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发烟层以及导热层的数量,发烟层的数量至少一个,导热层的数量至少一个,然后依次交替设置发烟层、导热层,得到多层结构的烟弹材料;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5%,然后进行直筒式卷制或螺旋式卷制,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烟材料的表面上复合了导热材料,加速了热量从加热片向芯材间的传导,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的卷制工艺由复杂的成丝卷制转变为工艺较为简单的卷管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心针式和四周加热型烟具,可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烟雾,有效解决了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抽吸过程中导热不均匀所引起的各类缺点,提供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烟草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控烟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导统烟草制品的销量在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出现了停滞甚至下降,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智能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烟草制品的开发呈井喷式发展。市场上代表性的非导统烟草制品主要有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无烟气烟草制品等几类。加热不燃烧卷烟作为新型烟草制品中的一类主要产品,其研究与开发普遍受到了烟草企业的重视。然而现有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均是由烟草纤维等原料构成,由于导热性能较差,造成抽吸过程中芯材的导热不均匀、烟气释放不均匀、烟气浓度低、抽吸口数较少、抽吸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抽吸体验。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发烟层以及导热层的数量,发烟层的数量至少一个,导热层的数量至少一个,然后依次交替设置发烟层、导热层,得到多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5%,然后进行直筒式卷制或螺旋式卷制,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发烟材料的表面上复合了导热材料,加速了热量从加热片向芯材间的传导,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的卷制工艺由复杂的成丝卷制转变为工艺较为简单的卷管工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心针式和四周加热型烟具,可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烟雾,有效解决了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抽吸过程中导热不均匀、烟气释放不均匀、烟气浓度低、抽吸口数较少及抽吸品质下降所引起的各类缺点,提升了芯材香气物质的释放,提供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抽吸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烟弹材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烟弹材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烟弹材料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为四周加热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心针式加热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烟层,2-导热层,3-烟弹材料,4-中心加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发烟层1的数量至少一个,导热层2的数量至少一个,然后依次交替设置发烟层1、导热层2,得到多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5%,然后进行直筒式卷制或螺旋式卷制,即可。优选地,每一个导热层2均是压制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优选地,每一个导热层2均是涂布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优选地,所述的发烟层1为造纸法、辊压法或稠浆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厚度为0.08~1.0mm。优选地,所述的导热层2为碳纤维布或石墨纸,厚度为0.02~0.3mm。优选地,所述的导热层2的材质为石墨烯、石墨粉、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50~1000目。优选地,涂布率为5~20%,涂布后在50~100℃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在0.2~20MPa条件下进行压光。优选地,S2步骤卷制后,在烟弹端部安装滤嘴棒。优选地,S2步骤卷制后,得到中心针式加热型或四周加热型的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下面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8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各1个,发烟层1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厚度0.03mm的石墨纸,导热层2通过复合机压制在发烟层1上,得到两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径7.2mm、内径0.3mm,进行直筒式卷制,根据烟弹长度需要,对管状烟弹材料分切,得到中心针式加热型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实施例2S1、确定发烟层1、导热层2数量各2个,发烟层1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厚度0.03mm的石墨纸,发烟层1、导热层2交替设置,其中每一个导热层2均是通过复合机压制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得到三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5%,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径7.2mm、内径0.3mm,进行直筒式卷制,根据烟弹长度需要,对管状烟弹材料分切,得到中心针式加热型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实施例3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各1个,发烟层1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厚度0.03mm的石墨纸,导热层2通过复合机压制在发烟层1上,得到两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3%,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径5.0mm,进行三层螺旋式卷制,根据烟弹长度需要,对管状烟弹材料分切,得到四周加热型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实施例4S1、确定发烟层1数量为2个、导热层2数量为1个,发烟层1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厚度0.03mm的碳纤维布,发烟层1、导热层2交替设置,其中导热层2通过复合机压制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得到三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2%,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径5.0mm,进行两层螺旋式卷制,根据烟弹长度需要,对管状烟弹材料分切,再在烟弹材料端部连接滤嘴棒,得到四周加热型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实施例5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各1个,发烟层1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150目的石墨粉,发烟层1、导热层2交替设置,其中导热层2通过涂布机涂布在发烟层1上,涂布率为10%,涂布后在100℃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在1MPa条件下进行压光,得到两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4%,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径7.2mm,进行两层螺旋式卷制,根据烟弹长度需要,对管状烟弹材料分切,得到四周加热型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实施例6S1、确定发烟层1数量为2个、导热层2的数量为1个,发烟层1为辊压法再造烟叶制备得到的加热不燃烧卷烟芯材,导热层2为50目的石墨烯,发烟层1、导热层2交替设置,其中导热层2通过涂布机涂布在发烟层1上,涂布率为5%,涂布后在50℃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在0.2MPa条件下进行压光,得到两层结构的烟弹材料;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3%,然后通过纸张卷管机按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发烟层(1)的数量至少一个,导热层(2)的数量至少一个,然后依次交替设置发烟层(1)、导热层(2),得到多层结构的烟弹材料;/n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5%,然后进行直筒式卷制或螺旋式卷制,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发烟层(1)以及导热层(2)的数量,发烟层(1)的数量至少一个,导热层(2)的数量至少一个,然后依次交替设置发烟层(1)、导热层(2),得到多层结构的烟弹材料;
S2、在烟弹材料上施加改性淀粉胶,施加量为烟弹材料重量的1~5%,然后进行直筒式卷制或螺旋式卷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导热层(2)均是压制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导热层(2)均是涂布在相对应的发烟层(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状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烟层(1)为造纸法、辊压法或稠浆法再造烟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欣成,郭天荣,杨东良,杨式华,李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佩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