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544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AI识别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其特征在于:云端服务器与人脸库交换数据,从人脸库提取出刷脸进入景区游客面部信息,与移动终端设备比对采集到的人脸是否在人脸库中有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则判定为逃票游客,将警告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设备和指挥景区指挥中心。景区工作人员佩戴移动终端设备在游客人群中走动或者静置拍摄,接到反馈信息后,可以迅速进行现场处置,并且在景区指挥中心留存证据。现场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阻滞游客,不影响正常游客游览心情,提升满意度,可有效进行逃票行为的治理工作,也可根据自定义人脸库进行重点人员的筛查工作。

Scenic spot ticket checking system based on face AI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
本技术属于AI识别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与生活品质的追求愈加热烈,旅游成为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各地的旅游人数不断的攀升。尤其是国内外的著名景点的旅游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景区的进出口检票工作,给景区每天的接待增加了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出现一些逃票或假票现象的发生,给景点每年都会带来不少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景区检票都是使用人工查看检验的方式,每个景点的每个门口都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检票工作,从而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减少人力资源的花费,在景区检票方面需要开发一种自动检票系统,能更好减少景点在检票方面花费的人力资源。中国专利申请201510812683.5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景区自动检票系统,属于人脸识别领域,包括控制器模块、数据库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电源模块、人脸数据采集模块、动作执行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查询显示模块;使用红外感应模块感应是否有人走近检票系统,当有人时,感应人的高度,将感应数据传给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模块调节人脸识别模块到最合适位置进行人脸验证识别;系统还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当有游客逃票进入或强迫式进入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声通知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解决景区门口检票花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其存在的不足是,不能排除大型开放式景区,逃票游客从野路小道进入景区又逃避检票的问题,在游客人群中也无法识别这一部分逃票游客。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游客人群中识别逃票游客的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包括景区指挥中心、景区票务系统、前端采集设备和5G传输模块,景区指挥中心设置监控屏幕和基于私有云和内网的信息交互、计算、存储装置;景区票务系统设置票务信息数据库和人脸信息数据库,依据票号和身份证号,实现两库之间数据关联索引;前端采集设备包括便携式摄像单元、人脸AI识别单元,在采集图像基础上实现初步运算,建立人脸数据模型;5G传输模块利用5G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实现前端采集设备和景区指挥中心、票务系统的数据交互。云端服务器与人脸库的交互机制如下:从前端采集的人脸信息,经前段设备初步审核,符合比对点需求后,由5G设备传输将人脸信息传回服务器,与人脸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根据预设阈值返回比对结果,确认则默认为正常购票游客,否定则认定为逃漏票人员,并将警告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设备和指挥景区指挥中心。景区工作人员佩戴移动终端设备在游客人群中走动或者静置拍摄,接到反馈信息后,可以迅速进行现场处置,并且在景区指挥中心留存证据。利用5G信号低延迟属性,可以使得现场人员在1-2秒内得到反馈信息,及时处理,避免阻滞游客,不影响正常游客游览心情,提升满意度。其中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景区票务系统设置接口模块。便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避免延迟。所述的反馈单元为显示单元、发声单元、指示灯之一或任意组合。可以根据设置显示游客个人数据,如照片、年龄、行为方式、购票信息等。发声单元或者指示灯实现反馈信息到现场提醒。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的智能眼镜包括头戴终端,头戴终端内设置高清摄像头、镜片、近眼可视化显示屏、VPU处理器和接口。所述的移动通讯单元为手机、平板电脑和/或笔记本电脑。所述的景区票务系统连接面部识别摄像头,一个以上数量的面部识别摄像头设置于景区游客人口处。既可以采用景区票务系统的原始摄像头,也可以根据需要另设,提高摄制精度,便于后续人脸识别AI比对。所述的5G网络无线包括移动式5G网络中继站。可以灵活地在各个景区布点设网,尤其可以解决深沟峡谷之类的景点,大大降低组网成本,提高灵活性。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通过景区指挥中心设置监控屏幕、通讯装置、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云端服务器、景区指挥中心与移动终端设备两两之间通过5G网络无线连接,实现云端服务器与人脸库交换数据,从人脸库提取出刷脸进入景区游客面部信息,与移动终端设备比对采集到的人脸是否在人脸库中有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则判定为逃票游客,将警告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设备和指挥景区指挥中心。景区移动执法人员以轻便型智能眼镜终端作为工具,提供一个能够对视野内人脸识别的安卓客户端,后台系统提供一个能够对人脸识别数据结构化存储、管理的应用业务系统,方便景区人员直观实时的了解人像识别情况,对人像识别记录管理、离线数据库管理/推送、用户管理/应用升级管理等工作。移动执法人员在景区移动巡逻过程中,可以简便快捷的操作眼镜进行采集、识别、现场视频回传、接收后台人员提示信息。移动执法系统通过与景区票务系统人脸库进行配合对比,可有效进行逃票行为的治理工作,也可根据自定义人脸库进行重点人员的筛查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人脸识别原理过程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两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包括景区指挥中心和景区票务系统,景区指挥中心设置监控屏幕和通讯装置,还包括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便携式摄像单元、反馈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云端服务器设置人脸AI识别模块,云端服务器连接景区票务系统,景区票务系统设置人脸库;云端服务器、景区指挥中心与移动终端设备两两之间通过5G网络无线连接。云端服务器与人脸库交换数据,从人脸库提取出刷脸进入景区游客面部信息,与移动终端设备比对采集到的人脸是否在人脸库中有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则判定为逃票游客,将警告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设备和指挥景区指挥中心。景区工作人员佩戴移动终端设备在游客人群中走动或者静置拍摄,接到反馈信息后,可以迅速进行现场处置,并且在景区指挥中心留存证据。利用5G信号低延迟属性,可以使得现场人员在3-5秒内得到反馈信息,及时处理,避免阻滞游客,不影响正常游客游览心情,提升满意度。在系统模块上,可以根据功能设置为基础层、数据层、能力层、业务层和展现层。展现层:对用户展现方式,以安卓APP、后台PCWEB端为主要展现形式。业务层:通过调用下层的平台能力,为用户提供包括逃票提示、认证对比、视频回传等在内的多项业务功能。能力层:提供人脸检测、特征提取、流媒体等多项业务能力,向上开放给业务层提供应用的调用服务。其中,人脸检测部分采用可动态扩展的分布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包括景区指挥中心和景区票务系统,景区指挥中心设置监控屏幕和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n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便携式摄像单元、反馈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n云端服务器设置人脸AI识别模块,云端服务器连接景区票务系统,景区票务系统设置人脸库;/n云端服务器、景区指挥中心与移动终端设备两两之间通过5G网络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包括景区指挥中心和景区票务系统,景区指挥中心设置监控屏幕和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便携式摄像单元、反馈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
云端服务器设置人脸AI识别模块,云端服务器连接景区票务系统,景区票务系统设置人脸库;
云端服务器、景区指挥中心与移动终端设备两两之间通过5G网络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区票务系统设置黑名单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区票务系统设置接口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AI识别的景区票证稽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单元为显示单元、发声单元、指示灯之一或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崔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