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57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通过设计热量传感器、万向软管、夹持体,电线、预警器,让在使用火龙灸、艾灸的进行治疗的病人,皮肤温度过高时,发出声响进行预警,进而防止烫伤的发生,且在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不会影响体火龙灸、艾灸的效果,能够针对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预警。

An auxiliary early warning device against sca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使用火龙灸治疗调理身体越来越平常。火龙灸是通过任督二脉,振奋机体的阳气,发挥阳气濡养和温煦的功能,起到温肾壮阳,提高孕育率的作用。火龙灸整合了中医药理、针灸、艾灸的作用原理,具有强壮真元、温通气血、调和阴阳、通络开痹、活血化瘀、引邪外出、预防保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目前做火龙灸时,由于发热需要一定温度,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容易烫伤,尤其在一些老年病人中,因为老年病人反应较为迟钝,烫伤发生的概率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通过设计,解决了做火龙灸、艾灸理疗时,因温度过高,病人不能及时感觉到体表的较高温度,病人皮肤容易被烫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包括热量传感器、万向软管、夹持体,电线、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感器前端为温度传感片,热量传感器后端接在电线一端,所述电线两端露出,其中靠近热量传感器一端的电线被传感器接头包裹,电线中间部分被绝缘层包裹;电线另一侧接入在预警器内;所述预警器内部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串联预警灯,所述预警灯9外侧接在预警器上端,众所周知,人体皮肤温觉的温度为20℃—47℃之间,当温度在35℃左右,人体皮肤产生温觉;温度超过45℃时,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温度达到47℃时,有烫伤痛感;温度大于50℃时就会烫伤形成水疱;如果60℃接触人体皮肤一分钟,就会造成Ⅲ度烫伤,当热传感器受到外部温度度超过45°时,预警器内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工作电路接通接通蜂鸣器,蜂鸣器发出声音,预警灯发亮,预警器背部可放入电池,采用电池供电。所述电线其中一段放置在万向软管内,所述万向软管一侧连接传感器接头,另一侧连接固定在夹持中间位置的固定孔内。所述夹持体为一个中间开口的夹子,握住夹柄向内施力可将夹持体固定在病床上,夹持体的内夹持面设有防滑垫,使固定稳定。上述的温度传感器、电池、预警器元件,为现有技术的常规选择,均可用常规手段获得,其工作原理对于相关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通过设计热量传感器、万向软管、夹持体,电线、预警器,让在使用火龙灸、艾灸的进行治疗的病人,皮肤温度过高时,发出声响进行预警,进而防止烫伤的发生,且在使用使用本技术时,不会影响体火龙灸、艾灸的效果,能够针对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预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热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传感器接头,2-万向软管,3-热感传感器,4-固定空,5-夹持体,6-电线,7-预警器,8-凤鸣器孔,9-预警灯,10-防滑垫,A-局部放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包括热量传感器3、万向软管2、夹持体5,电线6,预警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感器3前端为温度传感铁片,热量传感器3后端接在电线6一端,所述电线6两端露出,其中靠近热量传感器3一端的电线被传感器接头包裹,电线中间部分被绝缘层包裹;电线另一侧接入在预警器7内;所述预警器7内部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串联预警灯9,所述预警灯9外侧接在预警器7上端,众所周知,人体皮肤温觉的温度为20℃—47℃之间,当温度在35℃左右,人体皮肤产生温觉;温度超过45℃时,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温度达到47℃时,有烫伤痛感;温度大于50℃时就会烫伤形成水疱;如果60℃接触人体皮肤一分钟,就会造成Ⅲ度烫伤,当热传感器3受到外部温度度超过45°时,预警器7内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工作电路接通接通蜂鸣器,蜂鸣器发出声音,预警灯9发亮,预警器7背部可放入电池,采用电池供电。所述电线6其中一段放置在万向软管内,所述万向软管2一侧连接传感器接头,另一侧连接固定在夹持体5中间位置的固定孔4内。所述夹持体5为一个中间开口的夹子,握住夹柄向内施力可将夹持体5固定在病床上,夹持体的内夹持面设有防滑垫10,使固定稳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在为进行火龙灸病人皮肤进行高温预警,防止烫伤中的应用。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包括热量传感器3、万向软管2、夹持体5,电线6,预警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感器3前端为温度传感铁片,热量传感器3后端接在电线6一端,所述电线6两端露出,其中靠近热量传感器3一端的电线被传感器接头包裹,电线中间部分被绝缘层包裹;电线另一侧接入在预警器7内,所述预警器7内部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串联预警灯9,所述预警灯9外侧接在预警器7上端,当热传感器3受到外部温度度超过45°时,预警器7内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工作电路接通接通蜂鸣器,蜂鸣器发出声音,预警灯9发亮,预警器7背部可放入电池,采用电池供电。具体实施时,医护人员将夹持体5夹持到病床上,装有电池的预警器放置在病人的床头上,调节万向软管1到合适的位置,将热传感器放置到粗宣纸下、皮肤上,在粗宣纸上铺上生姜细沫,于姜沫上铺上适量艾绒或艾柱,加以燃烧,当燃烧温度到达45°时,预警器7内的蜂鸣器将会发出响声,预警灯9将发亮,病人及时呼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作出降温处理,或者停止治疗,防止了烫伤的发生。本技术申请的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通过设计热量传感器、电线、预警器,让在使用火龙灸、艾灸的进行治疗的病人,皮肤温度过高时,发出声响进行预警,进而防止烫伤的发生;通过设计夹持体、万向软管,能够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病人火龙灸、艾灸的皮肤处,使得在使用本技术时,不会影响体火龙灸、艾灸的效果,能够针对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预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传感器、万向软管、夹持体,电线、预警器,所述热量传感器前端为温度传感片,热量传感器后端接在电线一端,所述电线两端露出,其中靠近热量传感器一端的电线被传感器接头包裹,电线中间部分被绝缘层包裹,电线另一侧接入在预警器内;/n所述预警器内部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串联预警灯,所述预警灯外侧接在预警器上端,预警器背部可放入电池,采用电池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伤辅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传感器、万向软管、夹持体,电线、预警器,所述热量传感器前端为温度传感片,热量传感器后端接在电线一端,所述电线两端露出,其中靠近热量传感器一端的电线被传感器接头包裹,电线中间部分被绝缘层包裹,电线另一侧接入在预警器内;
所述预警器内部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串联预警灯,所述预警灯外侧接在预警器上端,预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梅袁卓珺袁君鲁晓玲马栋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