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9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通过设置密封胶堵,套设于铝管的外周与铝管过盈配合来达到紧固、密封、防水的目的,且通过设置U形卡槽使上下壳体与密封胶堵过盈配合来加固密封,同时通过设置限位块、卡扣槽、卡扣、限位凸台来使上下壳体固定卡合在一起;其解决了现有的PTC铝管结构复杂易松动,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领域。

A new sealing structure of PTC aluminum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整车内温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低配置的固定档位调节的风暖PTC加热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逐渐被整体控制的风暖PTC加热器取代。传统的PTC加热器结构复杂、装配麻烦易松动,且通过密封胶来解决防水、防尘的问题,但是密封胶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安全性不高,经常出现密封失效现象,导致漏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占用体积小、不易松动、密封性更好的的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其设有铝管、电极片正极、电极片负极、加热芯片、上壳体和下壳体,铝管内设有电极片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正极和电极片负极之间设有加热芯片,其还设有密封胶堵,密封胶堵为长方体结构呈山形,密封胶堵的上端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块,定位块贯通开设有一个或两个通孔,密封胶堵沿定位块的周向向下开设有环形的定位孔,密封胶堵的侧面连通开设有沿其横向方向上的环形的定位槽;密封胶堵通过定位孔套设在铝管的两端外周与铝管过盈配合,定位块设于铝管内,电极片正极的一端、电极片负极的两端分别从密封胶堵的通孔穿出;上壳体、下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U形卡槽,U形卡槽的底壁和侧壁连接设有限位条;上壳体与下壳体适配卡合,密封胶堵设于U形卡槽内,限位条设于定位槽内,密封胶堵与U形卡槽过盈配合。优选的,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倒钩。优选的,密封胶堵的材质为橡胶。优选的,上壳体内侧壁上部沿其周向还连接设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下方的上壳体上还设有卡扣槽;下壳体上在限位块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扣,卡扣的末端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设于卡扣槽内。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⑴本技术设有密封胶堵,密封胶堵通过定位孔套设在铝管的两端外周与铝管过盈配合,且定位孔内设有倒钩,防止密封胶堵从铝管上脱落,密封紧固性更好;⑵本技术设有上下壳体,上下壳体上设有U形卡槽,U形卡槽通过使限位条卡设于密封胶堵的定位槽内来密封固定密封胶堵,密封胶堵与U形卡槽过盈配合使本技术的密封紧固性更好;⑶本技术的上壳体还设有限位块和卡扣槽,下壳体设有卡扣和限位凸台,通过限位凸台和卡扣槽的卡合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不易松动;⑷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且占用体积小,对其内部结构起到很好的紧固、防护、防水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铝管的单管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密封胶堵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密封胶堵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密封胶堵的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的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B-B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上壳体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上壳体的俯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C-C剖视图的旋转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下壳体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下壳体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D-D剖视图的旋转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9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15是本技术的总成爆炸图。图中标记:1.铝管,2.电极片正极,3.电极片负极,4.加热芯片,5.上壳体,6.下壳体,7.密封胶堵,8.定位块,9.通孔,10.定位孔,11.定位槽,12.支撑架,13.U形卡槽,14.限位条,15.倒钩,16.限位块,17.卡扣槽,18.卡扣,19.限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由图1~图7、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其设有铝管1、电极片正极2、电极片负极3、加热芯片4、上壳体5和下壳体6,铝管1内设有电极片正极2、电极片负极3,电极片正极2和电极片负极3之间设有加热芯片4,电极片正负极外包裹一层绝缘膜,防止触电。本技术还设有密封胶堵7,密封胶堵7为长方体结构呈山形,密封胶堵7的上端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块8,定位块8上贯通开设有一个或两个通孔9,通孔9贯穿密封胶堵7的上下底面;密封胶堵7沿定位块8的周向向下开设有环形的定位孔10,定位孔10为盲孔;密封胶堵7的侧面连通开设有沿其横向方向上的环形的定位槽11。密封胶堵7通过定位孔10套设在铝管1的两端外周与铝管1过盈配合,定位块8设于铝管1内,电极片正极2的一端、电极片负极3的两端分别从密封胶堵7的通孔9穿出;密封胶堵7通过定位孔10紧紧卡住铝管1的两端,增强密封紧固性。上壳体5、下壳体6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开设有U形卡槽13,U形卡槽13的底壁和侧壁连接设有限位条14。装配时,上壳体5与下壳体6适配卡合,铝管1设于上下壳体内,密封胶堵7设于U形卡槽13内且与U形卡槽13过盈配合,U形卡槽13内的限位条14设于密封胶堵7的环形的定位槽11内,上下壳体与密封胶堵7紧密配合增强本技术的密封紧固性。由图5~图6所示,密封胶堵7的定位孔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倒钩15,倒钩15的设置使密封胶堵7插入铝管1容易但脱落难,增强了本技术的紧固性,不易松动。密封胶堵7的材质设为橡胶,方便安装且密封性更好。由图8~图9、图11~图14所示,上壳体5内侧壁上部沿其周向还连接设有多个限位块16,限位块16与上壳体5的内侧壁一体成型,限位块16下方的上壳体5上还设有卡扣槽17;下壳体6上在限位块16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扣18,卡扣18的末端设有限位凸台19,限位凸台19设有倒角,限位凸台19的延伸方向与卡扣18的延伸方向垂直。装配时,上下壳体适配卡合,限位凸台19设于卡扣槽17内,由于限位凸台19倒角的作用,使卡扣18容易插入卡扣槽17内,又由于限位块16的作用限位凸台19不会从卡扣槽17内脱落,使上下壳体密封紧固在一起。由图15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电极片正极2、加热芯片4、电极片负极3依次安装到铝管1内,将密封胶堵7套设在铝管1的两端外周,电极片正极2的一端、电极片负极3的两端从密封胶堵7的通孔9穿出,将铝管1与散热片交替放置于上壳体5内,使铝管1两端的密封胶堵7依序插设于上壳体5的U形卡槽13内,再将下壳体6与上壳体5卡合在一起,装配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装配过程中电路的连接设置由于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其设有铝管、电极片正极、电极片负极、加热芯片、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铝管内设有所述电极片正极、所述电极片负极,所述电极片正极和所述电极片负极之间设有所述加热芯片,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密封胶堵,所述密封胶堵为长方体结构呈山形,所述密封胶堵的上端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通开设有一个或两个通孔,所述密封胶堵沿所述定位块的周向向下开设有环形的定位孔,所述密封胶堵的侧面连通开设有沿其横向方向上的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密封胶堵通过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铝管的两端外周与所述铝管过盈配合,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铝管内,所述电极片正极的一端、所述电极片负极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密封胶堵的通孔穿出;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的底壁和侧壁连接设有限位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适配卡合,所述密封胶堵设于所述U形卡槽内,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密封胶堵与所述U形卡槽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TC铝管密封结构,其设有铝管、电极片正极、电极片负极、加热芯片、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铝管内设有所述电极片正极、所述电极片负极,所述电极片正极和所述电极片负极之间设有所述加热芯片,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密封胶堵,所述密封胶堵为长方体结构呈山形,所述密封胶堵的上端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通开设有一个或两个通孔,所述密封胶堵沿所述定位块的周向向下开设有环形的定位孔,所述密封胶堵的侧面连通开设有沿其横向方向上的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密封胶堵通过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铝管的两端外周与所述铝管过盈配合,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铝管内,所述电极片正极的一端、所述电极片负极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密封胶堵的通孔穿出;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U形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博何鹏飞李磊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科博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