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盖以及自锁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0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盖以及自锁水杯,当需要盖住出口部时,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自锁键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处于第五位置,而按键处于第三位置,当翻盖的第一挂钩移动至翻盖扣位位置时,该翻盖扣位能够挂住第一挂钩从而实现翻盖的上锁;当需要露出出口部时,施加外力于自锁键使得自锁键处于第六位置,与此同时,施加自锁键的外力同时会作用于按键上,从而带动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此时,所述自锁键推动所述滑块导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平衡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压力差,翻盖扣位与第一挂钩脱离,翻盖容易开启。可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锁盖,不仅能够实现一键开启的功能,而且兼顾了便捷性和安全性。

A self-locking cover and a self-locking water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盖以及自锁水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锁盖以及自锁水杯。
技术介绍
目前,水杯一键开启杯盖的方式众多,但追求开启的快捷性造成了易触发开关,导致漏水甚至烫伤人体的后果;有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则增加一步开启操作,设置安全锁扣,但使开启失去了便捷性。因此,如何兼顾便捷性以及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兼顾便捷性以及安全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水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容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口部和连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排气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盖体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滑块的第一端密封所述排气孔;能够密封所述出口部的翻盖,所述翻盖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翻盖上具有第一挂钩,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盖密封所述出口部;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盖脱离所述出口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用于挂住所述第一挂钩的翻盖扣位,所述按键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翻盖扣位能够挂住所述第一挂钩;当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挂钩脱离所述翻盖扣位;以及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按键与所述盖体之间的自锁键,所述自锁键与所述按键之间具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自锁键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自锁键使得所述按键维持在第三位置;当所述自锁键受外力作用切换至第六位置时,所述自锁键推动所述滑块导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且所述自锁键带动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位部、导向部和驱动部,其中,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排气孔,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滑块卡在所述盖体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自锁键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部上并与所述盖体的外壁和所述驱动部抵接。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具有与所述自锁键相配合的第一倾斜面。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按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所述按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按键恢复至第三位置的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盖体抵接,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抵接。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体、滑道、卡板、扭簧扣位和按键槽位,其中,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按键体的中部;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滑道的上部以卡住所述自锁键;所述按键体靠近所述盖体的一面设置有卡住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的所述扭簧扣位;所述按键槽位位于所述滑道的下方;所述自锁键包括自锁体、滑扣、弹簧卡位和卡扣,其中,所述自锁体通过所述卡扣卡在所述按键体上,所述滑扣可滑动的设置在滑道内,并被所述卡板卡住,所述弹簧卡位与所述按键槽位相对应,且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簧卡位与所述按键槽位之间,所述滑扣与所述滑块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按键旋转的限位柱;所述按键体与所述限位柱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位孔;所述自锁体与所述避位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位凹槽,当所述自锁键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自锁体的靠近所述按键体的一面与所述限位柱抵接;当所述自锁键滑动到第六位置时,所述避位凹槽与所述避位孔重合,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避位凹槽非接触。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卡位上设置有卡出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凸块。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扣靠近所述翻盖扣位的一端设置有锁扣扣位,所述翻盖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锁扣扣位相配合的第二挂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自锁水杯,包括杯体和设置在所述杯体上的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盖。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需要盖住出口部时,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自锁键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处于第五位置,而按键处于第三位置,当翻盖的第一挂钩移动至翻盖扣位位置时,该翻盖扣位能够挂住第一挂钩从而实现翻盖的上锁;当需要露出出口部时,施加外力于自锁键使得自锁键处于第六位置,与此同时,施加自锁键的外力同时会作用于按键上,从而带动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此时,所述自锁键推动所述滑块导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平衡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压力差,翻盖扣位与第一挂钩脱离,翻盖容易开启。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自锁盖,不仅能够实现一键开启的功能,同时,由于其在开启过程中,自锁键只有滑动到第六位置时,才能够开启翻盖从而减少误触碰开启翻盖而产生的不安全性,从而兼顾了便捷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锁水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锁水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锁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和自锁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块、按键和自锁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翻盖处于第一位置、按键处于第三位置以及自锁键处于第五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翻盖处于第一位置、按键处于第三位置以及自锁键处于第六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翻盖处于第二位置、按键处于第四位置以及自锁键处于第六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和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翻盖处于第二位置、按键处于第三位置以及自锁键处于第五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为盖体、200为滑块、300为翻盖、400为按键、500为自锁键、600为第一弹性件、700为第二弹性件;101为出口部、102为排气孔、103为第一安装部、104为第二安装部、105为限位柱、106为转轴、201为驱动部、202为导向部、203为卡位部、204为卡槽、205为第一倾斜面、206为密封圈、301为第一挂钩、302为第二挂钩、401为翻盖扣位、402为按键体、403为滑道、404为卡板、405为扭簧扣位、406为按键槽位、407为滑轨、408为避位孔、409为扭簧、501为自锁体、502为滑扣、503为弹簧卡位、504为卡扣、505为第二倾斜面、506为避位凹槽、507为凸块、508为锁扣扣位。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安装在容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口部和连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排气孔;/n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盖体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滑块的第一端密封所述排气孔;/n能够密封所述出口部的翻盖,所述翻盖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翻盖上具有第一挂钩,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盖密封所述出口部;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盖脱离所述出口部;/n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用于挂住所述第一挂钩的翻盖扣位,所述按键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翻盖扣位能够挂住所述第一挂钩;当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挂钩脱离所述翻盖扣位;以及/n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按键与所述盖体之间的自锁键,所述自锁键与所述按键之间具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自锁键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自锁键使得所述按键维持在第三位置;当所述自锁键受外力作用切换至第六位置时,所述自锁键推动所述滑块导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且所述自锁键带动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在容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口部和连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排气孔;
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盖体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滑块的第一端密封所述排气孔;
能够密封所述出口部的翻盖,所述翻盖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翻盖上具有第一挂钩,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盖密封所述出口部;当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盖脱离所述出口部;
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按键,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用于挂住所述第一挂钩的翻盖扣位,所述按键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翻盖扣位能够挂住所述第一挂钩;当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挂钩脱离所述翻盖扣位;以及
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按键与所述盖体之间的自锁键,所述自锁键与所述按键之间具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自锁键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自锁键使得所述按键维持在第三位置;当所述自锁键受外力作用切换至第六位置时,所述自锁键推动所述滑块导通所述盖体的内部与外部,且所述自锁键带动所述按键旋转至第四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卡位部、导向部和驱动部,其中,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排气孔,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滑块卡在所述盖体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自锁键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部上并与所述盖体的外壁和所述驱动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具有与所述自锁键相配合的第一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按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所述按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方大力王果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光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