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盈专利>正文

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筒体、钢针,所述筒体包括有下筒体、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端的上筒体。所述筒体外周密封转动连接有用于存放钢针的储针筒;所述筒体上成型有供所述储针筒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所述上筒体内纵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钢针的活塞体。当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筒体上端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抽出的按压部。当密闭空间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活塞体推动钢针向下移动。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由按压部驱动的带动活塞体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通过储针筒用来存储钢针,通过按压部将上筒体内形成负压环境进而驱动钢针进入患者体内。

An acupuncture bottle with needle storage and needle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保健
,具体涉及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
技术介绍
文献号为CN2363701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负压针灸针,它包括一个气囊、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针灸针吸于要针灸的部位,特别是针灸针采用了多针组合排列的形式,其操作十分方便,不需要他人帮助,即可以进行针灸理疗,多个针只要有一个对准穴位,即可收到良好的理疗效果。上述专利在使用中,每一次均需要额外的盒子来存放针,并且每次需要同手来将针放在装置内,难免将手上的病菌沾染在针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利用负压将钢针插入患者体内且能够存储钢针的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筒体、钢针,所述筒体包括有下筒体、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端的上筒体。所述筒体外周密封转动连接有用于存放钢针的储针筒;所述筒体上成型有供所述储针筒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所述上筒体内纵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钢针的活塞体。当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筒体上端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抽出的按压部。当密闭空间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活塞体推动钢针向下移动。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由按压部驱动的带动活塞体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储针筒内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储针槽。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钢针穿槽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将钢针引导至活塞体下方的钢针定位板。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一端靠近钢针定位板下端部的钢针夹持杆。所述活塞体靠近钢针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钢针相互吸引的磁体;当沿钢针定位板下落的钢针与钢针夹持杆相抵时,钢针位于活塞体正下方,钢针与磁体相互吸紧。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钢针包括夹持部、设置在夹持部下端的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针体;所述夹持部直径大于针体直径。所述下筒体下部呈倒圆台形;所述下筒体下端成型有供钢针穿过的直径大于夹持部直径的出针口;所述下筒体内靠近出针口的位置沿下筒体下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针体导向部;两个所述针体导向部相抵紧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倒圆台形;所述针体导向部上成型有呈半圆柱形的针体穿槽。所述下筒体内设置有与各个针体导向部相连接的丝线;所述丝线的中部位于下筒体中部;所述丝线能够在活塞体的驱动下发生移动进而带动针体导向部发生滑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驱动活塞体向上移动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活塞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棘齿杆;所述棘齿杆上均匀设置有棘齿。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上筒体内的由按压部驱动的纵向移动架、转动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架上的单向爪、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架上的驱动单向爪保持在夹持状态或竖直状态的下压部、以及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架上的驱动单向爪从竖直状态转换为夹持状态的单向爪驱动部。所述棘齿杆下端成型有驱动单向爪从夹持状态转换为竖直状态的导向台。当活塞体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时,单向爪处于竖直状态,单向爪与棘齿杆分离。当活塞体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时,单向爪处于夹持状态,单向爪与棘齿杆相抵,此时按压部移动,单向爪带动活塞体向上移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单向爪靠近棘齿杆的侧壁为单向爪倾斜定位壁;所述单向爪上端成型有与单向爪倾斜定位壁垂直设置的单向爪水平定位壁。所述单向爪靠近棘齿杆的一端下部成型有与棘齿杆自下而上单向传动连接的爪体。所述下压部上成型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远离上筒体中心的侧壁下部成型有呈圆弧形的圆弧下压壁。当单向爪处于夹持状态时,圆弧下压壁与单向爪倾斜定位壁相抵,爪体与棘齿杆相抵。所述下压板下端面为水平设置的下压定位壁。当单向爪处于竖直状态时,下压定位壁与水平定位壁相抵,爪体与棘齿杆分离。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单向爪上端成型有自上而下向棘齿杆方向倾斜的单向爪转动壁。所述单向爪驱动部上成型有与单向爪转动壁相抵的单向爪驱动杆。当单向爪驱动部相对于纵向移动架向下移动时,单向爪驱动杆对单向爪转动壁产生推力,使得单向爪下部向棘齿杆方向转动,单向爪从竖直状态变为夹持状态。所述活塞体下端设置有能够与单向爪驱动部相抵进而使单向爪驱动部与纵向移动架产生相对移动的驱动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活塞体位于上方极限位置,单向爪处于竖直状态。使用时,先转动储针筒,使得下一位置的储针槽与转动套出针槽槽连通,接着在钢针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钢针将沿着钢针定位板向下筒体内部滑动,最终钢针与钢针夹持杆相抵,钢针上端与磁体相吸紧。接着将下筒体抵在患者身上,使得出针口与患者皮肤密封相抵,下筒体内形成密封空间,接着往复按动按压部,将下筒体内的空气抽出,进而下筒体内形成负压环境,活塞体两侧的压力不同,活塞体逐渐向下筒体下方移动,进而活塞体将钢针逐渐推入患者体内。当活塞体移动至靠近下方极限位置时,导向台下端与丝线接触,此时针体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患者体内,此时可以不需要针体穿槽的导向作用;接着活塞体继续向下移动,将针体推入患者体内,与此同时导向台带动丝线向下移动,两个丝线导向头之间的丝线的长度增加,进而带动两个针体导向部逐渐远离出针口。当活塞体移动至下方极限位置时,单向爪驱动部使单向爪从竖直状态变为夹持状态,两个针体导向部之间的间距大于夹持部的直径,此时停止按动按压部,竖直抬起下筒体,使得夹持部从出针口下筒体,同时下筒体与外界连通,下筒体的内外压强相同,此时钢针已经插入患者体内。接着,反复按下按压部,单向爪带动棘齿杆向上移动,进而活塞体逐渐向上移动,当活塞体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单向爪在导向台的作用下从夹持状态变为竖直状态,进而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下一次使用。当钢针使用完,需要更换时,所示,将转动下筒体,使得下筒体与上筒体分离,接着将上筒体倒置,并将钢针逐一的插入储针槽内,安装好后再将下筒体拧到上筒体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上筒体内处于负压状态,进而使活塞体推动钢针逐渐插入患者体内,此过程中,通过气压的变化来控制活塞体的下移,使得活塞体下移的速度均匀变化,不会发生突然的加速或减速,进而使患者不会感到骤然的刺痛。本专利技术通过按动按压部将上筒体内的空气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下移,同时按动按压部也能够驱动活塞体向上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钢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储针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上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复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筒体、钢针,所述筒体包括有下筒体、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端的上筒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筒体外周密封转动连接有用于存放钢针的储针筒;所述筒体上成型有供所述储针筒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n所述上筒体内纵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钢针的活塞体;/n当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筒体上端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抽出的按压部;/n当密闭空间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活塞体推动钢针向下移动;/n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由按压部驱动的带动活塞体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筒体、钢针,所述筒体包括有下筒体、密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端的上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外周密封转动连接有用于存放钢针的储针筒;所述筒体上成型有供所述储针筒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
所述上筒体内纵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钢针的活塞体;
当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上筒体上端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抽出的按压部;
当密闭空间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活塞体推动钢针向下移动;
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由按压部驱动的带动活塞体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针筒内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储针槽;
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钢针穿槽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将钢针引导至活塞体下方的钢针定位板;
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一端靠近钢针定位板下端部的钢针夹持杆;
所述活塞体靠近钢针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钢针相互吸引的磁体;当沿钢针定位板下落的钢针与钢针夹持杆相抵时,钢针位于活塞体正下方,钢针与磁体相互吸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包括夹持部、设置在夹持部下端的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针体;所述夹持部直径大于针体直径;
所述下筒体下部呈倒圆台形;所述下筒体下端成型有供钢针穿过的直径大于夹持部直径的出针口;所述下筒体内靠近出针口的位置沿下筒体下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针体导向部;两个所述针体导向部相抵紧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倒圆台形;所述针体导向部上成型有呈半圆柱形的针体穿槽;
所述下筒体内设置有与各个针体导向部相连接的丝线;所述丝线的中部位于下筒体中部;所述丝线能够在活塞体的驱动下发生移动进而带动针体导向部发生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针出针一体的针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驱动活塞体向上移动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盈
申请(专利权)人:杨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