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
本技术涉及拍摄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
技术介绍
长焦镜头景深比较浅,普遍存在高低温虚焦、场曲不同等情况。所谓虚焦,指虚焦点,是平行光经过镜面折射或反射后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区别于实焦点:实焦点是实际光线可以会聚的点。所谓场曲,又称“像场弯曲”,当透镜存在场曲时,整个光束的交点不与理想像点重合,虽然在每个特定点都能得到清晰的像点,但整个像平面则是一个曲面。这样在镜检时不能同时看清整个像面,给观察和照相造成困难。出现上述问题,是长焦镜头中透镜的设置不合理所致,在光纤的传播过程中,其经过既定的透镜并被折射后,未能按照理想的传播路径到达理想的成像点,导致上述问题。因此,现有的长焦镜头未能合理避免虚焦的出现,降低了镜头成像的清晰度,不利于拍摄成像。因此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通过设置凸透镜与凹透镜的配合,合理设置透镜的配合,提高了光线的折射传播精确度,使成像效果更好。为了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镜筒(1)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第四透镜(7)、第五透镜(9)、第六透镜(10)、第七透镜(12)和第八透镜(14),所述的第一透镜(3)为凹透镜且前表面的凹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凹面半径;所述的第二透镜(4)为平凸透镜且前表面为凸面,后表面为平面;所述的第三透镜(5)为凹透镜且前表面的凹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凹面半径;所述的第四透镜(7)为双凸透镜,所述的第五透镜(9)为双凸透镜,且前表面的凸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凸面半径,第六透镜(10)的前表面为凹面,后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10)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镜筒(1)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第四透镜(7)、第五透镜(9)、第六透镜(10)、第七透镜(12)和第八透镜(14),所述的第一透镜(3)为凹透镜且前表面的凹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凹面半径;所述的第二透镜(4)为平凸透镜且前表面为凸面,后表面为平面;所述的第三透镜(5)为凹透镜且前表面的凹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凹面半径;所述的第四透镜(7)为双凸透镜,所述的第五透镜(9)为双凸透镜,且前表面的凸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凸面半径,第六透镜(10)的前表面为凹面,后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10)的前表面贴合在第五透镜(9)的后表面上;所述的第七透镜(12)为双凸透镜,且第七透镜(12)的前表面的凸面半径大于后表面的凸面半径,所述的第八透镜(14)为凹透镜,且其前表面为凹面,后表面为凸面,前表面的凹面半径小于后表面的凹面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无畸变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1)由前至后包括第一镜筒腔(101)、第二镜筒腔(102)和第三镜筒腔(103),所述的第一镜筒腔(101)的内径大于第二镜筒腔(102)的内径,第二镜筒腔(102)的内径大于第三镜筒腔(103)的内径;所述镜筒(1)的前端设置有前盖(2),前盖(2)上设置有通光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无畸变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3)设置于第一镜筒腔(101)内,第一透镜(3)的前表面抵紧前盖(2),第一透镜(3)的后表面与第二透镜(4)的前表面接触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无畸变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4)的前表面位于第一镜筒腔(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堂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合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