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83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檩条、水槽、避雷件以及防雷引下线,光伏组件搭设于水槽上,水槽设于光伏组件与檩条之间,且水槽与檩条垂直交叉设置,避雷件环绕光伏组件设置,其中,避雷件包括第一避雷件和第二避雷件,第一避雷件装设于水槽的两端,第二避雷件装设于檩条的两端,防雷引下线装设于避雷件上,且防雷引下线与防雷接地网连接,使光伏组件、檩条、水槽、避雷件以及防雷引下线形成一体化防雷系统,以通过避雷件上设置的防雷引下线将雷电流传导至地下的防雷接地网中,以使所述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达到较佳的防雷效果。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f photovoltaic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其房屋的彩钢瓦屋面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在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时,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相应的接地防雷处理,但是,现有对光伏组件的防雷措施中,很少考虑将光伏组件与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使得光伏组件的雷电防护能力较弱,一旦建筑部分遭受雷击,光伏组件可能会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解决了现有光伏组件在建筑部分遭受雷击,导致光伏组件破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所述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檩条;水槽,所述光伏组件搭设于所述水槽上,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檩条之间,且所述水槽与所述檩条垂直交叉设置;避雷件,所述避雷件环绕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其中,所述避雷件包括第一避雷件和第二避雷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n光伏组件;/n檩条;/n水槽,所述光伏组件搭设于所述水槽上,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檩条之间,且所述水槽与所述檩条垂直交叉设置;/n避雷件,所述避雷件环绕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其中,所述避雷件包括第一避雷件和第二避雷件,所述第一避雷件装设于所述水槽的两端,所述第二避雷件装设于所述檩条的两端;/n防雷引下线,所述防雷引下线装设于所述避雷件上,且所述防雷引下线与防雷接地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
光伏组件;
檩条;
水槽,所述光伏组件搭设于所述水槽上,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檩条之间,且所述水槽与所述檩条垂直交叉设置;
避雷件,所述避雷件环绕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其中,所述避雷件包括第一避雷件和第二避雷件,所述第一避雷件装设于所述水槽的两端,所述第二避雷件装设于所述檩条的两端;
防雷引下线,所述防雷引下线装设于所述避雷件上,且所述防雷引下线与防雷接地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雷件沿着所述水槽的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避雷件沿着所述檩条的垂直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引下线设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防雷引下线均装设于所述避雷件上,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防雷引下线之间设置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5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件和所述防雷引下线均为镀锌扁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峰韩邢峰吴国欧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