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35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15
一种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中,在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的侧面设置狭缝,并且在该狭缝中插入对叶片驱动装置的叶片进行收容的插入部,通过使插入部能够顺畅地插入狭缝,改善组装的操作性。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包括: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和组装于透镜框的叶片驱动装置。透镜框包括:前框部,保持前侧的透镜;后框部,具有相对于前框部扩径的台阶部,并保持后侧的透镜;一对狭缝,沿着台阶部形成于前框部的侧面;以及连结部,在狭缝的外侧连结前框部和后框部。叶片驱动装置包括:框体;以及插入部,具有配置在透镜的光轴上的开口,并收容叶片,其从框体突出以插入所述狭缝。框体具备抵接面,该抵接面与垂直于所述后框部的光轴方向的面抵接。

Blade drive for phot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透镜框上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在透镜框的侧面设置有狭缝,使具有开口的插入部(底板)从叶片驱动装置的驱动部突出,通过将该插入部插入透镜框的狭缝,将透镜框和叶片驱动装置一体地进行组装(参照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中,在由一对底板构成的插入部设置有将光圈叶片滑动自如地保持的叶片室,通过在保持于透镜框的多个透镜之间插入插入部,从而将插入部的开口配置于多个透镜的光轴上,通过配置在透镜框的外侧的驱动部的动作,使叶片室内的光圈叶片滑动,来控制光圈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08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中,当将从叶片驱动装置的驱动部突出的插入部插入到设置于透镜框的侧面的狭缝时,只要能够以不对薄板状的插入部施加弯曲应力的方式顺畅地插入,就能够改善透镜框和叶片驱动装置的组装操作性。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即,在如下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中,通过使插入部能够顺畅地插入狭缝,从而改善组装的操作性等:将狭缝设置于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的侧面,在该狭缝中插入对叶片驱动装置的叶片进行收容的插入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包括: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和组装于该透镜框的叶片驱动装置。所述透镜框包括:前框部,保持前侧的透镜;后框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前框部扩径的台阶部,并保持后侧的透镜;一对狭缝,沿着所述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前框部的侧面;以及连结部,在所述狭缝的外侧连结所述前框部和所述后框部。所述叶片驱动装置包括:框体;以及插入部,具有配置在所述透镜的光轴上的开口,并收容所述叶片,所述插入部从所述框体突出以插入所述狭缝。所述框体具备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垂直于所述后框部的光轴方向的面抵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图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中透镜框和叶片驱动装置处于分离状态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X1-X1剖视图)。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中的透镜框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X2-X2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X3-X3剖视图)。图6是表示叶片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表示透镜间隔与叶片驱动装置的插入部的尺寸关系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的拍摄装置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具备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的拍摄装置的便携电子设备(便携信息终端)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的部位,并省略在各图中的重复说明。如图1~图3所示,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1具备:透镜框1A和组装于透镜框1A的叶片驱动装置1B。透镜框1A保持多个透镜L1、L2、L3、L4、L5,包括:保持前侧的透镜(透镜组)L1、L2的前框部1A1、保持后侧的透镜(透镜组)L3、L4、L5的后框部1A2、一对狭缝1A3、1A4、以及在一对狭缝1A3、1A4的外侧连结前框部1A1和后框部1A2的连结部1A5。透镜框1A的后框部1A2具有相对于前框部1A1扩径的台阶部a。在该台阶部a具备与透镜的光轴垂直的支承面。另外,透镜框1A的狭缝1A3、1A4沿着台阶部a形成在前框部1A1的侧面。而且,连结部1A5具有与向狭缝1A3、1A4插入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对引导面b。与此相对,叶片驱动装置1B包括框体3以及插入部1B1,该插入部1B1具有配置于透镜L1~L5的光轴O上的开口c并且收容叶片,为了插入狭缝1A3、1A4而从框体3突出。而且,框体3具备一对被引导面d,该一对被引导面d被前述的引导面b引导,另外,还具备与前述台阶部a的支承面抵接的抵接面f。而且,框体3具备凹部3A,在凹部3A内收容透镜框1A的一部分。插入部1B1向凹部3A内突出。此外,图2(b)的剖视图省略了对框体3以及插入部1B1的内部的描述。在这样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1中,通过将叶片驱动装置1B的插入部1B1插入到透镜框1A中的一对狭缝1A3、1A4,能够将叶片驱动装置1B组装于透镜框1A。此时,通过叶片驱动装置1B的框体3中的抵接面f与透镜框1A的台阶部a中的支承面抵接,叶片驱动装置1B能够将插入部1B1在保持与光轴O垂直的姿势的状态下插入狭缝1A3、1A4。由此,能够顺畅地将插入部1B1插入狭缝1A3、1A4。进而,在透镜框1A设置有与狭缝1A3、1A4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对引导面b,在叶片驱动装置1B设置有被引导面b引导的一对被引导面d,因此,在使被引导面d相对于引导面b被引导的状态下滑动,能够进一步顺畅地将插入部1B1插入狭缝1A3、1A4。此外,引导面b和被引导面d可以在插入时接触也可以不接触。在此,设定透镜框1A的狭缝1A3的横向宽度(入口侧的横向宽度)W1大于前框部1A1的外周直径D的1/2(W1>2×D/2)。当然,将狭缝1A3的横向宽度W1设为大于插入部1B1的横向宽度W2,通过这样设定宽度宽的狭缝1A3,能够不与狭缝1A3的内表面接触地将插入部1B1插入狭缝1A3。另外,设定插入部1B1的横向宽度为W(mm),若将形成于插入部的开口c的直径设为C(mm),则优选设定W>C+0.5。通过这样相对于开口c的直径充分地确保插入部1B1的横向宽度,能够确保插入部1B1的强度,并能够抑制插入时的插入部1B1的变形等。在透镜框1A中,一对引导面b间的中央位置与狭缝1A3的中央位置一致,在叶片驱动装置1B中,一对被引导面d间的中央位置成为插入部1B1的中央位置。由此,在叶片驱动装置1B的被引导面d与透镜框1A的引导面b抵接的状态下,叶片驱动装置1B的插入部1B1被定位于透镜框1A的狭缝1A3的中央。此外,引导面b与被引导面d也可以不一直抵接。另外,设定狭缝1A3的纵向宽度(入口侧的纵向宽度)H1小于插入部1B1的厚度H2的2倍。当然,狭缝1A3的纵向宽度H1大于插入部1B1的厚度H2,因此,成为H2<H1<2×H2的大小关系。通过这样设定狭缝1A3的纵向宽度H1的大小,能够将插入部1B1顺畅地向狭缝1A3插入,并且,能够抑制经由狭缝1A3进入透镜框1A内的光。然后,通过将叶片驱动装置1B的框体3中的抵接面f支承于透镜框1A中的台阶部a的支承面,从而不仅在将插入部1B1插入狭缝1A3、1A4时,而且在插入后,叶片驱动装置1B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和组装于该透镜框的叶片驱动装置,/n所述透镜框包括:/n前框部,保持前侧的透镜;/n后框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前框部扩径的台阶部,并保持后侧的透镜,/n一对狭缝,沿着所述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前框部的侧面;以及/n连结部,在所述狭缝的外侧连结所述前框部和所述后框部,/n所述叶片驱动装置包括:/n框体;以及/n插入部,具有配置在所述透镜的光轴上的开口,并收容所述叶片,所述插入部从所述框体突出以插入所述狭缝,/n所述框体具备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垂直于所述后框部的光轴方向的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87361.一种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持多个透镜的透镜框、和组装于该透镜框的叶片驱动装置,
所述透镜框包括:
前框部,保持前侧的透镜;
后框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前框部扩径的台阶部,并保持后侧的透镜,
一对狭缝,沿着所述台阶部形成于所述前框部的侧面;以及
连结部,在所述狭缝的外侧连结所述前框部和所述后框部,
所述叶片驱动装置包括:
框体;以及
插入部,具有配置在所述透镜的光轴上的开口,并收容所述叶片,所述插入部从所述框体突出以插入所述狭缝,
所述框体具备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垂直于所述后框部的光轴方向的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具有与插入所述狭缝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对引导面,
所述框体具备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狭缝时被所述引导面引导的被引导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入口侧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前框部的外周直径的1/2。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的宽度W(mm)相对于所述开口的直径C(mm)为W>C+0.5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入口侧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插入部的厚度的2倍。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出口侧的横向宽度小于入口侧的横向宽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以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不露出的方式在出口侧设置罩部,在所述罩部的内部设置有保持所述插入部的前端的保持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谦三渡部伸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