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32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包括一柔性套筒,所述柔性套筒包括一下沿端、一上沿端和一筒体;所述下沿端和所述上沿端、所述下沿端与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或所述下沿端、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与所述上沿端分别连接有一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可让使用相关隔离装置的一线医护人员更快速、便捷、安全地使用操作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
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
技术介绍
在高暴露风险的手术场景中(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气管切开、肺结核患者的胸部手术等),手术操作会带来气溶胶暴露或血液污染的风险。这种情况为手术操作的安全防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即使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由于操作者需要佩戴防护镜或正压防护面罩,也会对手术视野造成明显的影响。在基层医院,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患者很可能因此失去有保护条件下进行手术的机会;而在不得不实施紧急手术时,医务人员面临巨大的感染风险。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救治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危重病人的应急措施,在切开气管并插入导气管的瞬时,产生气管刺激而易引发反射性呛咳,造成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血液等喷射状泄出,并产生包含潜在致病原的气溶胶,对近距离操作的医护人员产生很大的感染风险。目前临床上应对这类有创手术感染风险,主要的应对思路是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对手术操作空间(包括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隔离主要采取如下的几类防护措施:针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使用N95口罩、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镜正压防护面罩等;针对手术操作空间的隔离,在负压病房内,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手术操作。在救治新冠肺炎(NCP)、萨斯(SARS),开放性结核、多重耐药菌等高传染性病人的过程中,需要综合以上两种措施,包括使用负压病房、N95口罩、防护服、防护镜/正压防护面罩等,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目前已有的措施是采取一些隔离罩:(1)、防护隔离帐(CN2652372Y),采用一种薄膜帐罩,将病人全身置于其中,但搭建等较为复杂;(2)、呼吸道飞沫播散防护装置(CN2621625Y),采用一种类似盖伞的设计,与抽排油烟机作用相似,在病人上方接上负压,将污染物抽吸走。但下方仍然是敞开的;(3)、体液防护罩(CN209899593U),采用一个类似于六边形伞的结构,对手术区域(如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防护,减少喷溅污染;但该设计支架不能稳固安放在病床上。(4)、封闭式气管切开器(CN2659352Y),采用一个局限于病人喉部的较小透明罩子,插管装置从上方开口处垂直插下去,不利于手术操作和复杂情况的应对;(5)、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污罩(CN209696010U),以及相似的气管切开术后防痰液喷溅防护罩(CN206587252U),采用透明罩子,有孔设计或带管子集液,都是用作术后防污作用,不适合术中使用。现有技术,针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使用N95口罩、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镜及正压防护面罩等,缺点是:正压防护面罩设备贵、配置量小;极端情况下,防护服和防护镜等也会紧缺;针对手术操作空间的隔离如使用负压病房,缺点是:负压病房数量有限,在基层医院或野外条件下没有配置。此外,在有限医疗条件下,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需要在病床前进行气管切开术。病人创口泄露的气溶胶、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等污染,直接扩散到病人周围区域,对医护人员构成很大的感染风险。在救治新冠肺炎(NCP)、萨斯(SARS)、开放性结核、多重耐药菌等高传染性病人时,相关的风险巨大。现有的手术操作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会造成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包括气溶胶、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污染,对于高风险场景(如冠状病毒肺炎),需要极高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负压病房、N95口罩、防护衣、防护镜/正压防护面罩等,这种安全防护条件在基层往往难以满足。此外,在一般临床操作过程中,如果病人携带传染性致病原(如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医护人员往往仅以口罩等防护。如果对病人携带传染性致病原没有事先知晓,医护人员的风险则更大。目前,尚缺乏一种有效、简易、实用,并可快速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额外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的隔离防护装置操作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可快速为一线医护人员快速便捷地使用相关隔离装置并降低感染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包括一柔性套筒,所述柔性套筒包括一下沿端、一上沿端和一筒体;所述下沿端和所述上沿端、所述下沿端与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或所述下沿端、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与所述上沿端分别连接有一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中部穿设于并密封连接于一隔离装置。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中部外侧与所述隔离装置之间连接有一密封固定圈。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罩体。优选地,所述柔性套筒采用高分子材料套筒。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操作口,由筒状高分子材料构成;其下沿端设置弹性密封环,手术人员将手臂穿套于柔性套筒内时,可以在手术人员手臂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圈;上沿端设置弹性密封环,可以将操作口上沿固定在术者手臂;其筒体的中部穿设于并密封连接于一隔离装置。密封固定圈进一步加强了柔性套筒与隔离装置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的操作口能同时满足隔离装置对操作口密封性和固定性的要求。此外,由于采用了至少两个弹性密封环,本操作口除了供手术人员的手臂伸入外,也可应用于器械、管子自柔性套筒伸入隔离装置并保持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包括一柔性套筒1,柔性套筒1包括一下沿端11、一上沿端12和一筒体13;下沿端11和上沿端12、下沿端11与筒体13的中部内侧或下沿端11、筒体13的中部内侧与上沿端12分别连接有一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筒体13的中部穿设于并密封连接于一隔离装置2。柔性套筒1采用高分子材料套筒。下沿端11设置弹性密封环,手术人员将手臂穿套于柔性套筒内时,可以在手术人员手臂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圈;上沿端12设置弹性密封环,可以将操作口上沿固定在术者手臂。筒体13的中部外侧与隔离装置之间连接有一密封固定圈3。密封固定圈3进一步加强了柔性套筒1与隔离装置2间的密封性。隔离装置2包括罩体。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临床操作简易隔离装置操作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可快速转产并解决临床困难。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套筒,所述柔性套筒包括一下沿端、一上沿端和一筒体;所述下沿端和所述上沿端、所述下沿端与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或所述下沿端、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与所述上沿端分别连接有一密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套筒,所述柔性套筒包括一下沿端、一上沿端和一筒体;所述下沿端和所述上沿端、所述下沿端与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或所述下沿端、所述筒体的中部内侧与所述上沿端分别连接有一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临床操作隔离装置操作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伟梁何锦涛吴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