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40克、羌活30‑40克、白芷30‑40克、防风30‑40克、延胡索30‑40克、熟地黄20‑30克、牛膝20‑30克、甘草20‑30克、细辛20‑30克、薄荷10‑20克、辛夷花10‑20克、红花10‑20克、白僵蚕10‑20克。本发明专利技术秉承中医理念,采用纯天然原料,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开发成安全、高效、高质量的产品,不吃药、不打针,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益肾填精、补养气血、活血行气等,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引发的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头晕、烦躁易怒、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技术背景偏头痛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头部一侧或双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引起偏头痛发病的病因有神经性头痛、血管性扩张性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头晕、烦躁易怒、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偏头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市场上治疗偏头痛的制剂很多,有中药和西药,但中药治疗存在缺陷,需要治疗及时且疗程长,而西药虽见效快但副作用大。因此,如何研制一种快速治疗偏头痛、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的制剂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传承中医理念,治疗偏头痛的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40克、羌活30-40克、白芷30-40克、防风30-40克、延胡索30-40克、熟地黄20-30克、牛膝20-30克、甘草20-30克、细辛20-30克、薄荷10-20克、辛夷花10-20克、红花10-20克、白僵蚕10-20克。优选地,川芎30克、羌活30克、白芷30克、防风30克、延胡索30克、熟地黄20克、牛膝20克、甘草20克、细辛20克、薄荷10克、辛夷花10克、红花10克、白僵蚕10克。优选地,川芎35克、羌活35克、白芷35克、防风35克、延胡索35克、熟地黄25克、牛膝25克、甘草25克、细辛25克、薄荷15克、辛夷花15克、红花15克、白僵蚕15克。优选地,川芎40克、羌活40克、白芷40克、防风40克、延胡索40克、熟地黄30克、牛膝30克、甘草30克、细辛30克、薄荷20克、辛夷花20克、红花20克、白僵蚕120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步骤如下:1)将川芎、羌活、白芷、防风、延胡索、熟地黄、牛膝、甘草、细辛、薄荷装入有水的砂锅内,文火煎4小时后,加入辛夷花、红花,继续熬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备用;2)白僵蚕研制成细末备用;3)步骤1中的浓缩液加白僵蚕粉末,微火5分钟,制成本方药膏。以下对主要成分进行说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气血瘀滞痛证。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牛膝: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滞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辛夷花: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白僵蚕: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的功效。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及显著进步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秉承中医理念,采用纯天然原料,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开发成安全、高效、高质量的产品,不吃药、不打针,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益肾填精、补养气血、活血行气等,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引发的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头晕、烦躁易怒、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克、羌活30克、白芷30克、防风30克、延胡索30克、熟地黄20克、牛膝20克、甘草20克、细辛20克、薄荷10克、辛夷花10克、红花10克、白僵蚕10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步骤如下:1)将川芎、羌活、白芷、防风、延胡索、熟地黄、牛膝、甘草、细辛、薄荷装入有水的砂锅内,文火煎4小时后,加入辛夷花、红花,继续熬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备用;2)白僵蚕研制成细末备用;3)步骤1中的浓缩液加白僵蚕粉末,微火5分钟,制成本方药膏。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5克、羌活35克、白芷35克、防风35克、延胡索35克、熟地黄25克、牛膝25克、甘草25克、细辛25克、薄荷15克、辛夷花15克、红花15克、白僵蚕15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步骤如下:1)将川芎、羌活、白芷、防风、延胡索、熟地黄、牛膝、甘草、细辛、薄荷装入有水的砂锅内,文火煎4小时后,加入辛夷花、红花,继续熬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备用;2)白僵蚕研制成细末备用;3)步骤1中的浓缩液加白僵蚕粉末,微火5分钟,制成本方药膏。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40克、羌活40克、白芷40克、防风40克、延胡索40克、熟地黄30克、牛膝30克、甘草30克、细辛30克、薄荷20克、辛夷花20克、红花20克、白僵蚕120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步骤如下:1)将川芎、羌活、白芷、防风、延胡索、熟地黄、牛膝、甘草、细辛、薄荷装入有水的砂锅内,文火煎4小时后,加入辛夷花、红花,继续熬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备用;2)白僵蚕研制成细末备用;3)步骤1中的浓缩液加白僵蚕粉末,微火5分钟,制成本方药膏。本专利技术外用中药配方和治疗方法秉承中医理念,具有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益肾填精、补养气血、活血行气等,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40克、羌活30-40克、白芷30-40克、防风30-40克、延胡索30-40克、熟地黄20-30克、牛膝20-30克、甘草20-30克、细辛20-30克、薄荷10-20克、辛夷花10-20克、红花10-20克、白僵蚕10-20克。本专利技术秉承中医理念,采用纯天然原料,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开发成安全、高效、高质量的产品,不吃药、不打针,具有快速缓解肩部、颈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能有效治疗颈肩腰部酸胀、麻木疼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使用方便。/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40克、羌活30-40克、白芷30-40克、防风30-40克、延胡索30-40克、熟地黄20-30克、牛膝20-30克、甘草20-30克、细辛20-30克、薄荷10-20克、辛夷花10-20克、红花10-20克、白僵蚕10-20克。本发明秉承中医理念,采用纯天然原料,合理配伍、协同作用,开发成安全、高效、高质量的产品,不吃药、不打针,具有快速缓解肩部、颈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能有效治疗颈肩腰部酸胀、麻木疼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0克、羌活30克、白芷30克、防风30克、延胡索30克、熟地黄20克、牛膝20克、甘草20克、细辛20克、薄荷10克、辛夷花10克、红花10克、白僵蚕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外用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35克、羌活35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小咕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