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酸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8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酸缸,包括有外缸以及设置在外缸上端的缸盖,所述外缸内设置有内隔板,将外缸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所述大腔室与小腔室内分别放置有大内缸与小内缸,所述内隔板与大内缸、小内缸侧壁均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内隔板的两侧侧壁以及外缸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均高于外缸内酸液的高度,并且所述大内缸、小内缸的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大内缸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所述大内缸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条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酸缸,可以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酸缸
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酸缸。
技术介绍
酸缸是用来装硫酸或重铬酸钾与硫酸的混合液、硝酸、盐酸等液体的容器,用来浸泡实验器皿,大多用于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科研单位。现有酸缸由内缸、外缸和缸盖组成,其塑料材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但简单的内外缸结构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现有的酸缸设置有一个内缸,在使用的时候,较小的玻璃吸管、载玻片与体积较大的玻璃瓶、玻璃皿均放在一起浸泡,在使用者查找的过程中,容易将玻璃吸管、载玻片与玻璃瓶、玻璃皿等碰撞,导致较小的玻璃吸管、载玻片破碎;此外,在使用的时候,需将玻璃瓶缓慢压入酸液以下,直至玻璃瓶灌满酸液不再漂浮,而在酸液内浸泡时间过长,手套容易破损,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受伤,不合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改良酸缸,从而方便使用。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改良酸缸,包括有外缸以及设置在外缸上端的缸盖,所述外缸内设置有内隔板,将外缸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所述大腔室与小腔室内分别放置有大内缸与小内缸,所述内隔板与大内缸、小内缸侧壁均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内隔板的两侧侧壁以及外缸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均高于外缸内酸液的高度,并且所述大内缸、小内缸的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大内缸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所述大内缸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条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浮板设置为两侧带有缺口的圆形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浮板上设置有把手。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块在竖直平面内交错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条在大内缸两侧内壁上平行设置有多个。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设置有两个,并且其中一个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后侧侧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个,并且同侧的两个支撑块之间的距离与同侧的两个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酸缸,通过内隔板,将外缸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体积较大的玻璃瓶、玻璃皿均放在大腔室内一起浸泡;而较小的玻璃吸管、载玻片放在小腔室内一起浸泡,将二者分离开来,这样在使用者查找的过程中,不容易将玻璃吸管、载玻片与玻璃瓶、玻璃皿等碰撞,导致较小的玻璃吸管、载玻片破碎;此外,在大内缸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大内缸内部设置有与挡条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限位浮板可使漂浮物品轻松安全地压入液面下,大大降低了使用者手部受伤几率;通过支撑块与限位块的设计,在取物的时候,可以将大内缸与小内缸向上提出,将支撑块对应放置到限位块上,可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大内缸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大内缸放置到限位块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浮板与大内缸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浮板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酸缸,包括有外缸1以及设置在外缸1上端的缸盖2,外缸1内设置有内隔板3,将外缸1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大腔室与小腔室内分别放置有大内缸4与小内缸5,内隔板3与大内缸4、小内缸5侧壁均设置有漏液孔,内隔板3的两侧侧壁以及外缸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限位块6的高度均高于外缸1内酸液的高度,并且大内缸4、小内缸5的底部对应限位块6设置有支撑块7,大内缸4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8,大内缸4内部设置有与挡条8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9。进一步改进,限位浮板9设置为两侧带有缺口的圆形板,限位浮板9上设置有把手10。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通过限位浮板9将漂浮物压入酸液内,水平旋转90度,限位浮板9由于浮力向上漂浮被挡条8卡在液面下,即完成限位浮板9的放置,再次旋转90度向上提,限位浮板9便可取出。进一步改进,限位块6与支撑块7在竖直平面内交错设置,这样在向上提取大内缸4、小内缸5的时候,可以将其从外缸1取出。挡条8在大内缸4两侧内壁上平行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需要将限位浮板9对应放置在不同的挡条8下。进一步改进,限位块6设置有两个,并且其中一个限位块6设置在外缸1的后侧侧壁上,在向上提取大内缸4、小内缸5的时候,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向上提取大内缸4、小内缸5的时候,由于使用者的操作,晃动大内缸4、小内缸5,使得酸液飞溅。进一步改进,支撑块7设置有两个,并且同侧的两个支撑块7之间的距离与同侧的两个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相同。由于在设置限位块6的时候,一个限位块6设置在外缸1的后侧侧壁上,在使用的时候,大内缸4、小内缸5是贴合在外缸1的前侧面;在向上提出大内缸4、小内缸5后,将大内缸4、小内缸5直接水平向后贴合在外缸1的后侧面,即可完成对大内缸4、小内缸5的放置。这样可以简化使用者操作,只需要‘两个抵接’就行,无需观察限位块6与支撑块7的位置,方便使用。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酸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缸以及设置在外缸上端的缸盖,所述外缸内设置有内隔板,将外缸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所述大腔室与小腔室内分别放置有大内缸与小内缸,所述内隔板与大内缸、小内缸侧壁均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内隔板的两侧侧壁以及外缸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均高于外缸内酸液的高度,并且所述大内缸、小内缸的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大内缸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所述大内缸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条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酸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缸以及设置在外缸上端的缸盖,所述外缸内设置有内隔板,将外缸分为大腔室与小腔室,所述大腔室与小腔室内分别放置有大内缸与小内缸,所述内隔板与大内缸、小内缸侧壁均设置有漏液孔,所述内隔板的两侧侧壁以及外缸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均高于外缸内酸液的高度,并且所述大内缸、小内缸的底部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大内缸两侧内壁设置有挡条,所述大内缸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条配合使用的限位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酸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浮板设置为两侧带有缺口的圆形板。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锐赞何倚帆刘临红牛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