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夹件本体包括主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为主板的上端折弯形成,所述下侧板为主板的下端折弯形成,所述上侧板的末端与所述下侧板的末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板;所述夹件本体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三组加强架组,三组加强架组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三个支撑板处,所述加强架为由四条加强筋首尾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架内还设有四个辅助筋且四个辅助筋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主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支撑板皆为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用钢板代替槽钢,解决了打孔麻烦的问题,且能够保证夹件强度。
New transformer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变压器夹件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铁芯是变压器的主要部件之一,目前生产中变压器铁芯夹具大部分都是使用槽钢,但是在槽钢上打孔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用钢板代替槽钢,解决了打孔麻烦的问题,且能够保证夹件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包括夹件本体,所述夹件本体包括主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为主板的上端折弯形成,所述下侧板为主板的下端折弯形成,所述上侧板的末端与所述下侧板的末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主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下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开口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板且分别为设于夹件本体中部的中央支撑板和位于中央支撑板两端的左、右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开口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央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夹件本体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三组加强架组,三组加强架组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三个支撑板处,所述加强架为由四条加强筋首尾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上侧板,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主板,所述第三加强筋设于下侧板,所述第四加强筋设于支撑板;所述加强架内还设有四个辅助筋且分别第一辅助筋、第二辅助筋、第三辅助筋和第四辅助筋,所述第一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三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三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四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一辅助筋、所述第二辅助筋、所述第三辅助筋和所述第四辅助筋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主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支撑板皆为钢板。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加强筋一体形成于上侧板,所述第二加强筋一体形成于主板,所述第三加强筋一体形成于下侧板,所述第四加强筋一体形成于支撑板。进一步地说,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截面分别设为弧形。进一步地说,每一加强架组设有三个加强架。进一步地说,所述辅助筋为金属筋。进一步地说,所述辅助筋包括中心柱和若干金属珠且由中心柱依次穿过若干金属珠串联形成。进一步地说,所述金属珠紧密相连。进一步地说,所述金属珠为实心金属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夹件本体使用钢板代替槽钢,先在钢板上打孔,然后将打过孔的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折弯形成上侧板和下侧板,如此解决了槽钢打孔困难的问题;同时在夹件本体内设置加强结构,解决钢板作为变压器夹件使用,强度不够的问题;更佳的是,第一辅助筋、所述第二辅助筋、所述第三辅助筋和所述第四辅助筋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使上侧板和下侧板具有抗震、抗形变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夹件本体的强度;更佳的是,辅助筋由中心柱依次依次穿过若干金属珠串联形成,辅助筋由实心金属珠串成,抗形变效果佳,提高辅助筋自身的强度,从而进一步达到支撑夹件本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筋的结构示意图;夹件本体1、主板11、主螺孔111、辅助螺孔112、第一辅助螺孔1121、第二辅助螺孔1122、第三辅助螺孔1123、第四辅助螺孔1124、让位半孔113、上侧板12、下侧板13、开口14、支撑板15、中央支撑板151、左支撑板152、右支撑板153、安装孔154、加强架16、第一加强筋161、第二加强筋162、第三加强筋163、第四加强筋164、第一辅助筋165、第二辅助筋166、第三辅助筋167、第四辅助筋168、中心柱1692和金属珠169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夹件本体1,所述夹件本体包括主板11、上侧板12和下侧板13,所述上侧板为主板的上端两次折弯形成,所述下侧板为主板的下端两次折弯形成,所述上侧板的末端与所述下侧板的末端之间形成开口14,所述主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下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开口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板15且分别为设于夹件本体中部的中央支撑板151和位于中央支撑板两端的左支撑板152、右支撑板153,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开口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央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有安装孔154;所述主板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若干螺孔包括四个辅助螺孔112和两个主螺孔111,所述两个主螺孔设于主板的中部且分别与主板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80-200mm;所述四个辅助螺孔包括分别设于主板四个角的第一辅助螺孔1121、第二辅助螺孔1122、第三辅助螺孔1123和第四辅助螺孔1124,所述第一辅助螺孔与所述第二辅助螺孔设于主板的左端,所述第三辅助螺孔和所述第四辅助螺孔设于主板的右端,所述第一、二辅助螺孔与所述第三、四辅助螺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辅助螺孔与所述第三辅助螺孔的中心到上侧板的距离分别为20-30mm,所述第二辅助螺孔与所述第四辅助螺孔的中心到下侧板的距离分别为15-25mm;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的末端分别设有避让四个辅助螺孔的让位半孔113,所述辅助螺孔与所述让位半孔同心设置;所述夹件本体的长度为1200-1300mm、宽度为50-70mm且高度为150-250mm。所述夹件本体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三组加强架组,三组加强架组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三个支撑板处,所述加强架16为由四条加强筋首尾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加强筋161、第二加强筋162、第三加强筋163和第四加强筋164,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上侧板,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主板,所述第三加强筋设于下侧板,所述第四加强筋设于支撑板;所述加强架内还设有四个辅助筋且分别第一辅助筋165、第二辅助筋166、第三辅助筋167和第四辅助筋168,所述第一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三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三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四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一辅助筋、所述第二辅助筋、所述第三辅助筋和所述第四辅助筋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使上侧板和下侧板具有抗震、抗形变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夹件本体的强度;所述主板、所述上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件本体,所述夹件本体包括主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为主板的上端折弯形成,所述下侧板为主板的下端折弯形成,所述上侧板的末端与所述下侧板的末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主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下侧板相对设置;/n所述开口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板且分别为设于夹件本体中部的中央支撑板和位于中央支撑板两端的左、右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开口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央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有安装孔;/n所述夹件本体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三组加强架组,三组加强架组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三个支撑板处,加强架为由四条加强筋首尾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上侧板,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主板,所述第三加强筋设于下侧板,所述第四加强筋设于支撑板;所述加强架内还设有四个辅助筋且分别为第一辅助筋、第二辅助筋、第三辅助筋和第四辅助筋,所述第一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三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三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四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一辅助筋、所述第二辅助筋、所述第三辅助筋和所述第四辅助筋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n所述主板、所述上侧板、所述下侧板和所述支撑板皆为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压器夹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件本体,所述夹件本体包括主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为主板的上端折弯形成,所述下侧板为主板的下端折弯形成,所述上侧板的末端与所述下侧板的末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主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侧板与所述下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开口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板且分别为设于夹件本体中部的中央支撑板和位于中央支撑板两端的左、右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开口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央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有安装孔;
所述夹件本体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三组加强架组,三组加强架组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三个支撑板处,加强架为由四条加强筋首尾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上侧板,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主板,所述第三加强筋设于下侧板,所述第四加强筋设于支撑板;所述加强架内还设有四个辅助筋且分别为第一辅助筋、第二辅助筋、第三辅助筋和第四辅助筋,所述第一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二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加强筋的中部和第三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三辅助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加强筋的中部和第四加强筋的中部,所述第四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力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