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6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为两侧开口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沿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每个壳体单元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及配合部,多个壳体单元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的两个壳体单元的卡合部与配合部相卡合,以拼接形成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具有较小的装配难度。

Circular panoramic camera and its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全景摄像机通常包括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面盖组件、机芯组件及摄像头。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为环形,面盖组件设置于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两侧,以密封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机芯组件收容于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与面盖组件围设形成的收容腔内。摄像头穿设于面盖组件,并与机芯组件电连接。机芯组件用于对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进行处理并成像。现有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由多个环状的壳体单元并列连接形成,多个壳体单元之间固定方式复杂,导致环形全景摄像机装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环形全景摄像机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难度较小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与机芯组件、面盖组件及摄像头配合形成环形全景摄像机,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为两侧开口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每个所述壳体单元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及配合部,多个所述壳体单元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以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单元相对设置并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及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扣,另一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为凸起,所述配合部为卡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勾及所述卡扣均为L形,所述卡勾包括定位段及卡合段,所述定位段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单元,另一端与所述卡合段连接,所述卡扣包括限位段及钩挂段,所述限位段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单元,另一端与所述钩挂段连接,所述卡合段与所述钩挂段的延伸方向垂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止位部,所述止位部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单元抵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径向限位部,所述径向限位部与设于所述机芯组件的机芯架上的所述径向固定部配合固定。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轴向限位部,所述轴向限位部与设于所述机芯架上的所述轴向固定部相配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限位部与设于所述机芯架上的所述旋转固定部配合。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包括:面盖组件;机芯组件,包括机芯架;摄像头;及如上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所述面盖组件覆设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两侧的所述开口,以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围设形成收容腔,所述机芯架收容并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摄像头穿设于所述面盖组件并与所述机芯组件电连接。上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及其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包括多个沿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每个壳体单元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及配合部,多个壳体单元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两个壳体单元的卡合部与配合部相卡合,可拼接形成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而通过在壳体单元上设置卡合部及配合部,使得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成型方式简单,拼接难度小,从而具有较低的装配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环形全景摄像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的爆炸图;图4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其中一个壳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另一个壳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另一个壳体单元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机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机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红外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的环形全景摄像机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100包括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面盖组件120、机芯组件130及摄像头140。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为两侧开口的环状结构。面盖组件120覆设于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两侧的开口,以与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围设形成收容腔111。机芯组件130收容并固定于收容腔111内,摄像头140穿设于面盖组件120,并与机芯组件130电连接。具体地,摄像头14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当摄像头140为一个时,摄像头140穿设于其中一个面盖组件120。当摄像头140为两个时,两个摄像头140与两个面盖组件120一一对应。当摄像头140为多个时,同一个面盖组件120上可穿设多个摄像头140。机芯组件130收容并固定于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内。摄像头140与机芯组件130电连接,因此,摄像头140拍摄的画面可在机芯组件130的成像系统上成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40为两个,每个面盖组件120上设置一个摄像头140,因此可实现环形全景摄像机100的全方位监控。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上还设置有天线180,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内部还设置有对讲机,以实现环形全景摄像机100的对讲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上还设置有输出接口190,可用于将环形全景摄像机100拍摄到的画面输出至外界的存贮设备。请一并参阅图4,图5及图6,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包括多个沿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110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112,每个壳体单元112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1121及配合部1122。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与机芯组件、面盖组件及摄像头配合形成环形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为两侧开口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每个所述壳体单元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及配合部,多个所述壳体单元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以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与机芯组件、面盖组件及摄像头配合形成环形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为两侧开口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周向延伸的板状的壳体单元,每个所述壳体单元的首部及尾部分别设置有卡合部及配合部,多个所述壳体单元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以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壳体单元相对设置并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及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扣,另一个所述壳体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为凸起,所述配合部为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全景摄像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及所述卡扣均为L形,所述卡勾包括定位段及卡合段,所述定位段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单元,另一端与所述卡合段连接,所述卡扣包括限位段及钩挂段,所述限位段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单元,另一端与所述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伏宇金立合徐志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