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装置的线电极的清洁机构,它包括底座,具有第一端连接到底座并且第二端从壳体外部是可接近的杆,清洁板组件连接到该底座,其中该清洁板组件在相对于线电极移动时与线电极是磨擦接触的。当杆的第二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时,所述清洁板组件在壳体中是可移动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的说来涉及静电式空调器,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这种空调器装置中清洁线电极的机构。
技术介绍
静电式空气清洁器使用电能来产生静电力,静电力能够产生气流,而不需使用风扇或其它移动元件。静电力也能使空气清洁器收集诸如来自于建筑物、工作室和其它结构空气循环中的灰尘,烟,油雾,花粉,宠物头皮屑以及其它小型颗粒物质。通常,公知的静电式空气清洁器使用两组由高压激励的电极。在公知的设计中,第一电极组包括导线状或杆状电极(以下称之为“线电极”),而第二电极组包括板电极。高压发生器在第一和第二电极组之间产生电荷。微粒物质进入第一电极组的区域并且在进入第二电极组之前被充电,然后被从气流中除去。具体地说,由于在线电极处的高压电荷,自由电子从周围空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剥离。这些电子移动到带正电的线电极,在此处它们被收集起来。自由电子的除去让裸原子和分子带正电,它们被带正电的线电极所排斥并且吸向带负电的板电极。来自于带负电的板电极的电子增加也产生负空气离子,其从板电极的后缘被推动。因此,作用在原子和分子上的离子力产生通过空气清洁器的安静的空气流动。由于集结的碎屑极大地减少了线电极的效率和效果,所述碎屑必须定期地清除。在过去,因为电极组之间的空间紧密和带相反电荷电极组的高压应用到紧密间隙,所以,清洁静电式空气清洁器的线电极是困难的。必须小心检查是否电极组件已经被有效地进行清洁并且没有短路或接地。出于这个原因,某些装置需要定期停止使用并折开,取出线电极进行清洗。其它的装置是打击器或摇动器,其打击或振动线电极组件,使被收集起来的碎屑变松而从电极组件上掉落。另一种公知的清洁线电极的方法是将线电极穿过一带孔的珠。该带孔的珠的尺寸使得它与该线电极保持着摩擦接触,并且当它走过电极长度时可以除去碎屑。为了使带孔的珠沿电极长度运行,该空气清洁器被旋转,带孔的珠靠重力从初始位置沿该电极运行,并且靠摩擦从电极的外表面除去污物。然后使空气清洁器回到它的最初位置,并且带孔的珠沿电极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为了保持该空气清洁器的效率,该空气清洁器需要被旋转多次以进一步清洁电极。这种清洁类型的不足在于,该空气清洁器很重并且体积庞大,因此不便于使用者提升和旋转这种重而大的空气清洁器。另外,在提升和旋转该空气清洁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能会将其掉落而导致该清洁器的损坏。而且,当使用者提升和旋转该空气清洁器时,从电极除去的碎屑有可能造成对使用者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电极组件的清洁机构,它方便、易于使用并且不需要提升或旋转重而庞大的空气清洁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装置线电极的清洁机构,其包括底座、第一端连接到该底座而第二端能够从壳体外部接近的杆、连接到该底座的清洁板组件,其中,该清洁板组件相对于线电极移动时与线电极摩擦接触。当杆的第二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时,该摩擦板组件在壳体中是可移动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高压发生器,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清洁机构,该清洁机构包括底座,杆,其第一端连接到底座,其第二端能够从壳体外面的位置够到,该杆的第二端能够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连接到底座的清洁板组件,该清洁板组件在相对于第一线电极移动时与第一线电极摩擦接触,并且当所述杆的第二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时,所述清洁板组件在壳体中是可移动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壳体;从壳体内表面延伸出来的导向肋;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高压发生器,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清洁机构,该清洁结构包括底座,杆,其第一端连接到底座,其第二端能够从壳体外面的位置够到,该杆的第二端能够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连接到底座的清洁板组件,该清洁板组件在相对于第一线电极移动时与第一线电极摩擦接触,并且当所述杆的第二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时,所述清洁板组件在壳体中是可移动的,导向元件,连接到底座并且能够与导向肋滑动配合。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本技术清洁机构的空气净化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清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安装在线电极组上的本技术清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清洁板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示出清洁板组件的第一板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清洁器的导向肋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安装在本技术空气清洁器中的清洁机构把手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安装在空气净化器装置100中的本技术的清洁机构10的优选实施例。该空气净化器装置100包括底座102、支架104和壳体10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壳体106呈楔形并且具有多个侧表面108。通风口110位于侧表面108上以利于穿过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流的循环。应注意到,本技术并不受限于楔形壳体;而可以想象的是,该空气净化器壳体可以是任何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长方形或其它任何形状。优选地,本技术的清洁机构10从空气清洁装置100的外侧是可接近的。特别地,壳体106的上表面112形成有孔114,清洁机构10的优选实施例的杆12延伸穿过该孔114。正如以下详细描述,为了清洁该空气净化器装置100的线电极,本技术的清洁机构10以插入方式向上和向上移动。为了致动清洁机构10,使用者优选地抓紧控制把手14并且提起把手14远离壳体106的上表面112,因此从壳体106抽回杆12,然后将杆12推回到壳体106中并且使把手104回到它在壳体106的上表面112上的最初位置。为了便于说明,这里所描述的清洁机构10的运动被认作是“插入运动”。尽管控制把手14被描述成延伸出壳体106的上表面112,但是,也可以想象到,它可以被配置成从壳体106的任何表面上延伸。在一个实例中,壳体106包括在侧表面108上的槽(未示出),控制把手14可以延伸穿过在壳体106的侧表面108上的槽。如图2所示,本技术清洁机构10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杆12、控制把手14、底座16、导向元件18和清洁板组件20。杆12的第一端被连接到控制把手14,它的第二端被连接到底座16。底座16的大小支撑着杆12和清洁板组件20。为了引导清洁机构运动穿过壳体106,导向元件18从底座106伸出,如下面进一步的描述。该清洁板组件20优选地形成了多个容纳端口26,每个端口的尺寸可容纳一个线电极。图3描述了安装在空气净化器装置100线电极116上的本技术清洁机构10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每个线电极116被容纳在清洁板组件20的容纳孔26中。该清洁板组件20支撑在底座16上时,不会影响到线电极116穿过清洁板组件20的容纳端口26。该容纳端口6的尺寸是,当该清洁机构10沿着电极组的长度方向向上和向下移动时,容纳端口6与线电极116保持着摩擦接触。当清洁机构10被致动时,清洁板组件20将碎屑从线电极116擦掉。本技术的清洁板组件优选地被设计成可与所有电极组的线电极一起使用。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电极组包括三个线电极116。相应地,该清洁板组件20具有三个容纳端口,每个端口用于容纳电极组的一个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机构,用于清洁空气净化器装置的线电极,该空气净化器装置具有壳体,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底座; 杆,其第一端连接到底座,其第二端能够从壳体外面的位置够到,该杆的第二端能够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 连接到底座的清洁板组件,该清洁板组件在相对于线电极移动时与线电极摩擦接触,并且当所述杆的第二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清洁位置时,所述清洁板组件在壳体中是可移动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利尼卡,
申请(专利权)人:西尔马克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IE[爱尔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