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柜及高压柜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4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柜及高压柜组合结构,包括柜体,柜体的顶面开设有沿柜体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及A相跨接母排、B相跨接母排和C相跨接母排,A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第一过线孔内穿出,B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第二过线孔内穿出,C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第三过线孔内穿出;其中,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中任意两者之间均间隔形成有安全间隙,所述安全间隙大于或等于125mm。三个引出端能够相互错开排布,能够适应柜体800mm的柜宽尺寸,且三个引出端之间相互形成大于125mm的安全间隙,能够防止电气放电现象发生。

High voltage cabinet an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柜及高压柜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柜及高压柜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10KV高压柜,其柜宽通常为800mm且为定值;布线时,A、B、C三相跨接母排通常由柜体顶部伸出并排列为一排布置。然而,根据安全规范标准要求,10KV高压柜内需保证电气间隙为至少125mm,而A、B、C三相跨接母排的排宽均为125mm,因此,在柜宽为800mm且不能改变的条件下,若采用A、B、C三相跨接母排并列呈一排布置的话,则无法保证各三相跨接母排之间、以及三相跨接母排与柜壁之间均形成大于125mm的安全电气间隙,致使容易发生电气放电现象,影响设备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柜及高压柜组合结构,旨在解决由于三相跨接母排排布不合理导致电气放电,影响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柜,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面开设有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及A相跨接母排、B相跨接母排和C相跨接母排,所述A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一过线孔内穿出,所述B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二过线孔内穿出,所述C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三过线孔内穿出;其中,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中任意两者之间均间隔形成有安全间隙,所述安全间隙大于或等于1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呈三角形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之间形成有第一安全间隙,所述第一安全间隙的数值为25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之间形成有第二安全间隙,所述第二安全间隙的数值为234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柜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内固定的第一穿墙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内固定的第二穿墙套管、及穿设于所述第三过线孔内固定的第三穿墙套管,所述A相跨接母排从所述第一穿墙套管内穿出,所述B相跨接母排从所述第二穿墙套管内穿出,所述C相跨接母排从所述第三穿墙套管内穿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内部分别设有母线室、电缆室和断路器室,所述柜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泄压口、第二泄压口和第三泄压口,所述第一泄压口与所述电缆室连通,所述第二泄压口与所述断路器室连通,所述第三泄压口与所述母线室连通。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高压柜组合结构,其包括两端贯通的过渡柜和两个如上所述的高压柜,所述过渡柜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高压柜的顶面,另一端设置于另一个所述高压柜的顶面,两个所述高压柜的顶部引出的所述A相跨接母排、所述B相跨接母排以及所述C相跨接母排分别穿设于所述过渡柜内并同相对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柜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高压柜的顶面可拆卸连接,且配合面压设有密封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柜包括第一柜段、第二柜段和伸缩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柜段通过所述伸缩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柜段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柜的侧壁设有散热部。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方案的高压柜中,由于在柜体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使得安装于柜体内部的A、B、C三相跨接母排能够分别从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以及第三过线孔内引出,具体可形成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从第一过线孔内穿出,B相跨接母排从第二过线孔内穿出,C相跨接母排从第三过线孔内穿出,且三个引出端能够相互错开排布,如此便能够实现对三相跨接母排的合理优化布局,从而适应柜体800mm的柜宽尺寸,且此时三个引出端之间相互形成大于125mm的安全间隙,能够防止电气放电现象发生,避免对设备及工作人员的人身造成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10、柜体,11、第一过线孔,12、第二过线孔,13、第三过线孔,14、母线室,15、电缆室,16、断路器室,17、第一泄压口,18、第二泄压口,20、A相跨接母排,30、B相跨接母排,40、C相跨接母排,50、第一穿墙套管,60、第二穿墙套管,70、第三穿墙套管,100、高压柜,200、高压柜组合结构,300、过渡柜,310、第一柜段,320、第二柜段,330、伸缩调节组件,340、散热部。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柜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高压柜100,其包括柜体10、A相跨接母排20、B相跨接母排30及C相跨接母排40。柜体10为立方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板通过折弯、拼焊等工艺加工成型。柜体10的前侧面下方设有检修门,检修门上安装有电磁锁,如此能够保证柜体10带电时检修门不能被检修人员打开,只有需要检修而停电时,检修门才能被检修人员打开而进入柜内进行操作,从而达到保证人身安全的目的。A相跨接母排20、B相跨接母排30以及C相跨接母排40通过绝缘子固定在柜体10的内侧壁上,且为了防止发生电气发电,分别与柜体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安全间距。一实施例中,该安全间距为420mm,大于安全规范要求的125mm,因而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所述柜体10的顶面开设有沿所述柜体10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11、第二过线孔12和第三过线孔13;所述A相跨接母排20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柜,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面开设有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及/nA相跨接母排、B相跨接母排和C相跨接母排,所述A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一过线孔内穿出,所述B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二过线孔内穿出,所述C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三过线孔内穿出;其中,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中任意两者之间均间隔形成有安全间隙,所述安全间隙大于或等于12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面开设有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的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第三过线孔;及
A相跨接母排、B相跨接母排和C相跨接母排,所述A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一过线孔内穿出,所述B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二过线孔内穿出,所述C相跨接母排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且其引出端从所述第三过线孔内穿出;其中,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中任意两者之间均间隔形成有安全间隙,所述安全间隙大于或等于1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呈三角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之间形成有第一安全间隙,所述第一安全间隙的数值为2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与所述C相跨接母排的引出端之间形成有第二安全间隙,所述第二安全间隙的数值为234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柜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内固定的第一穿墙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内固定的第二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光孙伟贺未王富忠陆荣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辉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