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5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压识别控制器,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辅助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断路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接线端子台相连接,所述辅助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延时继电器输入端、极性插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识别输入电压从而接通电源,用于给各种灯饰供电,且不再受限于某个地区、某种电压的限制。

An electrical box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input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
本技术涉及电压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
技术介绍
景观灯配电用电气箱,是一种已经在美国广泛应用于小型场所及提供室内或室外装饰灯饰的配电电源,包括室内装饰灯,室外花园灯,路灯,水池照明灯等;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电源为室内装饰灯、室外花园灯、路灯、水池照明灯等提供电源。现有技术中的电气箱一般包括箱体、隔离变压器、定时器、断路器、接线端子台、输入电源线等。电气箱在不同地区使用,不能自动识别输入电压,需要购买相对应的电气箱,没有通用性,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电气箱通用性差、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使电气箱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使用,具备能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功能,为各种照明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供电电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压识别控制器,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辅助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断路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接线端子台相连接,所述辅助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延时继电器输入端、极性插座相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还外接有脉冲信号控制器,所述延时继电器并与第二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外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两插电源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极性插座可以与两插电源线相连接,用以给第一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电路供电。优选的,所述极性插座可外接定时器,再与两插电源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可外接光敏传感控制器。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不需外接光敏传感控制器时,需将连接器的跳线接入连接器。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输入端之间需串联热敏电阻,用于起到防浪涌的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气箱可自动识别输入电压,保障电气箱不再因为地区差异所使用的电压不同而导致产品无法使用,不必再局限于某个地区的某种电压,真正让电气箱实现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多个地区的通用。(2)本技术的电气箱当输入120V/208V/230V/277V的其中某种电压时,电源识别控制器会自动识别电压范围,确保继电器吸合从而给隔离变压器供电,通过定时器或者延时继电器设定开启或者关闭时间,当这样安装该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后,可实现自动识别电压,根据定制的计划接通电源,在恰当的时间给各种灯饰供电,所使用的继电器也是通过外接连接器的光敏传感控制器来实现通断,进而具备通过控制光通量实现电路的断开与闭合,节约电力,保护电力资源的浪费。(3)本技术的电气箱可输出24V、26V、28V、30V四种格式的电压,可根据距离远近选择合适的一个电压等级,防止因景观灯距离远、线路过长导致的电压损耗引起的景观灯供电电压不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气箱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箱整体外观箱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箱内部元件电气原理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气箱内部电压识别控制器的电器原理设计图。图中:1、箱体;2、隔离变压器;3、第一继电器;4、延时继电器;5、电压识别控制器;6、连接器;7、断路器;8、定时器;9、辅助变压器;10、接线端子台;11、输入电源线;12、金属板;13、极性插座;14、热敏电阻(NTC);15、第二继电器;16、脉冲信号控制器;17、连接器跳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包括箱体1,在电气箱体内安装有电压识别控制器5,将电压识别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线11进行连接,确保通过输入电源线11将不同电压等级的市电引入电压识别控制器5,通过电压识别控制器5自动对电压范围进行识别,同时电压识别控制器5所对应的电压等级指示灯点亮,用以给隔离变压器2以及辅助变压器9进行供电,并且在电压识别控制器5输出端和隔离变压器2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串联一个第一继电器3及一个或多个热敏电阻(NTC)14,串联热敏电阻(NTC)14可起到防浪涌的作用,并且热敏电阻(NTC)14的数量可由通过电路电流的大小而设定,断路器7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变压器2的输出端,第二继电器15的输入端连接断路器7的输出端,接线端子台10连接第二继电器15的输出端,其中延时继电器4的输入端外接一个脉冲信号控制器16,并且与辅助变压器9的输出端相连接,延时继电器4的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15的低压控制线路相连接,用以控制第二继电器15的闭合与断开,辅助变压器9还外接有一个极性插座13,极性插座13可外接定时器8,用于控制两插电源线的电压输入和断开,两插电源线与连接器6相连接,连接器6也可外接光敏传感控制器(当连接器6不接光敏传感控制器时,需将连接器跳线17接入连接器6),用于控制电路的闭合和断开,第一继电器3的低压控制线路则与连接器6所在线路进行连接,从而达到对第一继电器3的电路控制,这样设置,在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台10可得到稳定的24V、26V、28V、30V四种规格的稳压输出。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案采用的隔离变压器2规格为额定1200W功率,而第二继电器15所在的线路因电流较大,最大时可达50A,采用两组同规格的第二继电器15进行并联,从而起到分流的作用,第二继电器15的数量需根据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进行合理布置;第一继电器3和第二继电器15所在的电压等级亦不同,第一继电器3的控制线圈电压等级采用120V电压等级控制,第二继电器15的控制线圈电压等级则采用24V电压等级控制,第一继电器3和第二继电器15还可采用同规格的继电器,区别仅仅是控制线圈的电压等级不同。本技术的电气箱还内置一块金属板12,并将延时继电器4、电压识别控制器5、连接器6、断路器7、定时器8、接线端子台10布置于金属板12之上,可大大缩小电气箱的制造体积,使其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更便于室内、室外使用,减少占地面积。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电压识别控制器5的电气原理图,可根据图纸由相关企业生产制造,以应用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技术的电气箱在使用时,将输入电源线11接入市电,此时电压识别控制器5会自动识别输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压识别控制器,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辅助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断路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接线端子台相连接,所述辅助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延时继电器输入端、极性插座相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还外接有脉冲信号控制器,所述延时继电器并与第二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外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两插电源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输入电压的电气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压识别控制器,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电压识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辅助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断路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线路输出端与接线端子台相连接,所述辅助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延时继电器输入端、极性插座相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还外接有脉冲信号控制器,所述延时继电器并与第二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线路外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两插电源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承王一龙王英林江永法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伊戈尔电气有限公司佛山市伊戈尔电子有限公司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伊戈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