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2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其技术要点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变压器和铅蓄电池,还包括底座和负载板,负载板包括一个水平板和四个倾斜板,四个倾斜板的顶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板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四个所述倾斜板的底端通过滑块滑移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四个倾斜板的底端相背离设置且与滑块铰接,太阳能板有五块,五块太阳能板分别设置在水平板和倾斜板的外侧侧壁上,底座内设置在容置腔,太阳能电池和变压器设置在容置腔内,水平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倾斜板倾斜角度的定位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太阳能板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线照射的同时,其体积小,使用方便,可以大范围推广。

A solar lead-aci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蓄电池,泛指所有在电量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被再次充电、反复使用的化学能电池的总称;其中铅蓄电池是常用的一种蓄电池,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清洁能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现如今,人们逐渐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883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太阳能背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外壳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外壳外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变压器,变压器右侧固定安装有铅蓄电池,电动机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电动机右侧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外部穿透安装有太阳能背板,转轴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上方顶端固定安装有光学传感器,立柱下方顶端固定安装有底板,开关、光学传感器和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与变压器和铅蓄电池电性连接。但是,此技术的太阳能背板和铅蓄电池整体体积过大,在电动车等上的使用十分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在保证太阳能板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线照射的同时,其体积小,使用方便,可以大范围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变压器和铅蓄电池,还包括底座和负载板,所述负载板包括一个水平板和四个倾斜板,四个所述倾斜板的顶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板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四个所述倾斜板的底端通过滑块滑移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四个所述倾斜板的底端相背离设置且与滑块铰接,所述太阳能板有五块,五块所述太阳能板分别设置在水平板和倾斜板的外侧侧壁上,所述底座内设置在容置腔,所述太阳能电池和变压器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水平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倾斜板倾斜角度的定位调节组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一个水平板、四个负载板和五个太阳能板的设置,可以满足在各个方向和角度上对太阳光线的接收。而且定位调节组件可以通过驱动滑块在底座上的滑移,可以改变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在一年四季或者不同的地区,将倾斜板调节至可以最大程度接收太阳光线的角度,从而本技术的太阳能板可以充分地接收太阳光线,并在太阳能电池内转化为电能,然后再通过变压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铅蓄电池内,而且本技术的整体体积小,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电动车等移动设备的电能供应,可以大范围推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板和转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水平板的下表面并延伸进入容置腔内,所述支板设置在容置腔的底壁上,所述支板上贯穿设置有供支撑杆滑移的通槽,所述支板上转动设置有与支撑杆外周壁螺纹连接的调节套,所述转杆通过转槽转动设置在容置腔的竖直侧壁上,所述转杆伸出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转钮,所述转杆伸入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容置腔内转动设置有水平调节杆,所述水平调节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水平调节杆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调节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转杆伸出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卡定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杆的时候,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可以促使水平调节杆转动,然后在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的作用下,可以促使调节套转动,从而调节套和支撑杆之间发生螺纹转动,支撑杆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进给,带动水平板进行移动的同时,促使滑块在底座上滑动,倾斜板发生转动;同时,卡定件可以限制转杆的转动,从而使倾斜板保持稳定的倾斜状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定件包括伸缩杆、卡接环槽和弹性的卡接环块,所述伸缩杆沿转杆的轴向滑移设置在转杆伸出容置腔的一端,所述转钮设置在伸缩杆远离转杆的一端,所述卡接环槽设置在底座的外侧壁上并位于转槽的四周,所述卡接环块设置在伸缩杆的外环壁上,所述卡接环槽和卡接环块的轴向断面为各边长呈同比例的T形面,所述卡接环块的体积大于卡接环槽的容积,所述卡接环块朝向卡接端设置有卡入弧面。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在转杆端壁滑移,可以带动卡接环块远离卡接环槽,转杆自由转动;卡接环块卡入卡接环槽内,由于卡接环块的体积大于卡接环槽的容积,卡接滑块发生弹性形变后可以与卡接环槽过盈抵接,进而卡接环槽和卡接环块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限制转杆的转动;而且卡入弧面的设置有利于将卡接环块挤进卡接环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板与倾斜板的转动连接处、两相邻所述倾斜板的相对侧壁间均设置有伸缩防护罩。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杂物卡在水平板与倾斜板的转动连接处而影响倾斜板的转动,也避免了雨水和杂物进入到负载板的内侧,对相关的结构在成腐蚀和影响倾斜板的位置偏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太阳能板的端壁上设置有缓冲弧角板,所述缓冲弧角板的两垂直侧壁分别与太阳能板的端壁和负载板的外侧壁连接。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太阳能板和负载板的连接端壁呈圆滑过渡,从而避免太阳能板的棱角边壁受到外物碰撞而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平直滑槽,所述滑块滑移设置在平直滑槽内,所述滑块沿滑移方向的两侧与平直滑槽的两端侧壁间设置有伸缩挡板。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滑块滑移的同时,可以避免杂物卡入平直滑槽内,进而保证滑块在平直滑槽内的顺畅滑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中部向上凸起的弧面。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弧面的倾斜趋势的作用下,可以使滴落在底座上的雨水顺利滑下底座,避免底座上积聚过多的水而发生水腐蚀。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环块通过连环与伸缩杆套接,所述连环通过螺栓与伸缩杆固定连接。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卡接环块反复插入和拔出卡接环槽,自身会受到很到的应力,很容易发生损坏,连环的上设置可以实现卡接环块在伸缩杆上的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对卡接环块进行更换,保证卡接环块和卡接滑槽之间的卡接作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改变倾斜板的角度,可以使太阳能板在多个方向接收太阳光线,而且整体体积小,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电动车等移动设备的电能供应,可以大范围推广;2.本技术中伸缩防护罩和伸缩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在对对电池整体使用过程中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以体现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用以体现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卡定件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太阳能板;2、太阳能电池;3、变压器;4、铅蓄电池;5、底座;6、负载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板(1)、太阳能电池(2)、变压器(3)和铅蓄电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5)和负载板(6),所述负载板(6)包括一个水平板(7)和四个倾斜板(8),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顶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板(7)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底端通过滑块(9)滑移设置在底座(5)的上表面,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底端相背离设置且与滑块(9)铰接,所述太阳能板(1)有五块,五块所述太阳能板(1)分别设置在水平板(7)和倾斜板(8)的外侧侧壁上,所述底座(5)内设置在容置腔(10),所述太阳能电池(2)和变压器(3)设置在容置腔(10)内,所述水平板(7)和底座(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倾斜板(8)倾斜角度的定位调节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太阳能板(1)、太阳能电池(2)、变压器(3)和铅蓄电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5)和负载板(6),所述负载板(6)包括一个水平板(7)和四个倾斜板(8),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顶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水平板(7)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底端通过滑块(9)滑移设置在底座(5)的上表面,四个所述倾斜板(8)的底端相背离设置且与滑块(9)铰接,所述太阳能板(1)有五块,五块所述太阳能板(1)分别设置在水平板(7)和倾斜板(8)的外侧侧壁上,所述底座(5)内设置在容置腔(10),所述太阳能电池(2)和变压器(3)设置在容置腔(10)内,所述水平板(7)和底座(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倾斜板(8)倾斜角度的定位调节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式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组件(11)包括支撑杆(12)、支板(13)和转杆(14),所述支撑杆(12)设置在水平板(7)的下表面并延伸进入容置腔(10)内,所述支板(13)设置在容置腔(10)的底壁上,所述支板(13)上贯穿设置有供支撑杆(12)滑移的通槽(15),所述支板(13)上转动设置有与支撑杆(12)外周壁螺纹连接的调节套(16),所述转杆(14)通过转槽(17)转动设置在容置腔(10)的竖直侧壁上,所述转杆(14)伸出容置腔(10)的一端设置有转钮(18),所述转杆(14)伸入容置腔(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9),所述容置腔(10)内转动设置有水平调节杆(20),所述水平调节杆(20)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所述水平调节杆(20)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2),所述调节套(16)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2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3),所述转杆(14)伸出容置腔(10)的一端设置有卡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林夏哲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夏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