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角度调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86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其包括基座板、第一角度调整板、第二角度调整板、第一锁紧螺钉和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设于基座板与第二角度调整板之间,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与基座板通过第一转动销轴绕Y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与第一角度调整板通过第二转动销轴绕X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的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上;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角度调整架在完成角度调整后,依靠螺钉锁紧后产生的摩擦力来保证角度锁定稳定可靠,可以抵抗较大外力干扰,同时可精准识别定位需要调整的目标角度,实现0.5°精度的角度调整。

Two dimensional angle adjust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维角度调整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整架,特别涉及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
技术介绍
角度调整架在精密机械领域应用广泛,一般角度调整机构由螺纹部件调整板的角度运动,由弹性部件的弹力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弹性部件弹力有限,当受到较大外力干扰时,容易发生变形,影响了调整架的稳定性;另外,多数角度调整架没有角度标识或是角度标识精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使得操作者没有参考,角度调整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可精确调整目标角度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包括基座板1、第一角度调整板2、第二角度调整板3、第一锁紧螺钉4和第二锁紧螺钉5,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设于基座板1与第二角度调整板3之间,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与基座板1通过第一转动销轴7绕Y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通过第二转动销轴8绕X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1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基座板1上设有以第一转动销轴7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通孔9,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0,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弧形通孔9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0上;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端面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上。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还包括角度调整螺钉6,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与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相配合的贯穿的第三螺纹孔13,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13后抵靠在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基座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角度基准线16和第二角度基准线17,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的上表面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角度基准线16和第二角度基准线17相适配的第一角度刻度线14和第二角度刻度线15,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14为整度角刻度线,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15为与所述整度角刻度线相对应的半度角刻度线。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14的“0”刻线左右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刻度线。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的侧面设有第三角度刻度线18,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与第三角度刻度线18相适配的第三角度基准线19。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之间预设有初始角度,所述第三角度刻度线18的“0”刻线左右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刻度线。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上端面外沿设有一定的弧度。优选的,上述二维角度调整架中,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的下端为半球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在完成角度调整后,依靠螺钉锁紧后产生的摩擦力来保证角度锁定稳定可靠,可以抵抗较大外力干扰;2、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可精准识别定位需要调整的目标角度,可实现0.5°精度的角度调整;3、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之间预设有初始角度,可实现第二角度调整板3在初始角度上下范围内的调整。下面结合附图和各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基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角度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基座板、2-第一角度调整板、3-第二角度调整板、4-第一锁紧螺钉、5-第二锁紧螺钉、6-角度调整螺钉、7-第一转动销轴、8-第二转动销轴、9-弧形通孔、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通孔、12-第二螺纹孔、13-第三螺纹孔、14-第一角度刻度线、15-第二角度刻度线、16-第一角度基准线、17-第二角度基准线、18-第三角度刻度线、19-第三角度基准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其包括基座板1、第一角度调整板2、第二角度调整板3、第一锁紧螺钉4和第二锁紧螺钉5,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设于基座板1与第二角度调整板3之间,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与基座板1通过第一转动销轴7绕Y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通过第二转动销轴8绕X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1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可分为X轴调整过程和Y轴调整过程,所述X轴和Y轴互相垂直:(1)X轴调整过程:首先调松第二锁紧螺钉5,旋转角度调整螺钉6,顶住第二角度调整板3使之通过第二转动销轴8绕X轴转动,当第二角度调整板3到达目标角度后,锁紧第二锁紧螺钉5;(2)Y轴调整过程:首先调松第一锁紧螺钉4,手动转动第一角度调整板2,使之通过第一转动销轴7绕Y轴转动,当第一角度调整板2到达目标角度后,锁紧第一锁紧螺钉4,依靠螺钉锁紧后与所述基座板1的板面产生的摩擦力来保证角度锁定稳定可靠,可以抵抗较大外力干扰。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述,所述基座板1上设有以第一转动销轴7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通孔9,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0,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弧形通孔9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0上;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端面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上。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角度调整螺钉6,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与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相配合的贯穿的第三螺纹孔13,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13后抵靠在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本技术中,通过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与第二锁紧螺钉5配合,即角度调整螺钉6向外顶第二角度调整板3,第二锁紧螺钉5向回拉第二角度调整板3,使第一角度调整板2与第二角度调整板3之间的角度锁定牢固,同时,在进行X轴调整过程时,可通过旋转角度调整螺钉6,较精细的调整其旋进长度,从而更准确的调整第二角度调整板3到达目标角度。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角度基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板(1)、第一角度调整板(2)、第二角度调整板(3)、第一锁紧螺钉(4)和第二锁紧螺钉(5),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设于基座板(1)与第二角度调整板(3)之间,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与基座板(1)通过第一转动销轴(7)绕Y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通过第二转动销轴(8)绕X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1)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角度调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板(1)、第一角度调整板(2)、第二角度调整板(3)、第一锁紧螺钉(4)和第二锁紧螺钉(5),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设于基座板(1)与第二角度调整板(3)之间,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与基座板(1)通过第一转动销轴(7)绕Y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与第一角度调整板(2)通过第二转动销轴(8)绕X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基座板(1)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其中,所述基座板(1)上设有以第一转动销轴(7)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通孔(9),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0),所述第一锁紧螺钉(4)的下端穿过所述弧形通孔(9)后锁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0)上;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板(3)上端面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锁紧螺钉(5)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锁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维角度调整架,其中,还包括角度调整螺钉(6),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板(2)上设有与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相配合的贯穿的第三螺纹孔(13),所述角度调整螺钉(6)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瑭孙礼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蔚蓝集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