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与连接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设置在第一圆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体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外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圆柱体中间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圆柱体中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互相垂直设置。所述圆形孔、螺纹孔互相贯通设置,形成穿线孔。其工方法中通过工艺台装夹为一次一体装夹,可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刚性良好、工件易定位且不易振动,进而能保证工件加工的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A bending integral shell of coaxial connector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外壳加工方法
,具体为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整机设备的小型化、模块化等需求日益提高,随之对连接器要求:体积小、抗震性能优越、使用方便、工作频带宽等,其性能的优越对整机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某些强振动、小空间的工作环境下,弯式分体外壳无法得到有效使用,只能以弯式一体外壳进行替代使用。弯式一体外壳相比弯式分体外壳,其各项性能更加优越。然而在传统的弯式一体外壳加工中,由于需借助工装进行装夹加工,且由于涉及到装夹让位问题,在加工弯式外壳穿线孔外圆及内孔部分时,非科研类单位普遍只能依靠三爪机床进行装夹加工。造成的结果是弯式一体外壳加工后一致性、同轴度及粗糙度等不佳,从而影响连接器后续的产品装配及测试,最终使其机械、环境及电性能未能达到较理想状态。与此同时,由于繁琐的装夹、对较单一设备的依赖,弯式一体外壳的传统加工方法使企业在生产效率、人机成本核算等方面难以做到有效的平衡。综上所述,弯式一体外壳的传统加工方法在产品稳定性、量产成本控制、制造工艺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故在目前电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加工过程中急需一种新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如图6所示传统弯式一体外壳加工时,依次将工装、工件装入三爪卡盘中;通过三爪夹紧工装进而来夹紧工件进行加工。此种方法由于需要重复装夹工装,且借助工装二次夹紧工件,难以定位准确、效率低下,易造成穿线孔加工尺寸偏移、内外圆出现振纹及台阶、同轴度不佳等不良现象。专利技术内容(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加工方法,解决了传统弯式一体外壳加工时,依次将工装、工件装入三爪卡盘中;通过三爪夹紧工装进而来夹紧工件进行加工。此种方法由于需要重复装夹工装,且借助工装二次夹紧工件,难以定位准确、效率低下,易造成穿线孔加工尺寸偏移、内外圆出现振纹及台阶、同轴度不佳等不良现象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与连接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设置在第一圆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体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外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圆柱体中间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圆柱体中间设置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连接体为立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互相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圆形孔、螺纹孔互相贯通设置,形成穿线孔。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一个圆的棒料,车工加工外圆工序完成第二圆柱体、第一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圆形孔。步骤2:在铣床上绕制成型连接体,绕制圆柱形工艺台;步骤3:由常规圆夹头夹紧圆柱形工艺台、并以与圆柱形工艺台共面的连接体定位,加工第一圆柱体、V型槽、螺纹孔;由于此加工方法中通过圆柱形工艺台装夹为一次一体装夹,可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刚性良好、工件易定位且不易振动,进而能保证工件加工的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步骤4:最后一步工序为去除圆柱形工艺台。(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及其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弯式一体外壳穿线孔内外表面加工的前一步工序中,由铣工在绕制成型四方的同时,于成型四方上端绕制圆柱形工艺台。在下一步工序中夹紧工艺台,加工穿线孔内外表面。由常规圆夹头夹紧圆柱形工艺台、并以与圆柱形工艺台共面的四方平面定位。由于此加工方法中通过工艺台装夹为一次一体装夹,可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刚性良好、工件易定位且不易振动,进而能保证工件加工的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按照此加工工艺定位准确、效率高,不会造成穿线孔加工尺寸偏移、内外圆出现振纹及台阶、同轴度不佳等不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的步骤1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的步骤2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的步骤3的加工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的步骤3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结构图。图中:连接体1、第一圆柱体2、V型槽3、第二圆柱体4、第一矩形槽5、第二矩形槽6、圆形孔7、螺纹孔8、圆柱形工艺台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包括连接体1,所述连接体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柱体2,所述第一圆柱体2与连接体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V型槽3,所述V型槽3设置在第一圆柱体2的外部,所述连接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4,所述第二圆柱体4外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5、第二矩形槽6,所述第二圆柱体4中间设置有圆形孔7,所述第一圆柱体2中间设置有螺纹孔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1为立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2、第二圆柱体4互相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孔7、螺纹孔8互相贯通设置。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一个圆的棒料,车工加工外圆工序完成第二圆柱体4、第一矩形槽5、第二矩形槽6、圆形孔7;步骤2:在铣床上绕制成型连接体1,绕制圆柱形工艺台9;步骤3:由常规圆夹头夹紧圆柱形工艺台9、并以与圆柱形工艺台9共面的连接体1定位,加工第一圆柱体2、V型槽3、螺纹孔8;由于此加工方法中通过圆柱形工艺台9装夹为一次一体装夹,可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刚性良好、工件易定位且不易振动,进而能保证工件加工的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步骤4:最后一步工序为去除圆柱形工艺台9。可使用车床装夹或使用铣床装夹成型四方部分进行工艺台的去除;可最大化合理利用机床、最优化进行即时的排班生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包括连接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柱体(2),所述第一圆柱体(2)与连接体(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V型槽(3),所述V型槽(3)设置在第一圆柱体(2)的外部,所述连接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4),所述第二圆柱体(4)外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5)、第二矩形槽(6),所述第二圆柱体(4)中间设置有圆形孔(7),所述第一圆柱体(2)中间设置有螺纹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包括连接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柱体(2),所述第一圆柱体(2)与连接体(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V型槽(3),所述V型槽(3)设置在第一圆柱体(2)的外部,所述连接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圆柱体(4),所述第二圆柱体(4)外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5)、第二矩形槽(6),所述第二圆柱体(4)中间设置有圆形孔(7),所述第一圆柱体(2)中间设置有螺纹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1)为立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连接器弯式一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体(2)、第二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超,赵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益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