁腈橡胶鞋底在水油等湿面上的防滑表现仍不够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其用于注模成型的鞋底在干面和湿面上均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50-60份;改性EPDM40-50份;增量油6-8份;<br>相容剂5-9份;填料45-55份;活性氧化锌2-4份;硬脂酸1.5-2份;发泡剂3-5份;硫化剂2.5-3份;促进剂0.6-0.9份;防老剂0.2-0.4份;所述改性EPDM的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15-20份EPDM溶于200-250份苯中,再加入2-4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0.2-0.6份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并升温至80-90℃,回流2-3h,降温至室温后,产物用丙酮沉淀,接着于40-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改性EPDM;第二步,将15-20份预改性EPDM溶于150-200份四氢呋喃,再加入6-8份苯乙烯、1.5-2份PMDETA和0.2-0.4份溴化亚铜,升温至130-150℃,反应18-24h,降温至室温后去除四氢呋喃,于40-6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EPD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的优点在于其非常柔软、弹性好、防滑性好,而耐磨性、耐老化性较差。EPDM即三元乙丙橡胶,被誉为无龟裂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其侧链含有不饱和双键,因此耐臭氧性、耐候性、耐热性好,但是三元乙丙橡胶硫化后支链少,不能形成很好的三维网络结构,导致硫化后的产品抗撕裂性能不足。天然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复合后,各项性能互补,老化性能、回弹性能、防滑性能等均能满足普通鞋底的需要。增量油对复合橡胶进行增塑,提高其交联度和门尼粘度,进而使得鞋底材料在干面和湿面均保持有良好的防滑性能,进一步提升其防滑性能。EPDM经过接枝改性,引入苯乙烯基团,丰富支链结构,提高综合机械性能,尤其是韧性,表现在抗撕裂性能大大提高,且改性后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活性,协调其与天然橡胶的硫化速率,提高两相面交联密度,即改性EDPM与天然橡胶的相容性适当提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量油为TDAE。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保无毒,且增塑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0-12份溴化丁基橡胶、0.2-0.3份BPO混合,加热至60-70℃,混炼15-20min,在加入0.5-0.7份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110-120℃,继续混炼10-15min,降温出料得到相容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溴化丁基橡胶分子链上引入长链硅烷,其对于改性EPDM和天然橡胶的相容性提高有良好的促进,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轻质碳酸钙、白炭黑和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碳酸钙和白炭黑为常用的补强填料,对于鞋底材料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而玻璃纤维一方面可提高鞋底材料的韧度,另一方面可提高鞋底材料的防滑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纤维经过改性,其改性过程如下:将玻璃纤维浸入10wt%盐酸中,升温至50-60℃,持续3-5min,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改性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经过盐酸表面刻蚀,一方面其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其表面更为粗糙,对于鞋底材料的防滑性提高更明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化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CZ。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化促进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一种防滑鞋底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塑炼胶:按配方所需重量份,先将天然橡胶、改性EPDM分别投入开炼机,升温至50-55℃,塑炼6-8min;S2母炼胶:再将塑炼后的天然橡胶、改性EPDM与增量油、相容剂混合均匀,升温至50-60℃,混炼15-20min,得到母胶;S3混炼胶:将上述母胶、填料、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发泡剂、防老剂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继续混炼10-15min,得到混炼胶;S4硫化成型:对混炼胶中加入硫化剂、促进剂,进行硫化,温度130-150℃,硫化15-20min,得到鞋底材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鞋底材料满足鞋底在干面和湿面上的防滑需求,远超国标,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防滑鞋底抗撕裂性能好,耐穿着。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至三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橡胶20STR55份;改性EPDM45份;增量油7份,增量油为TDAE,购买自山东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相容剂7份;填料50份,填料包括35wt%轻质碳酸钙、50wt%白炭黑和15wt%改性玻璃纤维;活性氧化锌3份;硬脂酸1.8份;发泡剂4份,发泡剂为发泡剂AC;硫化剂DCP2.8份,即过氧化二异丙苯;促进剂CZ0.8份;防老剂0.3份,防老剂由等质量比的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复配而成。改性EPDM的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18份EPDM4520溶于220份苯中,再加入3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0.4份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并升温至85℃,回流2.5h,降温至室温后,产物用丙酮沉淀,接着于4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改性EPDM;第二步,将18份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n天然橡胶 50-60份;/n改性EPDM 40-50份;/n增量油 6-8份;/n相容剂 5-9份;/n填料 45-55份;/n活性氧化锌 2-4份;/n硬脂酸 1.5-2份;/n发泡剂 3-5份;/n硫化剂 2.5-3份;/n促进剂 0.6-0.9份;/n防老剂 0.2-0.4份;/n所述改性EPDM的制备过程如下:/n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15-20份EPDM溶于200-250份苯中,再加入2-4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0.2-0.6份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并升温至80-90℃,回流2-3h,降温至室温后,产物用丙酮沉淀,接着于40-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改性EPDM;/n第二步,将15-20份预改性EPDM溶于150-200份四氢呋喃,再加入6-8份苯乙烯、1.5-2份PMDETA和0.2-0.4份溴化亚铜,升温至130-150℃,反应18-24h,降温至室温后去除四氢呋喃,于40-6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EPD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天然橡胶50-60份;
改性EPDM40-50份;
增量油6-8份;
相容剂5-9份;
填料45-55份;
活性氧化锌2-4份;
硬脂酸1.5-2份;
发泡剂3-5份;
硫化剂2.5-3份;
促进剂0.6-0.9份;
防老剂0.2-0.4份;
所述改性EPDM的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15-20份EPDM溶于200-250份苯中,再加入2-4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0.2-0.6份偶氮二异丁腈,均匀搅拌并升温至80-90℃,回流2-3h,降温至室温后,产物用丙酮沉淀,接着于40-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改性EPDM;
第二步,将15-20份预改性EPDM溶于150-200份四氢呋喃,再加入6-8份苯乙烯、1.5-2份PMDETA和0.2-0.4份溴化亚铜,升温至130-150℃,反应18-24h,降温至室温后去除四氢呋喃,于40-6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EPD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油为TDA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先将10-12份溴化丁基橡胶、0.2-0.3份BPO混合,加热至60-70℃,混炼15-20min,在加入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洁薛玲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润邦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