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转换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3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M转换接口,包括转换器外壳、接口、铝箔屏蔽胶带和循环冷却水管,所述接口外壁上通过胶粘固定缠绕连接有铝箔屏蔽胶带,所述铝箔屏蔽胶带外侧通过卡接缠绕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外壳以及铝箔屏蔽胶带,实现了在B‑M转换接口使用过程中,通过保护外壳与铝箔屏蔽胶带的双重保护,防止接口使用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造成数据以及信号传输发生延迟或者中断,严重时更会损坏数据信息的问题。通过循环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液持续不断的与接口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防止出现热量在接口处不断积累,损害接口,同时影响接口处的信息传输速率的问题。

A B-M conversion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转换接口
本技术涉及通讯接口
,具体为一种B-M转换接口。
技术介绍
在企业信息化、楼宇BAS、工控项目中监控设备种类繁多,系统联网中通信协议的多样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工期、成本和系统稳定,解决自动化系统通信协议的转换及通信标准化的问题意义重大,BACnet是真正的非专有的、开放式的通信协议标准,这意味着没有使用专有的芯片和协议,故被广大的业主,大楼管理人员,企业等所接受。BACnet网关协议转换能实现BACnetMS/TP,BACnetIPRS485、RS232厂家协议转BACnet网关,BACNet网关能完成RS232/485,MODBUS到BACNETMS/TP,BACNETIP的数据转换,使得具有串口的制冷机组、空调、电梯、传感器、显示器、电动门、除湿机组、报警器能迅速地完成与BacNet系统的集成,现有的BACnetMS/TP接口即B-M接口最多可连接64台BACnet现场设备。但是,传统的B-M转换接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现有的B-M转换接口在使用时接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在进行数据以及信号传输时,会产生相互干扰,造成数据以及信号传输发生延迟或者中断,严重时更会损坏数据信息,造成较大的损失。2、现有的B-M转换接口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时刻进行大量数据的交换传输,使得B-M接口处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往往只能依靠外壳进行自然散热,散热效率较慢,热量在接口处不断积累,容易损害接口,同时影响接口处的信息传输速率。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M转换接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M转换接口,包括转换器外壳、接口、铝箔屏蔽胶带和循环冷却水管,所述转换器外壳一侧通过螺钉固定阵列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外壁上通过胶粘固定缠绕连接有铝箔屏蔽胶带,所述铝箔屏蔽胶带外侧通过卡接缠绕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管外侧远离铝箔屏蔽胶带一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循环冷却水管对应伸出保护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管进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管出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接口两端外壁上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远离转换器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循环泵,用于循环冷却水管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于冷却液持续不断的与接口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远离转换器外壳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用于提供冷却液。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屏蔽胶带缠绕圈数为2-5圈,用于保证屏蔽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外壳四周边缘伸出接口外表面1-3cm,用于保护接口,防止接口与外物发生碰撞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为绝缘隔热外壳,用于防止外界温度对接口造成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外壳以及铝箔屏蔽胶带,实现了在B-M转换接口使用过程中,通过保护外壳的绝缘性进行第一道屏蔽保护,通过铝箔屏蔽胶带对接口进行第二道屏蔽保护,经过双重保护,防止接口使用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造成数据以及信号传输发生延迟或者中断,严重时更会损坏数据信息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循环冷却水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连接管,实现了在B-M转换接口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水管输送冷却液进入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液持续不断的与接口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防止出现热量在接口处不断积累,损害接口,同时影响接口处的信息传输速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中:1-转换器外壳;2-进水管;3-出水管;4-接口;5-铝箔屏蔽胶带;6-循环冷却水管;7-保护外壳;8-连接水管;9-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B-M转换接口,包括转换器外壳1、接口4、铝箔屏蔽胶带5和循环冷却水管6,转换器外壳1一侧通过螺钉固定阵列连接有接口4,接口4外壁上通过胶粘固定缠绕连接有铝箔屏蔽胶带5,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同时用于传递接口4产生的热量,铝箔屏蔽胶带5外侧通过卡接缠绕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6,用于接口4的散热降温,循环冷却水管6外侧远离铝箔屏蔽胶带5一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7,用于保护接口4的同时屏蔽电磁干扰,循环冷却水管6对应伸出保护外壳7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8,用于连接循环冷却水管6,循环冷却水管6进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用于传输冷却液,循环冷却水管6出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用于冷却液的排出,接口4两端外壁上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密封垫9,用于接口4的密封保护。进水管2远离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循环泵,用于循环冷却水管6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于冷却液持续不断的与接口4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出水管3远离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用于提供冷却液,铝箔屏蔽胶带5缠绕圈数为2-5圈,用于保证屏蔽效果,转换器外壳1四周边缘伸出接口4外表面1-3cm,防止接口4与外物发生碰撞造成损伤,保护外壳7为绝缘隔热外壳,用于防止外界温度对接口4造成影响。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保护外壳7的绝缘性进行第一道屏蔽保护,通过铝箔屏蔽胶带5对接口4进行第二道屏蔽保护,经过双重保护,防止接口4使用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造成数据以及信号传输发生延迟或者中断,严重时更会损坏数据信息的问题。在B-M转换接口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水管2输送冷却液进入循环冷却水管6,循环冷却水管6中的冷却液持续不断的与接口4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防止出现热量在接口4处不断积累,损害接口4,同时影响接口4处的信息传输速率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M转换接口,包括转换器外壳(1)、接口(4)、铝箔屏蔽胶带(5)和循环冷却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外壳(1)一侧通过螺钉固定阵列连接有接口(4),所述接口(4)外壁上通过胶粘固定缠绕连接有铝箔屏蔽胶带(5),所述铝箔屏蔽胶带(5)外侧通过卡接缠绕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6),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外侧远离铝箔屏蔽胶带(5)一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7),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对应伸出保护外壳(7)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8),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进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出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接口(4)两端外壁上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密封垫(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转换接口,包括转换器外壳(1)、接口(4)、铝箔屏蔽胶带(5)和循环冷却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外壳(1)一侧通过螺钉固定阵列连接有接口(4),所述接口(4)外壁上通过胶粘固定缠绕连接有铝箔屏蔽胶带(5),所述铝箔屏蔽胶带(5)外侧通过卡接缠绕固定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管(6),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外侧远离铝箔屏蔽胶带(5)一侧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7),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对应伸出保护外壳(7)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8),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进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循环冷却水管(6)出水口对应伸出转换器外壳(1)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接口(4)两端外壁上通过卡接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王超刘文琦马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和欣汇达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