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接触器和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73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接触器和电动汽车,该保护电路包括电源、接触器开关、等效电阻、等效电感、放电电阻、充放电器件和单向导流器件;电源的负极与等效电阻的一端连接,等效电阻的另一端与等效电感的一端连接;等效电感的另一端与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与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放电电阻的一端、单向导流器件的第一端均与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放电电阻的另一端、单向导流器件的第二端均与充放电器件的一端连接,充放电器件的另一端与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以解决了由于接触器开关在断开瞬间产生拉弧电流而导致触电粘连的问题。

Electric vehicle contactor protection circuit, contactor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接触器和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接触器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电动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完成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上电开启、下电关闭过程是由主接触器的吸合与断开来实现的。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根据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可知,接触器寿命是由接触器触点吸合、断开的次数和接触器在每次吸合、断开时的电流大小决定的,电流越大其寿命越短,若电流过大时会导致接触器触点发生粘连,造成接触器报废,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隐患。若电动汽车在严重故障时无法紧急下电,会造成接触器带载下电而导致发生触点粘连严重问题。因此如何避免发生接触器带载下电是电动汽车制造行业需要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E0、接触器开关、等效电阻R0、等效电感L0、放电电阻R1、充放电器件C和单向导流器件D;/n所述电源E0的负极与所述等效电阻R0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等效电感L0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电感L0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E0的正极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放电电阻R1的一端、所述单向导流器件D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单向导流器件D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充放电器件C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器件C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E0、接触器开关、等效电阻R0、等效电感L0、放电电阻R1、充放电器件C和单向导流器件D;
所述电源E0的负极与所述等效电阻R0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等效电感L0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电感L0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E0的正极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放电电阻R1的一端、所述单向导流器件D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单向导流器件D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充放电器件C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器件C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器件C为充放电电容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接触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流器件D为充电二极管D1,所述充电二极管D1的阳极为所述单向导流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