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5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指示灯、加热底座、支脚和可更换滤网,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壶盖,且壶身的顶部靠近壶盖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设置了卡座,向壶里注水的时候,便于放置壶盖,进而用双手拎壶更安全,搬运烧开的水壶的时候,还可以缠绕电线,设置了托盘,可以利用壶里的蒸汽对食物等加热,又可以轻易转变为一种煮茶设备,设置了透视窗,方便观察壶身内部的水位,避免空烧,也可以决定注水的量,还能得知是否会浸没托盘,设置了可更换滤网,便于清洗和更换,长期使用不担心被水垢堵塞,提高人们饮水质量。

An electric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水壶
本技术涉及电水壶
,具体为一种电水壶。
技术介绍
电水壶,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利用电能对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的一种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水壶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卡座,向壶里注水的时候,壶盖无处放置,也不便于缠绕电线,没有设置托盘,既不能利用壶里的蒸汽对食物等加热,又无法转变为一种煮茶设备,没有设置透视窗,无法观察壶身内部的水位,容易导致空烧,毁坏电水壶,也不便决定注水程度,不能得知是否会浸没托盘,没有设置可更换滤网,不便于清洗和更换,容易被水垢堵塞甚至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卡座,向壶里注水的时候,壶盖无处放置,也不便于缠绕电线,没有设置托盘,既不能利用壶里的蒸汽对食物等加热,又无法转变为一种煮茶设备,没有设置透视窗,无法观察壶身内部的水位,容易导致空烧,毁坏电水壶,也不便决定注水程度,不能得知是否会浸没托盘,没有设置可更换滤网,不便于清洗和更换,容易被水垢堵塞甚至滋生细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指示灯、加热底座、电线接口、揭盖、固定块、壶盖、防护套、连接杆、卡座、壶嘴、透视窗、壶嘴盖、托盘、支脚和可更换滤网,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壶盖,且壶身的顶部靠近壶盖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壶身的上方靠近固定块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壶身的一侧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的前表面焊接有卡座,所述壶身的内部设置有托盘,所述加热底座的前表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加热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接口,所述加热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揭盖,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有防护套,所述壶嘴的上表面设置有透视窗,所述壶嘴的一端设置有壶嘴盖,且壶嘴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更换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壶身通过固定块转动连接,且连接杆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壶嘴盖与壶嘴通过合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壶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壶嘴与可更换滤网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的沿边设置有隔热套,且托盘的底部设置有直径为2-3mm的网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设置了卡座,向壶里注水的时候,便于放置壶盖,进而用双手拎壶更安全,搬运烧开的水壶的时候,还可以缠绕电线,设置了托盘,可以利用壶里的蒸汽对食物等加热,又可以轻易转变为一种煮茶设备,设置了透视窗,方便观察壶身内部的水位,避免空烧,也可以决定注水的量,还能得知是否会浸没托盘,设置了可更换滤网,便于清洗和更换,长期使用不担心被水垢堵塞,提高人们饮水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壶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壶身;2、指示灯;3、加热底座;4、电线接口;5、揭盖;6、固定块;7、壶盖;8、防护套;9、连接杆;10、卡座;11、壶嘴;12、透视窗;13、壶嘴盖;14、托盘;15、支脚;16、可更换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指示灯2、加热底座3、电线接口4、揭盖5、固定块6、壶盖7、防护套8、连接杆9、卡座10、壶嘴11、透视窗12、壶嘴盖13、托盘14、支脚15和可更换滤网16,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3,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7,且壶身1的顶部靠近壶盖7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6,壶身1的上方靠近固定块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9,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壶嘴11,壶身1的前表面焊接有卡座10,壶身1的内部设置有托盘14,加热底座3的前表面设置有指示灯2,加热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接口4,加热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支脚15,壶盖7的上表面设置有揭盖5,连接杆9的外部套有防护套8,壶嘴1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视窗12,壶嘴11的一端设置有壶嘴盖13,且壶嘴11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更换滤网16。为了便于提起壶身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杆9与壶身1通过固定块6转动连接,且连接杆9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为了防止异物掉落且方便倒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壶嘴盖13与壶嘴11通过合页连接。为了便于更换可更换滤网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壶嘴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壶嘴11与可更换滤网16通过螺纹连接。为了起到蒸煮的作用且防止取出托盘14时烫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托盘14的沿边设置有隔热套,且托盘14的底部设置有直径为2-3mm的网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3,可以对壶内的水加热,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7,且壶身1的顶部靠近壶盖7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6,壶身1的上方靠近固定块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与壶身1通过固定块6转动连接,且连接杆9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壶嘴11,壶身1的前表面焊接有卡座10,向壶里注水的时候,便于放置壶盖7,进而用双手拎壶更安全,搬运烧开的水壶的时候,还可以缠绕电线,壶身1的内部设置有托盘14,托盘14的沿边设置有隔热套,防止烫伤,且托盘14的底部设置有直径为2-3mm的网孔,可以利用壶里的蒸汽对食物等加热,又可以轻易转变为一种煮茶设备,加热底座3的前表面设置有指示灯2,加热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接口4,加热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支脚15,壶盖7的上表面设置有揭盖5,连接杆9的外部套有防护套8,壶嘴1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视窗12,方便观察壶身1内部的水位,避免空烧,也可以决定注水的量,还能得知是否会浸没托盘14,壶嘴11的一端设置有壶嘴盖13,壶嘴盖13与壶嘴11通过合页连接,壶嘴11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更换滤网16,壶嘴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壶嘴11与可更换滤网16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清洗和更换可更换滤网16,长期使用不担心被水垢堵塞,提高人们饮水质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指示灯(2)、加热底座(3)、电线接口(4)、揭盖(5)、固定块(6)、壶盖(7)、防护套(8)、连接杆(9)、卡座(10)、壶嘴(11)、透视窗(12)、壶嘴盖(13)、托盘(14)、支脚(15)和可更换滤网(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3),所述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7),且壶身(1)的顶部靠近壶盖(7)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6),所述壶身(1)的上方靠近固定块(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壶嘴(11),所述壶身(1)的前表面焊接有卡座(10),所述壶身(1)的内部设置有托盘(14),所述加热底座(3)的前表面设置有指示灯(2),所述加热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接口(4),所述加热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支脚(15),所述壶盖(7)的上表面设置有揭盖(5),所述连接杆(9)的外部套有防护套(8),所述壶嘴(11)的上表面设置有透视窗(12),所述壶嘴(11)的一端设置有壶嘴盖(13),且壶嘴(11)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更换滤网(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指示灯(2)、加热底座(3)、电线接口(4)、揭盖(5)、固定块(6)、壶盖(7)、防护套(8)、连接杆(9)、卡座(10)、壶嘴(11)、透视窗(12)、壶嘴盖(13)、托盘(14)、支脚(15)和可更换滤网(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3),所述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7),且壶身(1)的顶部靠近壶盖(7)的一侧位置处焊接有固定块(6),所述壶身(1)的上方靠近固定块(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壶嘴(11),所述壶身(1)的前表面焊接有卡座(10),所述壶身(1)的内部设置有托盘(14),所述加热底座(3)的前表面设置有指示灯(2),所述加热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接口(4),所述加热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支脚(15),所述壶盖(7)的上表面设置有揭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海红李一峰林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