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包括立柱、底座、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盒体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盒体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接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内侧顶部设置有灭菌灯;所述第二盒体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拉块;第二盒体内部设置有隔层和加热层;所述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架,加固放置的内镜,避免碰撞和震动损坏内镜;同时能够除潮、杀菌,防止内镜二次污染,保持其清洁度,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内镜存放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已经广泛用于现代医疗,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消化科内窥镜主要用于检查人体胃、肠、等脏器发生病变,并以内窥镜手术为治疗手段,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减少病人痛苦,从根源上解决病痛;但是由于内窥镜的使用特殊性和其高精密且价格昂贵的特性,在存放时有没有专门用于内窥镜存放的装置,因此在使用中感到麻烦,且在交替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存放过程也应避免碰撞,防止造成内窥镜损坏。在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动化加工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种:中国专利申请201810946132.1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置内窥镜的镜库,涉及医疗器械存放装置领域,包括密封的房间,房间的一侧墙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内设置有缓冲区域,房间内设置有至少两种隔离区域,每种隔离区域内均安装有若干内窥镜存放装置,其中普通隔离区域用于存放清洗消毒后的内窥镜,备用隔离区域用于临时存放从普通隔离区域暂时取出且需再次放回原隔离区域的内窥镜,房间内还安装有消毒装置、新风系统和空调;该镜库每个隔离区域都可以进行空气交换、消毒净化,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把镜库内的某隔离区域内窥镜放到备用隔离区域,并单独对某隔离区域的进行臭氧消毒,人员在存储和取用内窥镜的时候对其他隔离区域的内窥镜影响很小。中国专利申请200920115261.2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消毒包装盒,它主要适用于内窥镜经过使用清洗后的高温消毒和陈放;包括盒子、盒盖和盒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手提环、弹簧片搭扣和隔板,手提环和弹簧片搭扣安装固定在盒盖上,隔板安装在盒子内;并在所述的隔板上开有隔板槽,在所述的盒底和盒盖上开有气孔;内窥镜存放时能隔离开,做到互不碰撞,经济实用,且使用方便安全。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放置内窥镜的镜库,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还要使用专门的房间,存放内窥镜,一定程度增加了使用繁琐性;一种内窥镜用消毒包装盒功能单一,仅靠物理隔开窥镜使其达到不碰撞的目的,仅适用于短时间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通过设置的隔层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使其在放置时避免碰撞,防止内窥镜损伤,增加使用安全性;设置加热层和灭菌灯对内窥镜实时杀菌,有效防止二次污染;本装置集存放和使用一体,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包括立柱、底座、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盒体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盒体通过滑块配合滑槽滑接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内侧顶部设置有灭菌灯;所述第二盒体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拉块;第二盒体内部设置有隔层和加热层;所述隔层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优选的,所述杀菌灯采用紫外线杀菌灯。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架卡槽内侧设置有耐高温的医用硅胶层,增大缓冲力,防止内窥镜碰撞损坏。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架的限位块表面和凹槽表面设置有同样的耐高温的医用硅胶层。优选的,所述立柱为长方体结构,立柱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盒体,两个为最佳;所述底座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隔层开设有多个通孔,隔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的上方;所述加热层设置有电加热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架设置于隔层靠近挡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架设有限位块和凹槽,所述限位块位于凹槽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架设置于隔层远离挡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架上开设至少一个卡槽。优选的,所述滑块顶端设置有第一挂块,所述滑槽底端设置有第二挂块,第一挂块和第二挂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加热层设置的电加热管和灭菌灯通过导线与电源线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部件均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另外,所述第一定位架宽度较第二定位架宽,限位块和凹槽用于固定放置内窥镜的目镜端,第二定位架用于放置内窥镜的物镜端,且第二定位架上开设有三个卡槽为最佳。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闭合时,所述第一挂块与第二挂块相互挂接,防止搬运或者碰撞时第二盒体滑落,增加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通过设置立柱,可以在立柱上安装多个盒体用于放置内镜,拿取方便,占用空间小,提高使用的便利性。(2)本技术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在第一盒体顶部设置有杀菌灯,第二盒体内部设置有加热层,双重杀菌消毒,保证内窥镜的安全卫生,有效防止病菌二次污染。(3)本技术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设置有定位架,并在通过设置医用硅胶层,对内窥镜进行支撑固定,能够防止内窥镜与内窥镜与盒体发生碰撞,避免损坏内窥镜。(4)本技术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滑块顶端设置有第一挂块,所述滑槽底端设置有第二挂块,在第二盒体闭合式,第一挂块和第二挂块扣接,防止第二盒体滑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盒体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隔层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定位架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定位架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滑块滑槽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挂块挂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图中:1、立柱;2、底座;3、第一盒体;4、灭菌灯;5、第二盒体;6、挡板;7、拉块;8、隔层;9、加热层;10、第一定位架;11、第二定位架;12、电源线;13、通孔;14、卡槽;15、限位块;16、凹槽;17、滑块;18、滑槽;19、第一挂块;20、第二挂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包括立柱(1)、底座(2)、第一盒体(3)、第二盒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第一盒体(3),所述第一盒体(3)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18);所述第二盒体(5)两侧设置有滑块(17),所述第一盒体(3)通过滑块(17)配合滑槽(18)滑接第二盒体(5);第一盒体(3)内侧顶部设置有灭菌灯(4);所述第二盒体(5)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设置有拉块(7);第二盒体(5)内部设置有隔层(8)和加热层(9);所述隔层(8)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架(10)和第二定位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包括立柱(1)、底座(2)、第一盒体(3)、第二盒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第一盒体(3),所述第一盒体(3)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18);所述第二盒体(5)两侧设置有滑块(17),所述第一盒体(3)通过滑块(17)配合滑槽(18)滑接第二盒体(5);第一盒体(3)内侧顶部设置有灭菌灯(4);所述第二盒体(5)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设置有拉块(7);第二盒体(5)内部设置有隔层(8)和加热层(9);所述隔层(8)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架(10)和第二定位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8)开设有多个通孔(13),隔层(8)设置在所述加热层(9)的上方;所述加热层(9)设置有电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化内科医用内镜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架(10)设置于隔层(8)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