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逆流声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8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防逆流声耳机,其包括插头、连接线以及两个耳机听筒,所述插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两个耳机听筒连接;所述耳机听筒包括前耳壳和后耳壳,所述耳机听筒内装设有喇叭组件,所述前耳壳与后耳壳固定装设为一体,所述前耳壳设置有导音管以及逆流泄气孔;所述导音管远离前耳壳的一端套设有软胶耳套,所述导音管贯穿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孔与所述前耳壳连通,所述软胶耳套设置有与所述导音孔连通的装配孔,逆流泄气孔以及所述导音孔内分别装设有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导音孔与所述逆流泄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避免了气流反馈到耳朵内产生杂音,提高使用体验感和舒适性,使用可靠,防止灰尘。

Anti counterflow ear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逆流声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结构
,尤其是指防逆流声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Earphon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或塞入耳朵的喇叭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频信号,能够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在现代社会中,耳机已成为个人多媒体产品不可或缺的配件。目前的耳塞类耳机存在一种问题,带有耳机软胶耳套的耳机听筒在塞入人耳后,会与耳廓或耳道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挤压耳机听筒时,软耳套会压缩密闭空间里的空气而形成逆气流,逆气流从耳机听筒上的导音孔逆向进入喇叭内而产生嘈杂音,导致耳机使用者感觉不舒服,若使用耳机的用户在受到振动或者摇晃时也会产生杂音,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防逆流声耳机,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气流从导音孔逆向进入耳机听筒内,经过反弹,气流从所述逆流泄气孔流出,避免了气流反馈到耳机听筒中的喇叭组件内产生杂音,提高使用体验感和舒适性,使用方便可靠,另外,也可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逆流声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连接线以及两个耳机听筒,所述插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两个耳机听筒连接;所述耳机听筒包括前耳壳和后耳壳,所述耳机听筒内装设有喇叭组件,所述前耳壳与后耳壳固定装设为一体,所述前耳壳设置有导音管以及逆流泄气孔;所述导音管远离前耳壳的一端套设有软胶耳套,所述导音管贯穿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孔与所述前耳壳连通,所述软胶耳套设置有与所述导音孔连通的装配孔,所述软胶耳套通过装配孔装配在所述导音管上,所述逆流泄气孔以及所述导音孔内分别装设有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所述导音孔与所述逆流泄气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逆流声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连接线以及两个耳机听筒,所述插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两个耳机听筒连接;所述耳机听筒包括前耳壳和后耳壳,所述耳机听筒内装设有喇叭组件,所述前耳壳与后耳壳固定装设为一体,所述前耳壳设置有导音管以及逆流泄气孔;所述导音管远离前耳壳的一端套设有软胶耳套,所述导音管贯穿设置有导音孔,所述导音孔与所述前耳壳连通,所述软胶耳套设置有与所述导音孔连通的装配孔,所述软胶耳套通过装配孔装配在所述导音管上,所述逆流泄气孔以及所述导音孔内分别装设有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所述导音孔与所述逆流泄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前耳壳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粘接在所述逆流泄气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声耳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剑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