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言专利>正文

一种防潮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58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编织袋,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要点:设置两个隔层使编织袋本体底部形成两个收纳腔,第二收纳腔内放置有内胆袋,第三收纳腔内放置有外密封袋,并且两个收纳腔中设有干燥剂,在盛装普通物体时可将内胆袋和外密封袋收纳到对应的收纳腔中,用编织袋本体盛放物体,当用于盛放水泥等一些只需要隔离外界潮气的物体时,将外密封袋反套在编织袋本体的外部,通过外密封袋起到防潮作用,当盛放一些含有水份的物体时,再将内胆袋展开,用内胆袋盛放物体,一方面PE材质的外密封袋可阻挡外界潮气侵入,另一方面防水透气的内胆袋有利于袋内空气流通,通过干燥剂保持袋内干燥;综述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功能多样,用途广泛,适用性广。

A kind of moisture-proof wove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编织袋
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织袋
,具体涉及一种防潮编织袋。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其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而且于日常使用中,编织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常用于平常外侧的物品的装载携带等,因此,编织袋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于编织袋是编织而成的,因此其本身的密封性也就不是很好,为此当需要储存一些小颗粒物体或者需要防潮的物品时,单单依靠编织袋是不行的,现有技术的防潮编织袋是在编织袋本体的内侧粘附或涂覆一层塑料膜,从而将内部盛装的物体与外界隔离,起到防潮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虽然这种密闭的防潮编织袋可将袋内物体与外界隔离,防止外界水汽侵入,但是像粮食等一些自身含水的食物如果长时间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物体其自身也会挥发出一些水分,而这些水分也会被阻挡在袋内无法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内部的粮食容易发生霉变,即现有的防潮编织袋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用途有限,使用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所述编织袋本体(1)具有顶部开有第一袋口(11),并且内部为第一收纳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隔层(4),所述第一隔层(4)为袋状结构,并且第一隔层(4)的袋口处的外壁与编织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二隔层(5),所述第二隔层(5)也为袋状结构,并且第二隔层(5)套接在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第二隔层(5)袋口处的内壁与编织袋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隔层使第一隔层(4)与编织袋本体(1)的底壁之间间隔成为第二收纳腔(12),第二隔层(5)与编织袋本体(1)的底壁之间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所述编织袋本体(1)具有顶部开有第一袋口(11),并且内部为第一收纳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隔层(4),所述第一隔层(4)为袋状结构,并且第一隔层(4)的袋口处的外壁与编织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二隔层(5),所述第二隔层(5)也为袋状结构,并且第二隔层(5)套接在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第二隔层(5)袋口处的内壁与编织袋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隔层使第一隔层(4)与编织袋本体(1)的底壁之间间隔成为第二收纳腔(12),第二隔层(5)与编织袋本体(1)的底壁之间间隔成为第三收纳腔(51),所述第二收纳腔(41)的内部设有内胆袋(2),所述第三收纳腔(51)的内部设有外密封袋(3),并且所述第一隔层(4)底部的正中间设有供内胆袋(2)穿过的第一开口(42),所述第二隔层(5)底部的正中间设有供外密封袋(3)穿过的第二开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袋(2)为防水透气膜材料,并且所述内胆袋(2)的底部外侧与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内侧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潮编织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言
申请(专利权)人:王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