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586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电极材料微观结构呈现二维超薄纳米片状态,有部分堆叠现象产生;材料中所含金属钴与金属镍的比例为2:1;使用该电极材料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工作电极,该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可应用在血糖浓度传感测定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极材料合成方法简单、毒性低;玻碳电极修饰方法简单,可直接投入电化学葡萄糖检测的工作中使用;应用传统三电极体系作为葡萄糖传感测试体系,降低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难度;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非常良好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活性、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线性范围、与较好的检测物选择性。

Two dimensional framework electrod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lectrochemical enzyme-free glucose sens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为了常见的世界性多发病,所以成熟的、稳定的、可以实时监控患者血糖浓度的葡萄糖传感器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商用血糖仪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所构建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但是,葡萄糖氧化酶生产成本较高,且具有活性的葡萄糖氧化酶非常容易受到环境中多变的温度、湿度、PH值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所构建的葡萄糖传感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中很容易失去活性,导致稳定性较差。因此开发出一种价格低廉、稳定性高、不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于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材料的选择一般为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单质相比,纳米级超薄二维有机金属框架材料中过渡金属原子排列较为规律、比表面积较大、活性位点较多,且在环境中较为稳定不易变质等优点使其具有成为高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苯二甲酸作为有机骨架,在所述有机骨架中所含金属钴与金属镍的摩尔比例为2:1;所述电极材料的单层厚度为2.5nm-4.5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苯二甲酸作为有机骨架,在所述有机骨架中所含金属钴与金属镍的摩尔比例为2:1;所述电极材料的单层厚度为2.5nm-4.5nm。


2.一种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一定量对苯二甲酸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与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直到溶液转变为澄清透明的状态,得第一溶液;
分别称取一定量六水合氯化钴和一定量六水合氯化镍,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直至澄清透明,得第二溶液;
将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混合搅拌,充分混合后,加入三乙胺,待产生淡蓝色沉淀后搅拌,超声反应一定时间;
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得粘稠状固体材料;
用乙醇洗涤固体材料,常温干燥后,即得所述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62毫克mg对苯二甲酸溶于32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与2毫升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直到溶液转变为澄清透明的状态,得所述第一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29.6mg六水合氯化钴和59.2mg六水合氯化镍,溶于5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直至澄清透明,即得所述第二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框架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混合搅拌30min,加入500微升三乙胺,待溶液中产生淡蓝色沉淀物后搅拌,超声12小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俭邹海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