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433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包括:轨道、上安装板、下安装板、滑动板、固定旋钮、支撑杆、训练靶、缓冲垫、限位槽、调节孔;所述轨道呈矩形状设置,且轨道的背部的顶端设置有上安装板,并且上安装板通过螺栓与轨道相连接;所述轨道背部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板,且下安装板通过螺栓与轨道相连接;所述轨道前端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长条状的限位槽,且轨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状的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安全稳定,使用灵活方便,能降低调节结构的松动,提高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A highly adjustable training device for Taekwondo confro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跆拳道训练辅助装置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跆拳道是一种主要使用手与脚进行格斗或者对抗的运动,其运动特点为攻防快速多变,对速度力量.对抗性及技能性要求极高,跆拳道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在训练与实战中能够学会攻守技术,并且运用攻守技术有效地打倒对手,因此,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主要是以提高学习者的速度、力量反应以及协调等能力为目的。在跆拳道对抗的过程中,要求腿脚并用,其本身就是一种意志力的修炼,并且要求进行身体灵敏度与攻击速度的有效结合,以便对对手形成压制,为了提高训练人员的运动体能与应对技巧,运动员通常用练习靶进行自主练习,以便增加在对抗赛中的意志力,应对技巧及自身体能,但现有的墙面安装练习靶,虽然能进行高度调节,但其结构不够稳定,长时间使用易产生松动,使用效果不佳,实用性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墙面安装练习靶,虽然能进行高度调节,但其调节固定结构不够稳定,长时间使用易产生松动,使用效果不佳,实用性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包括:轨道、上安装板、下安装板、滑动板、固定旋钮、支撑杆、训练靶、缓冲垫、限位槽、调节孔;所述轨道呈矩形状设置,且轨道的背部的顶端设置有上安装板,并且上安装板通过螺栓与轨道相连接;所述轨道背部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板,且下安装板通过螺栓与轨道相连接;所述轨道前端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长条状的限位槽,且轨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状的调节孔;所述轨道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轨道相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旋钮,且固定旋钮贯穿滑动板的侧壁并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滑动板及轨道相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动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训练靶,且训练靶的背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滑动板的背部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通过螺栓与滑动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轨道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且滑动板通过轨道与固定旋钮的设置为高度调节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滑动板内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轨道呈间隙配合的滑槽,且所述滑槽内部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槽呈间隙配合的凸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支撑杆呈矩形排列设置有四处,且支撑杆的中间位置通过焊接方式设置有弹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训练靶背部俯视呈矩形状,且训练靶的前端俯视呈等腰梯形状,并且训练靶呈-度向下倾斜式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缓冲垫设置在两处轨道之间,且缓冲垫为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所述调节孔呈竖直阵列设置有多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通过轨道与滑动板的设置,轨道前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槽,滑动板两侧的滑槽内设置有与限位槽呈间隙配合的凸块,使滑动板与轨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配合滑动板两侧设置的固定旋钮,不仅能根据训练人员的需要实现墙面跆拳道练习靶的上下滑动调节固定,提高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还能增强训练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调节固定结构的松动,结构安全稳定,使用方便,满足了训练人员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训练靶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2、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通过训练靶的设置,训练靶设置有不同方位的击打面,便于训练人员通过不同方位的击打面练习不同的对抗应对技巧,结构合理,使用灵活,满足了训练人员的训练需求,提高了训练人员的训练效果。3、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通过缓冲垫的设置,不仅能使滑动板的背部与墙体紧密的贴合,提高滑动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还能缓冲训练时产生的冲击力度,降低冲击力度对墙体的损伤,提高了对抗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4、本技术通过对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安全稳定,使用灵活方便,能降低调节结构的松动,提高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轨道1、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滑动板4、固定旋钮5、支撑杆6、训练靶7、缓冲垫8、限位槽101、调节孔1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包括:轨道1、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滑动板4、固定旋钮5、支撑杆6、训练靶7、缓冲垫8、限位槽101、调节孔102;轨道1呈矩形状设置,且轨道1的背部的顶端设置有上安装板2,并且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与轨道1相连接;轨道1背部的底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包括:轨道(1)、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滑动板(4)、固定旋钮(5)、支撑杆(6)、训练靶(7)、缓冲垫(8)、限位槽(101)、调节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呈矩形状设置,且轨道(1)的背部的顶端设置有上安装板(2),并且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轨道(1)背部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板(3),且下安装板(3)通过螺栓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轨道(1)前端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长条状的限位槽(101),且轨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状的调节孔(102);所述轨道(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板(4),且滑动板(4)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旋钮(5),且固定旋钮(5)贯穿滑动板(4)的侧壁并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滑动板(4)及轨道(1)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动板(4)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训练靶(7),且训练靶(7)的背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6)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背部设置有缓冲垫(8),且缓冲垫(8)通过螺栓与滑动板(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跆拳道对抗训练装置,包括:轨道(1)、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滑动板(4)、固定旋钮(5)、支撑杆(6)、训练靶(7)、缓冲垫(8)、限位槽(101)、调节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呈矩形状设置,且轨道(1)的背部的顶端设置有上安装板(2),并且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轨道(1)背部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板(3),且下安装板(3)通过螺栓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轨道(1)前端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长条状的限位槽(101),且轨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状的调节孔(102);所述轨道(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板(4),且滑动板(4)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轨道(1)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旋钮(5),且固定旋钮(5)贯穿滑动板(4)的侧壁并通过螺纹拧接方式与滑动板(4)及轨道(1)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动板(4)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训练靶(7),且训练靶(7)的背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6)相连接;所述滑动板(4)的背部设置有缓冲垫(8),且缓冲垫(8)通过螺栓与滑动板(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涌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